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9月27日行程安排: 巴音布魯克——跨越天山(大小龍池)——阿克蘇
7點20分,鬧鐘響過,我在一片昏沉中醒來,昨天睡得很糟,一共也不知道有沒有三小時的完成睡眠。今天如何,我要出去打量打量。(搞笑哦,電來了)
2003年9月27日,這是一個難以忘記的日子,自巴鎮出發,時鐘指向北京時間早上8點20分,車行出鎮區不過5分鐘,就有雪從空中飄落,陰沉沉的天,厚厚的雲,預示著雪將持續下去。大約20分鐘後,路的一側有人揮手,停車、詢問,原來他們的車胎壞了,司機的技術不行,一直修不好。同是天涯旅人,豈有不伸援手的道理?折騰了半個小時後,車胎修好了,他們的方向和我們一樣,自然加入了我們的隊列,我們成了三輛車的小車隊了。修車時,有輛白色的桑車從我們身邊駛過,也關切地互相致意,然後飛馳而去。
雪更加大了,整朵整朵地從空中墜落,風也很大,我還從未經歷過如此刺骨的九月。半小時以後,前方的路上又有人在招手,停車、查看,竟然是剛才過去的桑車翻滾到了路邊。擋風玻璃已脫離車體,車廂有些變形,車胎爆了一個,總體來說不成車型,但車子還能看,最幸運的是所有的人都沒什麼大礙,至少表面還沒出現什麼血流成河的場景。大家立即投入到救助與修車的過程中,四人中三男一女,全在劫後余生中顯得有點,不知所措。我們幸運地攔下了開往巴鎮方向的車,先把一位似乎有了腰傷的男生送回去,然後大家努力把車弄回路上,另兩位駕著殘破的車回巴鎮,唯一的女生則跟著我們前行。
車中的人再次陷入了如同昨晚一般的沉悶中,司機小心翼翼地開著車,雪小了一點,在進入雪線後的區域立著一塊木牌“山路危險、禁止進入、違者後果自負”,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前行。
車中的海拔表顯示已經超過了三千米,兩眼望去整個一片白茫茫。我們仍在盤山的路上不斷上行著,路況非常差,布滿了積水的坑。我們的車速早已下降到30KM/H的水平,經過避雪隧道後,車到最高點,並開始下山。下山的路更艱險,結冰的路很滑,山道狹窄,並不時有塌方的石頭阻塞山道。我的頭有點疼,也不知道是昨晚沒睡好,還是高山反應的體現,甚或是有點心驚吧。
隨著海拔降低,我們又看到了綠色的樹,半山腰的大龍池附近有哈族的微型村落,我們在這裡稍稍做了休整,隨便說聲,哈族人做的湯面實在是一般人難以接受的。大、小龍池是天山山腰的兩顆明珠,池水碧綠。我們幸運地看見了一只疣鼻天鵝,它S型的身影倒影在湖面上,高貴典雅卻透露著無邊的寂寞。山腰以下的路仍不好走,常常看見空中巨石墜下把山路砸出一個個巨大的豁口的印記,或是臨河的路的外側不明原因的塌陷。
天山大峽谷是今天旅程的又一個亮點,赭紅色的巨大山體如同被斧頭劈開了似的,暗灰色的天夾在山峰之間更顯得顏色沉悶。昨天這裡下過了大雨,谷中的路不太好走,我們踩著砂石,跨過一條條雨水衝出來的細小溝壑,向峽谷的幽深處探索。從谷底往上看,估計總有兩百米高吧,每隔一段都有標志,說明這裡是有個什麼樣的景觀,可惜我竟然絕大多數都無法分辨,只有臥駝蜂隱約是有點駱駝的樣子的。谷中新近發現了一處千佛洞,這也是我們要重點參觀的地方。步行約四十分鐘,又攀登了好幾百階台階,終於來到洞前。一看之下,心中難免有些失望,所謂的千佛洞僅有一個洞窟,面積不過十五、六平方。洞中的左、右及正對面均有彩繪的佛像,大大小小相加能有上千個吧,可惜幾個主佛的面部都遭到了人為破壞,不過尚存的部分還是可以看出線條細膩,色彩運用的非常柔和。據看洞的工作人員介紹,新疆的千佛洞幾乎全為彩繪,許多佛共享一窟,而千只是指數量多,不一定是上千的概念。這和我想像中成千上萬的佛龕相差太遠了。
峽谷很長,而且還有好多條支谷,全部游覽完需要近5個小時,時間的原因,我們之好就此折回了。但是整個山谷相當有氣勢,謂為壯觀。
出峽谷後,我們繼續趕路,九點半,我們終於抵達阿克蘇迎賓館,今天近十三小時的車程讓大家都腰酸背疼,晚上一定能睡得很好吧。
*1 阿克蘇迎賓館附近有家小小的鐵板燒和涼皮店,味道實在沒得說,建議大家前去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