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稻城

作者: 喬羅羅

導讀由打架開始的旅行10.1清早上車,同車的無聊北京男人硬搶別人座位,起了衝突,動了手。眾人勸的勸拉的拉。於是,故事開始了。在尚未上路之時。 9:30在成灌高速公路上,司機夢醒一樣發現車子的旅游車證落在修理廠。在都江堰城外加油站等約一小時此證送到。其間,表哥自昆明電話來,算得意外驚喜。 14點在巴朗山上車子水箱燒開鍋,嗆人的糊味充滿車廂,等待一小時 ...

由打架開始的旅行10.1清早上車,同車的無聊北京男人硬搶別人座位,起了衝突,動了手。眾人勸的勸拉的拉。於是,故事開始了。在尚未上路之時。

9:30在成灌高速公路上,司機夢醒一樣發現車子的旅游車證落在修理廠。在都江堰城外加油站等約一小時此證送到。其間,表哥自昆明電話來,算得意外驚喜。

14點在巴朗山上車子水箱燒開鍋,嗆人的糊味充滿車廂,等待一小時的修理後上車,此後那輛破宇通平均一個小時加水一次。在山裡時速20公裡。慢得可以。10.6又在理塘換右前輪軸承。後來因這車多次起了爭端。

17點在八美鎮上拐錯方向,經人提點再返行。

22:45在丹巴城外被丹巴縣長、公安局長、旅游局長拿下,不准趕夜路。大概是四月時丹巴的巴底鄉出了泥石流事件,領導們都重視安全起來。說情不通,彼時丹巴城內也無可住之地,最後,由警車開路,一同被攔下的三輛車同往前找民居投宿。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路上住進一家藏民小店,只有接待我車的能力,其余兩車扣下駕照原地在車上過夜。洗漱完與霍在三樓露台看流星。繁星似海。那夜睡在頂樓祠堂,與大堆玉米,幾袋核桃睡作一室。

由第一天始,此行一路不順。

那些鏡像

此去稻城,能記起的除了無窮的山脈和道路,只余下面一些鏡像。大概因為今年天冷得晚,植被尚未變換色彩,甚至去的路上巴朗山、海子山等等4000多米高峰皆無積雪,一路所見風物包括稻城、亞丁無法與去年九龍一行相媲。

長袖善舞。

10.1深夜10點,仍在趕往新都橋的路上,至丹巴。城內開闊地燃熊熊篝火,數不清的人頭在黑暗和火光間攢動,場中高台上有一藏族女子,著長袖"楚巴"(藏式長袍),獨舞,隨了曲風而動作,或點或踢或踏,慢曲時高歌緩步,轉快後情緒激昂後撤前踏。汽車開過去的瞬間,見她甩出長袖,擰身回旋,昂揚了脖項,身姿動人,映亮黑的夜紅的火。

一條長袖,一個扭身,一堆光火。驚艷。

暮日黃昏。

10.2黃昏時正翻越剪子彎,高爾寺山,卡拉子山,趕往稻城,一天裡最後的光影落在起伏的山巒,秋草變得金黃,西邊集了大堆烏雲,壓制住血紅帶金邊的晚霞,黑裡透紅,紅裡帶黑,風吹來一團白雲混入其中,立時黑白紅卷作一處。你有我有你地相持。攪和多時,一起沒入山後的世界。天,便黑了。

月的下落。

10.2深夜23點出理塘。懷了心事,在全車昏睡的人群裡獨醒。滿天星宿。不經意發覺不過午夜,一彎銀亮的月已然緊貼山巔掛著即將落下。那麼亮,除了它,世界為黑。顯得星宿黯淡。就那麼著,落寞。

除了思念,別無他法。

博瓦山下的楊。

10.3早上在茹布查卡泡溫泉,下午與稻城縣公安局長交涉兩個半小時後,終在16點於眾多因亞丁接待能力有限,勒令不准進山的車隊的艷羨和嫉妒中出得稻城。由於首次鬥爭的勝利,這成了眾人出行三天來最高興的事,也使得城外博瓦山下的道路兩旁遍生的楊樹看上去格外動人,金黃的葉,在秋風裡搖晃傾側,隨了風慢慢悠悠擺落。

朗吉嶺寺

朗吉嶺寺建寺800余年,寺內供有五世達賴相贈的彌勒佛。四合院樣的圍合建築,青石板,高牆,細致窗花,五彩壁畫。中央電視台正在院內安排燈光,調試機器,演員在場中排練,是夜將有一場歌舞,展現當地風情。經堂內有上百蒲座,隱隱可見其上經年坐出的凹陷。夕陽由窗欞進入斜照在四方且粗大的殿柱上,照亮柱上斑斕的刻花及彩繪。

人群經過揚起的輕微的塵在光線裡浮游。有人在暗處敲響法鼓。

作解的大喇嘛和氣地站在黑暗與光線交界處,交合雙手與所持佛珠在夕照裡呈金黃。

亞丁通鋪。

10.3深夜22:45點,遠遠地見山下峽谷內有燈光,有人驚呼:亞丁。暗自欣慰,可算到了。在亞丁村關口,非雙駕的車不進,車上只有一個司機,便用北京某女的C照交與看守的藏人,他也不明白A照C照區別,只見照放車。隨後進到康輝營地,所謂營地不過是與某所藏居簽訂合同,僅供康輝團隊入住罷了。去亞丁前對條件艱苦,特別是亞丁的通鋪已有心裡准備,只是真正面對時,還是吃了一驚。

在漆黑和雨天的泥濘裡摸進藏居,迎面是堂廳內幾十張並排放的單人床,花花綠綠的被子和上面睡滿的形形色色的人,各自面帶警惕狀。昏暗的燈光中空氣裡人聲、笑聲、鍋鏟敲擊鐵鍋聲、碰瓶聲、打鬧聲、喝酒行令聲,混濁一處。隨了人流擁進內堂,內裡是做飯用餐所在,有女人赤膊在鐵鍋裡翻炒著什麼,僅有的三張方桌擠滿了等待吃飯的人。人聲鼎沸。沿牆邊用塑料布遮起一排用木架和板料搭建的通鋪,靠角的位置尚有余位,過去放了背包,今晚便在此了。

是夜未眠。顧不上也無條件洗漱,打開睡袋鑽了進去,一夜是鼾聲、說話聲、特別是司機高聲的打牌賭錢聲。有人抗議,但沒人會理會。

便醒醒睡睡。醒來一身酸痛。

希望越大失望越多。

10.4。雨天。從頭至腳換身防水裝備,背包放車上,走截山路下至谷底。遠遠見景區口數不清的馬匹在等待,平壩處成百的帳篷是牽馬來的藏人們臨時的住所,混亂且多垃圾,與周圍青山綠水極不稱。對亞丁的向往打了個折扣。穿過馬群,往景區上走,一路是馬嘶人擠抱怨聲。管理人員正在核對游客的馬號,在天亮前來排隊的少數人得到了馬號。這廂入口處在等待馬匹,下方馬匹不知何時才能得召。天越來越亮,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一些進場的馬夫趁亂開溜為免向管理局交費便撇下有馬號的游人自尋生意去,場面混亂不堪。不由得懷疑,坐那麼久的車來這裡做什麼。去了一半興致。

終於上得高頭黑馬,隨馬的是名藏族女子,也不要她牽,要了韁繩,自行催馬上山。一路山色平平,紅葉未紅,黃葉不黃。僅至衝古寺一帶,高原平壩裡蜿蜒了一條清澈水流,像極去年在九龍日魯古溝內的景像,卻遠不及日魯古的視野開闊,曲水悠遠和景物色彩豐富度。

兩小時後上得洛絨牛場。雨稍歇,天空陰霾雲層密集,現場像個大公園,人和馬擠在下馬處,壩內各色衣物布滿草地,雲層攔住了央邁勇等三座雪山的上部,只見灰黑山岩。心內著涼。不過如此不過如此。或許牛奶海七色海會好得多,但已沒有攀登的心思,與霍隨喻老和伍哥在壩底架起CANON腳架,喝滾燙的紅景天,等待或然會出現的太陽。其間山風凜冽極寒,雨水忽來忽去,顧護相機不及。等待未果,收拾東西步行下山回稻城。

彩虹。

黃昏時回稻城的路上一直在下雨,一並有著陽光。拐過一個山角,一條宏大的彩虹躍將入眼,從那山腳往上延伸跨過兩座山,直達第四座山頭。七彩奪目。突如其來的景與喜。停車細看。彼時在旁邊又生出一條寬度是其兩倍的淡淡彩虹,隱約在空中。

其後,下山一小時的時間一直在看它。是第三次旅行時看見虹。

紅草地。

10.5清早車出稻城,城外不遠處是紅草地。網上流傳的照片看上去很美。然,一大灘水,對面小片將黃未黃的楊,水的四周稀薄地長了些許紅草,天空多雲,水面映不出藍天。最後的希望破掉。失望在臉上。

濯桑大橋的火鍋魚。

10.5的11點趕至濯桑大橋用中餐,是高原特產的無鱗魚,雪水生長肉質細嫩,熬成紅辣一鍋端上來,香氣撲鼻,只是當時擔心傍晚5點能否通過雅江縣關口,食之無味。之前收到馬路消息曰雅江塌方下午5點後不再放行,那樣得拖到9號才能回成都。只想趕路,哪管風物與美食。

沙化與植被破壞。

一路上經高山草甸,雖牛羊成群,仔細看時那草皮實在為薄。不少山體表面草皮大片不見,露出下面沙石。為修稻城至亞丁的公路,兩側的樹木也被毀不少,殘余干枯樹根從山壁斷面伸出來。來去的路上見到不少滑石和塌方處,過丹巴時適遇山體正緩慢滑坡,是麻著膽衝過去的。

甚奇怪的是有些高山所生松樹竟成片死亡,余灰白的主干矛似的刺向天。天氣原因地理原因人為原因?不得而知。

關於爭端。

爭端不斷。

關於車。所乘的旅行車,那宇通因性能和速度問題,終在抵達理塘的當晚,引發眾人與司機和導游的爭端。一致要求換車。司機與同車東北女人爭吵厲害。當時當地哪來的車換。復溫吞上路。

關於出稻城。出稻城時被大批警察以亞力無力接待為由攔下,不停地解釋,甚至找稻城縣委書記簽字同意放我們這一車出城,那黑臉膛的公安局長不放便是不放甚至引用三個代表說明,招得全場噓聲,以他為圓心圍成裡三層外三層。無數人在炫目的陽光裡相持不下、大聲爭吵。一張張激動的臉。他經請示後最後用了緩兵之計:先放我們這宇通出城,其余車輛到稻城縣旅游咨詢中心登記後再放行,上山良久,後面一直沒有車上來。

關於日瓦鄉關卡。從稻城出來行至日瓦鄉又是一道關卡,哄他說行李已先行過關,若不放行住日瓦也不能御寒,——不放。拿縣委書記的簽字,――不放。“坑蒙拐騙”不得效後同車小米把記者證往那人桌上一拍:剛見你放了兩輛車過去,怎麼說。那人理虧,找了折衷方法,讓大家下車步行過關到別車不見的地方,再放車輛通行。如此折騰,到亞丁已近凌晨。

之後,又有回程意見不一致或是要提前返回,在亞丁所住藏家卻不放人,那人甚至誤砍傷自己妻。等等等。

過程變得讓人沮喪。

後記

回程時在新都橋見到九龍縣在三岔口立了碩大廣告牌,掛了伍須海全景,暗想,九龍,定是要去第二次的。印像深刻。

10.6在康定休整半日,城內在做舊城改造,拆得拆毀的毀,前幾次來康定還存在的特色小店被水泥樓房取代了位置,余下的店所賣大都是內地所制工藝品。仍去二道橋泡溫泉,浮在水面發發呆。或許是呂玲瓏的圖冊捧亮稻城亞丁後,眾人以為不到亞丁非攝家,湧去的人流使它成了旅游區。失了純淨。

半月後自駕車往畢棚溝內看紅葉同雪山。


精選遊記: 稻城-亞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