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江

作者: mm700

導讀走過世界最高大河--雅魯藏布江上下,也是在縱貫世界最高山脈東西。 這條我國著名的外流河,西藏第一大河,名稱來源於藏語,意思是"從最高山峰上流下來的水"。 雅魯藏布江源頭傑馬央宗冰川海拔5590米,深藏在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北麓的雪山深處,高接天邊。性能好的越野車,七拐八繞,卻可以一直開到冰舌腳下。高到極處,無須刻意聳立,弄成溝壑縱橫。 漸近冰川,地 ...

走過世界最高大河--雅魯藏布江上下,也是在縱貫世界最高山脈東西。 這條我國著名的外流河,西藏第一大河,名稱來源於藏語,意思是"從最高山峰上流下來的水"。

雅魯藏布江源頭傑馬央宗冰川海拔5590米,深藏在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北麓的雪山深處,高接天邊。性能好的越野車,七拐八繞,卻可以一直開到冰舌腳下。高到極處,無須刻意聳立,弄成溝壑縱橫。

漸近冰川,地球最高山脈這時就像頑童隨手排列的一堆小積木,在視線以下閃動成一個個不規則的小三角。從高處雪山潔白亮色依次看下來,色調漸灰:冰川鐵灰,地面土灰,一直看到腳下,儼然一派焦焦的戈壁景觀。

最初的江水已是乳白色,奶汁一樣流成一張網。同長江、黃河源一樣,雅江源的環境也日益惡化。冰川退縮痕跡清晰可鑒。

江源的天藍得刺目,藍到讓人恍若置身另一個星球。忽而飄過一團棉花雲,雲彩投下的溫暖光柱裡悠然走來幾個藏人,年長的一個還帶著一副眼鏡。這被外人視作"生命禁區"的地方,原本就是他們的家園。除了表示敬意,嘆自己淺薄,想不起該說些什麼……太陽游動,雲團飛來,景像變得超出常識,拿起相機猛拍,只能是憑下意識,拍了些什麼?天知道。

這實在是個奇妙的所在,雅魯藏布江源頭不遠處,就是佛教、印度教、苯教等教徒心中的世界中心--神山岡仁波齊以及聖湖瑪旁雍錯。不知是巧合還是上天有意安排?

傑馬央宗冰川的乳白色融水流到幾十公裡外一路彙納百溪,已是一條真正的河。我們乘船漂過,一路上隊隊飛鳥列隊護航,令人心曠神怡。每天的景色都是莫測難料,老天考驗我們的冰雹、狂風、驟雨都是最好的插曲。"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有一天,連續的風雲變幻後,落湯雞似的我們一下子就看到了三道彩虹。真是舒服死了!

再往下,河的兩岸出現巨大的星月形沙山沙丘 ,綿延上百公裡,一直延伸到馬泉湖。這在世界大河中,是罕見的奇觀,也是大自然提醒人類的早鳴鐘:青藏高原氣候正在變暖,變糟,災害越來越頻繁,大片草場正在淪為荒漠……在雅江源頭第一縣仲巴,不久前的一場雪災中死亡牲畜9萬多頭,縣城在風沙的威脅下已經被迫搬遷三次。剛剛建起來的新縣城,卻已經面臨缺水,能否堅持20年不搬?縣委書記普瓊也說還真心裡沒底……環境惡化,這裡面人為的因素有多少?說不清楚。科學家們能夠肯定的是,海灣戰爭的硝煙曾污染了珠峰……

雅魯藏布江過了裡孜進入中游,河谷變窄,漸有灌木生長,人煙卻多了起來。漂到薩嘎縣城那天,搭好帳篷,我們才發現自己的營地原來就在一座水葬台下。--這些奇風異俗對於攝影者,都是絕佳的題材。但稍稍深入,我們為自己獵奇的目光而羞愧,我們有的只能是對這個高原民族尊重和敬佩。

過薩嘎,雅魯藏布江一改溫情,進入狂怒的仁慶頂、抗耐峽谷。這裡山高谷深,灘多浪急,我們也屢經真正的危險,開始體驗漂流的生死考驗。這兩個峽谷雖名不見經傳,凶險程度卻不亞於長江虎跳峽。隨著河谷裡山勢變幻,小氣候的不同,景色也是神奇而充滿變數。我們曾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見到了一片孤零零的松柏林,這些,真是值得植物學家研究的好課題。

我們這個地球上的最高點珠穆朗瑪峰以8848米的高度矗立在雅魯藏布江中游拉孜以南100多公裡的地方。在珠峰腳下,雅魯藏布江又恢復平靜,在寬谷中恬靜回旋。以她寬廣的胸懷和她的支流衝擊出大片土地,形成著名的西藏糧倉,哺育了悠久的藏文明。這時,她已水量大增,年徑流量超過黃河,僅次於長江、珠江、黑龍江,位居中國第四。傳說中,西藏的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就在山南地區乃東縣的一座小山上;第一座藏傳佛教寺廟桑耶寺在扎囊縣境內的雅魯藏布江北岸;還有伴隨著封建農奴制一道誕生的最早的莊園遺址也在這裡……在這一帶,可供拍攝的絕佳題材,處處可見,可惜我們行色匆匆,未及深入。

雅魯藏布江衝過更為凶險的朗縣、加查峽谷,到米林縣,又是一派風平浪靜,甚至讓我想起江南。其實,這是她在為衝擊大峽谷積蓄偉力。

平靜到派鄉,雅魯藏布江以無畏的勇氣,呼嘯著一舉衝破海拔7782米的世界第十五高峰南迦巴瓦雪峰和海拔7234米的加拉白壘雪峰的夾峙,一路以無數個馬蹄形拐彎的姿態戰勝千難萬險,奔向大海。……

雅魯藏布江目前最引起世人關注的正是她下游的這個馬蹄形大拐彎峽谷。

1994年,雅魯藏布大峽谷取代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和秘魯科爾卡大峽谷被確認為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大峽谷。1998年秋,中國國務院正式命名她為"雅魯藏布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長504.6公裡,最深6009米,核心地段最大坡降千分之75.35。大峽谷入口處的派鄉海拔是二千八百多米,拐了幾個彎流到墨脫海拔卻已經只有幾百米,江水流速最快竟達16米/秒以上……

這條世界最高大河從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南麓海拔5590米的傑馬央宗冰川,一路深切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縫合線及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板塊縫合線,最後造就的這個綠色峽谷的確是一個值得舉世矚目的奇跡,留給人類的也不僅僅是一個整個雅江中最復雜最險惡的謎中之謎:這個圍繞著海拔7782米的南加巴瓦峰的馬蹄形的大拐彎峽谷,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最東端。逆雅魯藏布江而上,喜馬拉雅山脈中部也是雅江中部的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而從雅魯藏布江源頭再往上,在喜馬拉雅山脈的最西端,圍繞著世界第九高峰南加帕爾巴特峰(海拔8125米)竟然也有一個印度河上游衝過的馬蹄形大拐彎。科學家們便奇怪:為什麼同一山脈的兩端會有兩座山峰遙相呼應地對峙著?為什麼這種對峙又幾乎對稱地被兩條大河深切成馬蹄形大拐彎峽谷?這是大自然偶爾為之還是深藏地殼運動規律?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是咱們這地球上最年輕的高原和山脈,並且一直還在長高,一直被看成是打開地球歷史之門的金鑰匙,這一西一東兩個"地結"、兩個峽谷,自然是最理想的"鎖孔"。

雅魯藏布大峽谷中新近發現的奇觀是幾處大瀑布。

陰差陽錯,在"發現"大瀑布的那些日子裡,我和藏族民工更桑作為"雅漂"第三分隊在徒步大峽谷腹地最艱險的地段,獨行了近一個月。我倆走在一支"國家隊"二分隊的前面穿越了"無人區",看了一分隊"發現"的一處瀑布,快出來時,又去看了"國家隊"三分隊"發現"的另一處瀑布。

我們從墨脫逆江而上,先從巴玉村到達位於西興拉山下的藏布巴東瀑布群,這裡被認為是雅魯藏布江主河床上最大的瀑布。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兩處瀑布,有一個可以看得很清楚,當時目測大約高50米左右,另一個只能從上方看個大概,但看起來,氣勢卻一點不亞於第一個。當時我曾經用隨身攜帶的衛星定位儀測了數據,這裡海拔2100米左右,距扎曲20多公裡。

到達這個瀑布的路艱險異常。我們的前面的"國家隊"據稱是西藏登山隊的專業登山隊員繩索開路。孤獨的我和更桑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和一把一米長刀,小心翼翼前進,有幾段,真是在一寸一寸的挪,就這樣,我還是摔下山崖六、七米,手裡的那把一米長刀差點把自己的臉砍成兩半。

老天保佑,幸好一棵松樹接住了我,雖然從臉到腿傷痕累累,卻得以保命。心疼不已的是胸前的一台佳能EOS1摔了以後,別的都工作正常,只是後蓋打不開了。這讓我無法換膠卷。幸好另一台佳能一切正常,負片、反轉不時的換來換去,對付著拍了。

到達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頂端的扎曲村後,我們又逆江而上,到達被認為是最先"發現"大瀑布的絨扎地區,這裡也是個瀑布群,共有7級,最大的一個瀑布相對高約30米,寬50米,7級瀑布相距只有幾百米,形成總落差100多米。

科學家們認為,雅魯藏布大峽谷河床瀑布群具有群體性、變化性和年輕性的基本特點,其規模為世界主干河道上所罕見,至少在中國是第一奇觀。

雅魯藏布江流到墨脫縣城已經漸漸恢復平靜。墨脫因處於大峽谷深處,以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縣而聞名。墨脫聚居著總人口分別為2000多和7000多的珞巴和門巴人。在這有著無盡美景卻生存維堅的地方,這些頑強的人是拍不盡的素材,可惜,當時我只能考慮自己怎樣才能找到大瀑布並活著出去,沒時間深入。六世達賴喇嘛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就是門巴族,他留下的不朽詩集《倉央嘉措情歌集》膾炙人口,在海內外享有盛名。

雅魯藏布江流出墨脫在一個叫巴昔卡的地方出國境時,已經走過了2057公裡的遠途。出國境後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後又彙入恆河,一路坦坦蕩蕩,經印度、孟加拉國奔向大海,全長2840公裡。

我渴望著有朝一日能到山的那一邊,能到雅魯藏布江下游佛祖的故鄉去看一看。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