日期:9月23日行程安排: 喀那斯——魔鬼城——克拉瑪依
如果9月23日我人在上海,一定還可以一身短打扮滿街游走,可是在喀那斯,夜卻是如此的冷,清晨也如此的冷。七點多,我在顫抖中起身,哆嗦地從睡袋中爬出穿好衣褲,走出戶外。此時的天際微微泛著白光,四周的草甸上都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秋霧,晨間的喀湖會是怎樣呢?
離太陽升起的時間還早,游人非常少,我沿著湖邊的小徑走向湖的出水口,湖水依然是那麼藍,只是少了點乳色,多了點透明。湖面上一層如紗的薄霧,在偶爾微風的拂動下一會兒聚,一會兒散。向遠處看,更有一條白雲橫亙在山間,如同羊毛的圍巾溫柔地系在山的頸間。
在湖的出水的位置,通道變得狹窄,水流變得急促。但水的心情並未受到任何地損害,它輕唱著一首奔騰的歌,用浪花輕輕拍打著兩岸還在睡夢中的石,應和著林間早起鳥兒的鳴叫和我細微的呼吸向下游奔去。
上午的行程中,我們更知道了湖水一路飛馳,先後在群山間又形成了鴨澤湖、月亮灣、臥龍灣等多個景色絕佳的去處。在我的眼中,水是一種沉靜的藍,山則被雪線、岩石、樹木渲染成層次分明的白、黑、墨綠、金黃的綜合體;山與水的配合如同完美的歌曲,協調一致、天衣無縫。喀那斯大橋的右側是一片長得齊整的白樺林,樹葉已經被秋風修改成金黃色,整個一副俄羅斯的風情畫。我們在美景中不能自已,車子每行離一米,心中的依戀就加深了一筆,真想在這湖光山色中多一些,再多一些的逗留下去。
出喀那斯後,我們在布爾津做了短暫的休整,吃了午飯。然後就奔赴石油城克拉瑪依了。途中經過了又一片典型的“雅丹地貌”的地區,也是旅行團必經之路——魔鬼城。與五彩城相比,這裡的氣勢更加的宏大,色彩卻遠遠不及那裡。城中的風非常大,人立在任何一個高處都覺得似乎要被風帶走。
離克市不遠的地方,可以看見大片的油田,成千上萬的“磕頭機”像小雞吃米那樣不間斷地抽取著地底的石油,場面蔚為壯觀。從喀那斯跟著我們出來的雨也滋潤了克市,已經很久沒在9月下過如此的雨的克市籠罩在蒙蒙的雨中,顯得分外的干淨、漂亮。
*、有人說喀那斯的美有時候讓人無法呼吸,我覺得一點也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