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散記

作者: 16936931

導讀1. 車、火車、火車站國慶出游,交通往往是個大問題。但從珠海去廣州,卻不需要有這樣的擔憂。在珠海拱北口岸,每隔十五分鐘就有一輛班車直達廣州。車站是人流彙聚之地,常常可以看到不同的習俗和思維方式之間的衝撞交彙。 拱北車站有專用的停車線以及候車線,但由於沒有特別標示出來,更多靠車站的工作人員來維持秩序。一個澳大利亞人不知不穿覺走到停車線上等 ...

1. 車、火車、火車站國慶出游,交通往往是個大問題。但從珠海去廣州,卻不需要有這樣的擔憂。在珠海拱北口岸,每隔十五分鐘就有一輛班車直達廣州。車站是人流彙聚之地,常常可以看到不同的習俗和思維方式之間的衝撞交彙。

拱北車站有專用的停車線以及候車線,但由於沒有特別標示出來,更多靠車站的工作人員來維持秩序。一個澳大利亞人不知不穿覺走到停車線上等車,車站的工作人員急忙走過去:“等車在那邊,在那邊。”他比劃了半天,老外不明所以,看著工作人員聳聳肩,一米九的身子紋絲不動。那個工作人員是個地道的廣東人,身高不過一米六,看著這天神一樣的壯老外落在面前,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自我解嘲:“嘿,老外。”

上車後,老外的麻煩事也不少。按照規定,班車是對號入座。這個老外的票號正是在雙人座上。按照一般中國人的標准,這原本也沒什麼。但是這位一米九的壯老外可受不了,能不能換個大點的座位呢?但他不好意思也不知道向誰說,怎麼辦呢?干脆一點,他自己一人拎著行李就溜到最後一排。乘務人員看一眼老外的身板,再看一下座位的尺寸,立刻心領神會,查完票便轉身下車,一句多問的話都沒有。

同樣是座位,中國的火車座位就沒有讓老外寬敞的機會了。中國的火車無論軟硬座,一律都有節儉的習慣,三人的位置基本就不會讓兩個人享福,除非再鬧“非典”。這次從廣州坐火車回上海,看見兩夫妻抱著剛四個月大的孩子坐火車,23小時裡,孩子如果不哭鬧,大人就還能打個瞌睡,即便如此,他們打瞌睡的姿勢看著也讓人難過,或者站著,或者屁股挨著座位的邊。在這種情況下,不知道那些個頭大的老外會怎麼辦呢?他會發揚風格讓座換座嗎?

由此想到很多倫理學家們討論的道德難題,或者都沒有那麼復雜。如果大眾生存的環境能夠改善,又有誰會故意去辛苦自己擠做一團搶做一堆呢?

到廣州第一個游覽的地方,就是廣州火車東站,一個在中心商業區用水裝飾起來的時尚建築。水在那裡不僅化溪流,也成了瀑布和噴泉,在霓虹燈中變幻晶瑩的神色。行人到了這裡自然而然地駐足不前,觀賞夜色,看神情,似乎已成了一個即將吟誦的詩人。環境化人,不外乎如此吧?如果生活的地方時時處處引發人的美好情感,醜惡與陋習又會在哪裡生根呢?

2. 騎行夜天河

這裡所說的天河,不在天上,而在人間的廣州。

廣州的夜空是混沌不開的,如同所有夜間光照過度的大城市。但是地上的珠江,卻鋪灑出星空一般的姿色。柔媚的河岸,蜿蜒的長堤,清亮的明燈,疏落的人群,隨時隨地就能誘著你發出舒心的嘆息。

這樣的環境,人們自然願意逗留。或拉家帶口放個風箏,或呼朋引伴騎上三人自行車,或者什麼也不做,只是在堤上靜靜地看,都是件美事呢。同行的朋友騎車騎得不過癮,在車上還耍起雜技,引吭高歌,惹得笑聲一片。

說笑中,談起來。朋友自信滿滿:“我是一個廣州人,我希望能讓我的朋友對廣州有個好印像。”我想他做到了。

第二天晚上,朋友陪著逛了華東理工大學。樹影婆娑間,學生們正進行著各自的故事,這才想起,原來自己其實已經不小。可前夜在天河騎行時,又有誰認得出我們的年齡?歡樂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的,所以今天我也還可以在這裡懷想並給寒夜感人的溫暖。如果下次能夠,或者能與朋友再騎夜天河?

3. 早茶

還在上海,就已聽聞廣州人的吃文化,早茶也是其中之一。

早上9點,我們到了一個早茶館。裡面早已是人聲鼎沸,朋友好不容易才在角落裡找到兩個位置,邀我坐下:“要是再早來一點,就沒有座位了。”呵呵,這倒好,愛遲到的男孩子,在這裡約會女朋友絕對是上佳選擇,即使遲到也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晚到有座啊。”

我們點好早茶,一老人拿著報紙搖著頭急急地走到桌旁坐下,對著同桌的另一個老人發起了牢騷:“抽煙啊,真是不好,把我都熏出來了。真是。”兩個老人一胖一瘦,開始了對話。把我們也拉到了話題裡。得知我是從上海過來的,瘦老人把報紙放下來了:“上海好啊,我去過。”

胖老人跟著笑道:“小伙子不錯啊,找到上海姑娘。漂亮啊。”

我的臉紅了,朋友連忙解釋:“不是啦,我們是客戶。”

胖老人不相信:“客戶怎麼會在上海呢?”

瘦老人白了他一眼:“怎麼不能在上海啊?你看我現在老啦,在廣州了,以前什麼地方沒去過啊?我在上海也有朋友的,男的女的,我去上海,他們也要帶我逛逛的。”

胖老人還是笑:“你會說上海話嗎?”

瘦老人嘴快:“我會說廣東話啊。你怎麼在廣州這麼久了,還改不了老家口音呢?”

……

本來只是品茶,卻意外地看到了兩個老人在茶館的生活。早茶對於他們,已是訪親會友的借口了。一壺茶未必喝得了多少,但是旁邊有老朋友,有熟悉的早茶的味道,習慣的喧鬧,甚至連態度並不好的服務員都能為生活添加一點色彩。看這些早茶館的老人,你甚至還會感受到青春的真意:那是對生活的熱愛。

By Windy

2003/10/19


精選遊記: 廣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