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杭城眼皮底下,就在青山湖畔的一個山坳裡,居然藏著一個偌大的古村落,不招搖,不囂張,它靜靜散發古建築群落特有的淡淡清香。那就讓我們打點行裝,出發吧,去拜訪秋色中老房子。車出杭城,沿杭昱公路僅半小時抵臨安市青山鎮,拐彎改走臨石公路約10分鐘就到了八百裡養生園。車被擋在門外,搭步入園迎面是一幢氣勢不凡的晨曦樓和題有“彭祖遺址”的石牌坊,原來這裡還是殷商時代傳說中活了八百歲的養生鼻祖--彭祖的居住地,“八百裡”也因此得名。
彭祖石廬在一個山灣裡,是仿制建築。石牆石瓦,木門泥墩,黃泥飾壁,有雜樹纏繞,有茶園相依,簡陋中倒透出一份與山水合一的和諧。過洗炭橋、藥王廟和神醫堂,我們在蛇谷看到了一場讓人驚嘆的表演,一個漢子竟和四五條眼睛蛇同台共舞。每一次毒蛇的快速反撲,都會讓圍觀者發出驚叫,但表演者反應明顯更快,他總能化險為夷。
八百裡有條主街,依山傍水,街口牌坊上寫著“藥街”兩字。石板鋪築的街路兩側,全是高低錯落的明清建築,“小中見大,大中見小,虛中有實,實中見虛,清不鎬,麗不俗”。這些舊房子中,有老戲台、張宅、洪樓、書院、百花摟等等,商鋪次第,店小二吆喝招徠之聲不絕。千年積澱的人文景觀與自然山水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古樹、清溪、飛瀑、竹林、村落、古橋、茶亭……八裡裡是陡步者的桃源,隨時隨處都有絕美的畫面,隨時隨地都有意外的驚喜。我們或換官服聽堂,或執扇之乎者也,穿巷走戶,久而久之,人也淡忘了今朝何夕,恍若置身明清老街,有看不盡的風流,聽不夠的古趣。
尚書樓建於清朝中期,因主人為兵部尚書而得名。石台門上刻有“僎賓”二字,雕梁畫棟,花窗倚戶,十分精致。洪樓沿山而築,為階梯型二進式老屋,典型的徽商民居建築。老屋立面獨具匠心地門、窗和門罩等組成了一個“商”字。它的側牆有五個馬頭,屋內存有天井,這種結構被稱為“五馬騰空”和“四水歸堂”,含喻家族飛黃騰達,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進士樓,又稱張樓,約建於乾隆年間,至今200余年。這個家族中曾出過四位進士,內懸三塊“進士”牌匾。石門牆上鑲有石牌匾,刻有“氣像維新”四字,書法粗獷穩健,上方有龍頭魚尾吻曽,兩邊刻有瓶花,像征花開富貴。下方石梁上刻有人物故事,栩栩如生。整個建築現存三進。總經理王建華告訴我們,整個園區目前已落戶近百幢古民居,都是遵循“修舊如舊”按1:1比例拆遷完成的,這些老屋也因此保留了它的“原汁原味”,讓人嘆為觀止。我們順小弄轉至屋後,是一方草塘,垂釣者三四,沿草塘設有美人靠,有長凳可憩。斜倚在美人靠上,臨塘憑風,行人看我,我看行人,真趣頓生。
到八百裡,彭祖廟是必去的。去看看這位長生的老祖宗,點一把香,祈福一生。看到彭祖廟裡人頭如覆,香煙繚繞,試想誰不願福如東海,盛世長壽啊。
從彭祖廟出來,沿一條山路我們來到了松風閣,這是一幢磚木結構的亭閣,拔地於翠崗之上。閣有三層,樓高16.33米,雙檐雙挑,形制壯觀。登樓從窗口望出去,青枝翠葉間,青山湖已近在咫尺,盈盈一水間,碧波如畫。遠山如黛,近水飛舟,山水之美,真叫人洗心滌魄,難以忘懷啊。
八百裡養生園出游寶典
一、杭州市民可到汽車西站上車直抵臨安,票價11元/人。然後坐至青山的公交中巴至景區,票價1元/人,也可打的直達,約10元。自駕車可沿杭昱公路直至青山鎮,右拐,改走臨石公路抵景區,全程40公裡,約半個小時即到。
二、門票:50元/人。
三、景區剛開業,餐飲設施尚在建設中,但能解決少量游客用餐。如人數較多,可事先與景區聯系,安排落實。
四、景區咨詢電話:63920800、6370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