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吳哥(游記簡版)【原創】1。在巴肯山(Phnom Bakeng)看日落,金光璀璨,卻是那樣不舍的依依下墜,然後周圍漸漸漆黑,黑暗中可以聽到自己綿長的呼吸,和那顆心慢慢愈合的聲音。
抵達第一天,下午5點,沿著布滿樹根和碎石塊的小路,爬上巴肯山(Phnom Bakeng),剛剛下過一場雨,天空雲層很厚,日落也許看不到了。仍然努力向上爬,只是想在山上的神廟裡坐坐,聽聽風聲,想想心事。
那段土路爬完,眼前出現一塊大草坪,草坪的中央,屹立著偉大的巴肯神廟,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吳哥的神廟,在以後的三天裡面,我將有無數次機會面對這些充滿歷史陳舊感的石頭雕塑,可是第一次,那樣的震撼,吸引我撲上去,將臉貼上冷冷石壁,用砂石特有的礫感摩擦皮膚。雨後的石頭,帶一點濕漉漉的陰氣,只覺得說不出的滄桑。
神廟的台階窄窄的,僅能夠放下半只腳掌,一級級手腳並用爬上去,終於到神壇頂,立定,舉目四顧,莽莽的熱帶雨林景色,一點點灰色石頭的廢墟散落在叢林中,若隱若現。回頭看,神廟的佛龕便在這蒼茫大地上,顯得愈發孤零零,在周圍散落的大石間挑塊平整的坐下,靜靜等待天黑。
2。對著利泊王壇(LeperKing)外的孤零零的樹埋藏我的秘密。小小樹洞,輕輕的說出幾個字:我原諒你。抬頭,天很藍,雲漂在天上,宛若浮絮。
利泊王壇是一座由浮雕牆組成的迷宮,入口進去,緩緩繞行,周圍的暗紅色牆壁上,全是各色浮雕,細細看來,見菩薩拈花微笑, Apsaras低垂雙眼,姿態各異。下午,陽光本盛烈,在高牆的圍繞中,只得幾個角落透射出一縷縷陽光,打在沙牆的雕塑上,給小小迷宮般的王壇增加一點生機。不知哪裡傳來咿咿呀呀的琴聲,繞個彎,看到一個盲人坐在拐角處拉著當地的樂器,面前一個小盆。我蹲下來將一張紙幣輕輕地放在他的盆裡,嘆氣,從這個盲藝人身上,看到這個國家凝固了的痛苦,我能夠做的,不過是一種溫柔的慈悲。
出來,抬頭,天真得很藍,大朵的雲飄在天上,宛若浮絮。
3。在拜雲寺(The Bayon)門口的台階上,靜靜的坐著,面前的一汪池水,荷花欲謝。
5。對著拜雲寺(The Bayon)的四面佛學習那謎樣的佛臉微笑,學會如何慈、悲、喜、舍皆不形於色,亦無意於心。
清晨,騎moto趕去拜雲看日出,司機說拜雲寺周圍被樹木籠罩,看不到太陽。其實他不明白,我只是想和四面佛的笑臉一起,沐浴第一縷陽光。
長夜就要結束,天邊泛點點魚肚白,山路上,雨林特有的清冽空氣將最後的睡意驅散,經過吳哥窟的護城河,看到東邊幾絲紅霞,映襯得吳哥三塔的剪影,嫵媚無比。
開到拜雲,天已微白,沿著窄窄台階爬上二層圍廊,仰望那巨大的笑臉,突然想哭。自己曾經珍視的那些喜怒哀樂,都被佛的微笑撫平。登高,再登高一層,初升的陽光努力穿透雲層,灑在閉目微笑的佛臉上,那些笑容便平添了一份生機,或憂傷,或淡然,或慈悲,千種變化。我閉上眼睛,這些微笑在黑暗裡一一閃回,五百年或是一千年的等待,在這些笑容面前,都是短短一瞬。
4。坐在吳哥城南門(South Gate of Angkor Thom)的石橋上聽流水潺潺,看路人匆忙來去,體會一點悠然。
吳哥城南門(South Gate of Angkor Thom)頂部是一尊巨大的四面佛,高高眺望東南西北方向,鏡頭拉近,發現佛的眼神空白卻布滿了內涵,仿佛證明語言的平面遠不能揭示內心深刻的起伏。
城門前是一條石橋,橋兩邊是乳海翻騰的雕像,一邊是魔鬼一邊是天神,各自握著一段nagas(靈蛇)。輕輕靠著石像,抬頭看雲,或者看旅游者照相,靜靜消磨掉一個小時。立起身,發現胳膊上有淡淡青苔痕跡,不禁感嘆歲月如橋下流水,此刻的悠閑,是偷來浮生半日閑罷了。
6。在色拉斯色容(Sras Srang)--過去皇家舉行洗浴儀式的地方,坐在湖邊看日出,然後,跳進湖裡,慢慢浸入,一點點微微寒意,人的神志愈發清靈,出浴,宛若新生。
又是一個清冽的早晨,驅車沿林蔭道趕往色拉斯色容(Sras Srang)湖。當年吳哥王國的國王命人開挖這麼一個巨大的沐浴池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想到他日整個王國都會淹沒在莽莽林海中。
湖邊有石砌高台,高台兩邊欄杆上裝飾著曾經美麗過的九頭蛇,如今大多已經殘破不堪。湖邊肆意生長著野草,湖那面,高高的椰子樹剪影在紫色的霞光中妖艷詭異。懷著期待等待日出,心思在凌晨分外敏銳,多年前的時光片斷都從記憶的角落被翻撿出來。冬天在上小學的路上看過的星星,中學夜自修後美人蕉樹下和同學分食的烤肉,聖誕時分男友手套上傳來的體溫......
太陽終於出來了,天邊一線火紅,漸漸熱烈燦爛起來,湖面被紅光籠罩。慢慢下到最下一級台階,坐下,腳探進湖水,一下一下撥拉著,感覺一點點微微寒意。
突然想到一句詞:人間天上,多少年。天際青鳥已遠,凡間笑容幾多。
給我一個微笑,夠了。
7。在塔普羅姆寺(Ta Prohm)---《古墓麗影》的外景地,倚著蟒蛇般的樹根,回眸一笑,定格,原來,我也可以很溫柔。
在這個寺廟,你可以看到樹精。
moto沿著一段圍牆開了約10多分鐘。我好奇地問司機,這個是什麼的圍牆?他笑笑,指指地圖上的塔普羅姆寺(Ta Prohm),天,這個廟好大。從廟門進入,一段約800米的土路,周圍都是樹,秘密重重,密林裡仿佛藏著無數雙眼睛,盯著你走向那座被樹精占據的寺廟。
進入第二重廟門,一棵一個人無法合圍的榕樹橫亙在路右手邊,仰之彌高,樹蓋大如冠。往裡走,更多樹或臥或立或半仰,纏繞著一段段回廊,藏書室,或者沿著昔日的廟堂大門,米白色的樹干如蟒蛇樣臥在建築上,或者從石縫中間艱難的擠出一條細細的根。生命燦爛。
在這裡,時間和建築的較量不是以秒或者分鐘來計算,而是以世紀。
8。在尼亞克波安(Neak Pean)的舊市場吃柬式燒烤牛肉(Fresh Beef in Hot Plate)--在炭火燒的爐子中間的鐵板上,就著牛油燒烤那腌過的牛肉片,飯後就選擇柬式水果刨冰吧,各種熱帶水果、冰塊、煉乳、香味劑放在一起打碎攪拌呈奶昔狀,想想口水ing。
9。和當地人一起用午膳:在一條小河邊的竹林裡,盤坐在草席上喝地道的酸魚湯,聽風聲鳥聲,看小河漫流,竹影婆娑,吃完後再找個清涼的地方小睡片刻,該是何等愜意?
短短5天在吳哥,旅途永遠是人和時間的賽跑,我妄圖用文字記錄那些美麗的影像,可是,親愛的你,告訴我如何紀錄那些曾經的清澈心情,干淨的笑臉,夏天的離別,憂傷的眼睛,秋天的落葉,流星如雨的,思念?
不知道,該怎樣來注視這樣的段落。唯有將他厚厚實實地壓在心底,收藏,以為忘記,宛如忘卻傷痛。
紀念吳哥行2003.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