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之旅—秦皇兵馬俑

作者: 38021393

導讀對這麼一排排大陶人我沒有什麼感觸。但是對那些正在工作的考古人員去引起我的興趣,據說這些考古人員都是當地的農民,發現了兵馬俑以後,便放棄了農活,幾代人都加入到這秦俑的開挖工作中。因為秦俑遭受漢代的大規模破壞,只剩下這些破碎的陶俑,原本為兵馬俑所配的兵器都已經蕩然無存。這些考古人員是用巴掌大的毛掃,將泥土一點一點的掃去,將泥土中埋藏的 ...

對這麼一排排大陶人我沒有什麼感觸。但是對那些正在工作的考古人員去引起我的興趣,據說這些考古人員都是當地的農民,發現了兵馬俑以後,便放棄了農活,幾代人都加入到這秦俑的開挖工作中。因為秦俑遭受漢代的大規模破壞,只剩下這些破碎的陶俑,原本為兵馬俑所配的兵器都已經蕩然無存。這些考古人員是用巴掌大的毛掃,將泥土一點一點的掃去,將泥土中埋藏的陶碎片挖掘出來,然後再將無數件碎片像拼圖一樣把它拼裝成一件兵馬俑。其實完整的兵馬俑並不多見,現在我們看見一件一件站立在那裡的兵馬俑大多都用水泥將原來部分碎片組合,身上有70%-80%的面積是水泥,為的就是讓參觀者可以感受到兵馬俑原有的造型,自於那些相對比較完整的早就獨立展覽。最讓我們興奮的是我們去的時候看到了一尊開挖了一半彩俑,兵馬俑本身是彩色的,在出土後一個小時內顏色便會氧化,變成我們現在印像中的青色兵馬俑。我們參觀的時候恰逢中德專家在研究一種化學噴霧,在陶俑出土的過程中噴灑,以保護陶俑的顏色不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雖然有化學劑的保護,但是並沒有阻止顏料的氧化,只是使其氧化的速度變慢,因為半年後在中央10台看到關於采用顏色保護措施的節目時,還是那尊我們看到的彩俑,顏色明顯比我們參觀的時候要黯淡了。現在秦始皇兵馬俑的挖掘速度已經比十年前放慢,為的就是能夠更好的保護那些還埋在泥土中的彩俑。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