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星星最近的地方

作者: 玫瑰姐姐

導讀離星星最近的地方(永定土樓之四)1700當最後一線陽光在黛綠的土樓屋頂消失,一種莫名的鄉愁濃濃的包圍著我,我突然特別想聞聞土樓裡村民們生火做飯的煙火味兒,想聽聽孩子們放學回家在土樓廊道裡“咚咚咚”追逐打鬧的聲音,想沿著山路走走吹吹山風,想坐在田埂上看著山民牽著牛晚歸,甚至想躺在大榕樹下等星星升起…… 我還想喝上一大口沁人的山泉,償一償梅� ...

離星星最近的地方(永定土樓之四)1700當最後一線陽光在黛綠的土樓屋頂消失,一種莫名的鄉愁濃濃的包圍著我,我突然特別想聞聞土樓裡村民們生火做飯的煙火味兒,想聽聽孩子們放學回家在土樓廊道裡“咚咚咚”追逐打鬧的聲音,想沿著山路走走吹吹山風,想坐在田埂上看著山民牽著牛晚歸,甚至想躺在大榕樹下等星星升起……

我還想喝上一大口沁人的山泉,償一償梅干菜扣肉,吃兩個客家芋餃,再吃一大碗客家干飯……

於是我們決定不走了,在振成樓留宿一晚。

我們到振成樓隔壁的醒廬飯店吃鈑,他們非常高興,說來土樓參觀的人很多,但在土樓留宿的人卻很少,可能是因為村裡的接待條件不好,交通也不太方便,所以大部分游客都是白天來,晚上歸。

醒廬飯店一家人姓江,已經是四世同堂了,老板是第三代,是兩個孩子的爹了。老奶奶雖說早做上了曾祖母,看上去還很年輕,手腳利索,她熱情的泡好茶端到我們手裡,並打開電視請我們看。

我們開始點菜,“芋餃,梅干菜扣肉,西紅柿蛋湯……”,還想點時老板說:“菜不用點了,夠吃了,你們每人來杯酒吧,我們家自己釀的,很好喝的。”

平日裡我從不喝酒,但今天爽快的答應了。

對於客家人的芋餃我早就是垂涎三尺了,曾經看過中央電視台播放的一個節目,專門介紹客家人制作芋餃的全過程,當時我一邊看一邊反復的吞口水。“芋餃”在永定俗稱“牛泳浴”,是永定人過九月重陽節必吃的食品,作法也很簡單:選好芋艿(不能用芋頭,否則不易料,最好用如雞蛋大小的芋仔,俗稱“芋蛋”)洗干淨,煮熟後剝皮,搗爛,晾冷,再拌入細潔的薯粉,用手揉搓,做成一個個如小孩子拳頭大小的團子捏作包餡的外皮;然後做餡,用精肉、鮮嫩筍、香菇、豆干、蝦肉、等切碎後倒入油鍋用大火爆炒,到了七分熟時起鍋晾冷,最後把餡包入芋子皮(若是捏成三角形就稱芋包,捏成兩角則稱芋餃),放入蒸籠中猛火蒸十五到二十分鐘,便可以享用了。

梅干菜扣肉是客家飯店的招牌菜之一。梅干菜其實就是鹹菜干。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以及為適應勞動的需要想出了很多保存食物的方法,如通過日曬(干燥法)或鹽鹵﹙腌漬法﹚等,將蔬菜、肉、糧食制成腌制品、干制品,梅干菜就是先腌再曬制成的,曬干後的梅干菜一般都取量束成一捆,放進甕裡保存,隨時可取出來食用。

做梅干菜扣肉的時候先要將五花肉煮七八成熟,再用醬油塗在肉皮上放在油鍋裡炸,炸至肉呈金黃色時起鍋,並將其切成片,同時將梅干菜洗淨切碎,加上白糖,蒜頭、醬油、豬油等下鍋炒好盛起,最後將切好的肉片放在梅干菜上面放入籠裡蒸,約兩小時。

在上海我曾買了本食譜自己回家嘗試過梅干菜扣肉,但結果並不令人滿意。

菜一會兒就上來了,量很多,老板為我們每人倒了一杯酒,我們邊喝酒邊吃菜邊看電視,很愜意。老外婆不時來問我菜好不好吃,我們說很好吃,尤其是肉,爛爛的,香香的,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肉。老人家這才放心,面帶著笑容的走開了。

吃完飯,喝了杯茶,我們沿著小路往外走,振成樓裡有個年輕的女人也抱著孩子出來,怕我們迷路叫我們跟著她去榕樹下玩。

四周出奇的寂靜,除了溪流聲,風聲便是我們的腳步聲。客家酒的勁頭全上來了,我的頭開始發昏腳輕得要飄了起來,如同夢游一般。

冰兒一邊走一邊跟那個女人聊天。

“你們晚上一般有什麼活動嗎?”

“我們沒啥活動,一般是看看電視,聊聊天,縫補衣服就休息了”。

“不看戲嗎?”

“一般節慶時才有,平時沒有”

“夏天這裡啥最好吃?”

“仙人草!”

“那是什麼?”

“它又叫仙人凍,是把仙人草的莖晾干後,用它熬出的水與米的漿液混合起來煮,冷卻後就變成黑色涼粉狀,吃的時候加上砂糖或蜂蜜,可降溫解署,清涼解火!”

……

到了榕樹下,有幾個村民在那裡乘涼。我在石凳上躺下,任雙手垂下觸碰到地上。石凳上還有留有白天太陽的熱度,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青草味兒、苔蘚味兒和泥土味兒,滿天的星星近在眼前,我忽然記起曾經看到一個旅行者寫的一句話“有一天,在西藏,在納木錯,我看到了漫天的星鬥,看到了流星怎樣的劃過天際,看到了星星的眼睛。”這句話一直在我心無法忘記。

我沒有想到,在閩西山區的一個晚上我也看到了星星的眼睛,深藍色的天幕上,閃閃的都是它們最真摯的目光! 我感受到無比的震撼!一種來自於天地之間的平和細致地沁如我全身的毛孔,我的眼睛似睜非睜,人似睡非睡,心裡出奇的寧靜。


精選遊記: 龍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