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游記--膽大的進去看看,膽小的拋塊石頭(來自同仁)

作者: zzzsssccc

導讀在人們眼中,山洞往往富有許多神秘的色彩,很多人想進去看看,但很少有人會真的進去一探究竟。 西山就有許多山洞,向洞中看去,黑洞洞的漆黑一團。人總是有幾分好奇心,膽大的進洞看個究竟;膽小的僅在洞口,向裡面拋幾塊石頭,聽個響罷了。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許多山洞的洞口,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塊。 那年,我和幾個朋友商量著組織一次郊游,地點是 ...

在人們眼中,山洞往往富有許多神秘的色彩,很多人想進去看看,但很少有人會真的進去一探究竟。 西山就有許多山洞,向洞中看去,黑洞洞的漆黑一團。人總是有幾分好奇心,膽大的進洞看個究竟;膽小的僅在洞口,向裡面拋幾塊石頭,聽個響罷了。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許多山洞的洞口,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塊。

那年,我和幾個朋友商量著組織一次郊游,地點是我們向往已久的蛇島。待一切就緒,出發了,但因霧大,船不開,不能去蛇島了。遭遇如此嚴重打擊的我們,仍有游興的,僅剩我和阿南了,我們商量了一下,便游覽了孔雀島、人工湖,然後乘車去西山。我們來到西山北坡的一個小山腳下,順路而上,小路把我們帶到一個山洞前。以前我登西山多次經過這裡,沒仔細地觀察它,以為它是一般的小山洞,也就沒在意,從未進去過。這次經過這裡,由於天氣炎熱,出了不少汗,我想看看山洞,進去涼快一下。

我開始觀察:洞口的植被、枯枝爛葉、潮濕的泥土、石塊,看上去有幾分恐怖,幾分膽寒。洞口是經過水泥處理的,其安全性沒有問題,洞口原本用石塊和泥土堵上了,由於時間太長,泥土、石塊又塌落了,露出了一小部分洞口。

我和阿南弓身蹲在洞口,向裡觀察。我的第一感覺:有風,我立刻對這個山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風,說明山洞有另外的出口,而且山洞可能只有200—300米長(我了解這座小山的地形地貌)。我向阿南說出了我的看法。我們進入洞內,在7—8米處坐下,為的是讓眼睛適應黑暗的環境。坐了一會,洞口出現了一個人,他向洞內觀看,我向他說:“你好”!這人立刻走開了。那人肯定是讓黑洞裡傳出的聲音嚇跑的?在這種情況下,我的聲音一定十分可怕!阿南提醒說,有的山洞,存在有害的氣體,人會窒息的。我卻認為,既然此洞有風,是不會存在有害氣體的,更何況當地人和旅游的材料中,也從未說過這一地區的山洞存在有害氣體啊。

當然進山洞是應注意有害氣體的,方法是:觀察洞口植被的生長情況;不能一下進得太多,多停幾次,檢查身體的感覺。有的有害氣體是無味的,但人是有反映、有感覺的,是否有頭暈、發困、刺眼的感覺,如有不適,就應迅速退出。再說:人工開鑿的山洞,是不會存在有害氣體,有的話,在開鑿期就應回填了。

我問阿南,帶手電了嗎?沒有。我心裡在埋怨,這哪是正規軍?簡直就是游擊隊!我取出手電筒,觀察山洞,山洞的高、寬可以開進卡車,洞的形狀很有規律,是人工開鑿的。在距離洞口不遠的地方有一個長方形的地坑,裡面積滿了水。走著走著,看到在主通道旁,有小的房間、有水庫……小心點,別掉到水庫裡,我叮囑阿南,就在這時,阿南說,沒路了。我心想,這怎麼可能?偌大的山洞,這麼短?我要過手電,四處一照,說:路在這邊,繼續走。我們走了一段後,已經感覺不到有風了,於是阿南取出打火機,觀察火苗,跳動的火焰告訴我們,有風,風向依然沒變。我們繼續向前走。

我們的手電一直在螺旋地移動:觀察左洞壁,觀察頂部,觀察右洞壁,觀察地面。洞內有的地方是經過水泥處理的,有的地方岩石穩固,未經水泥處理。這也是一般山洞的常規做法。洞內有的地方在滴水,地面很潮濕,但沒有積水。我們走著看著,阿南說,前面有亮光。我息掉手電,的確,前面出現朦朧的亮光,這說明,洞口就在前面,這印證了我最初的判斷,我的心情不免有點激動,但是我還是注意觀察地面和兩邊的岩石,謹慎地向前走著,畢竟這是我從未走過的山洞。

我們走進主通道旁邊的一個小門,轉了一圈,從另一個小門出來,又回到主通道。不一會我們接近了洞口,洞口的地面有一片積水,洞口依然是用石塊、泥土堵上的,強烈的陽光從塌落的洞口射了進來,洞外的植被長得很茂密,地面非常潮濕,我們從荊棘中鑽了出去,打頭的阿南弄了一臉的蜘蛛網,他多次提示我,腳下的路該怎樣走,小心帶刺的植物。

我們一身狼狽地出了山洞,離開了涼爽的“空調”,熱浪撲面而來;強烈的光線,使我們的眼睛一時難以適應。我們定定神,看了看周圍的環境。我們由山的北面進洞,穿過山洞,來到了小山的南面,我們的位置在半山腰,東南是兩座小型水庫,西南是西山的主峰,下面是蜿蜒曲折的泊油路。我努力記下了洞口周圍的地形、地貌及岩石、植被的特征,以便下次再來。

我們離開洞口,向上,向西北,找到了山梁上那熟悉的小路,沿小路向西山的主峰走去。在接近主峰的地方有處“過山洞”,這裡背陰,有風,是良好的歇息地,我們將餐廳就設在了這裡。待酒足飯飽後,繼續我們的探險之路……

西山主峰附近有幾個很長的山洞,洞口有許多石塊,有的很影響通行。以前我曾多次到過這裡,所以這回我們僅到東面的山洞看了看:一進入山洞,便上台階,然後拐彎。此洞有三個觀察孔可看到大湖。洞內還有貓兒洞,水庫,山洞有幾十米長,有兩個岔路口。其它洞的構造比這個洞復雜些,長些,有地坑、水庫、貓耳洞,另外,門多、房間多、彎多、有岔路、有的地方坡度很大、主信道和輔助信道的寬度也差不多,需仔細分辨,如果迷路是很麻煩的。進這樣的山洞,最好人多一點,帶上探路的棍子,不能僅靠一兩個人記路,最好一人一個手電筒,因在洞內的時間比較長,最好還要有備用電筒、備用蠟燭、備用火柴、打火機等。

西山主峰海拔三百多米。這裡我來過多次,也曾想在山顛的旗杆座上站一下,體會一下我在山之顛的感覺,但那時風大,不敢。這次我在旗杆座邊站了站,體會一下風的大小——微風。我站了上去,時間不到30秒吧,我在山之顛的感覺:好恐怖、好可怕,風隨時能把我吹下山去的那種感覺。人真的是好渺小哦。這是我登山以來,第一次人為的冒險行為。

在海拔200多米的地方有一山泉。山下的村民常來灌水,用來沏茶。我們在這裡補充了飲水,然後下山去了湖邊的暢園。下山,我又新認識了一條小路,新發現了一個小山洞。嘻嘻,很有收獲耶!

今天,暢園裡的人不多,不知為什麼大部分水池干干的,僅一處有水,紅色的鯉魚在池底懶洋洋、慢悠悠地散步。魚兒累了?魚兒餓了?我和阿南取出面包,當我們把掐碎的面包撒在水面,水面頓時沸騰起來,魚兒爭食,弄得水面嘩嘩作響,他們仿佛在喊:開飯啦!開飯啦!遠處的魚兒聞風迅速地游過來,那哪是紅鯉魚,分明是一顆顆射向目標的小小紅色魚雷。那場面,真是令人贊嘆,令人感動,令人欣喜,令人駐足不前。過了一會,我們手中的面包沒有了,我們便順著水邊走開了,可是魚兒還是跟著我們游了過來,跟了好一會,魚兒認識我們?!真令人愉快。我們離開了,走遠了,可我心裡還想著那些魚兒,好可愛的魚兒……心想,下次來時我會帶更多的面包給你們的。

今天因霧,雖然蛇島未去成。但我們游覽了孔雀島、人工湖,登了西山,游覽了西山腳下的暢園,看了我們的魚兒。真是塞翁失馬啊!

蛇島,你別著急,秋高氣爽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再去。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