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長城奇觀

作者: 50328093

導讀作者:樓耀福那天我們站在馬嘯鄉的獅石壟跳看百米之外的”長城“,但見一條嶙峋起伏的石脈隨著山勢隱現,據說它蜿蜒百裡一直延伸到黃山腳下,條條石幔仿佛展開的旌旗森嚴壁壘,果然兼有黃山石的神韻和奇險。 更奇的是石長城豁口之處形成的天然”城門“,小石門、中石門、大石門。我們在峽谷口沿意趣盎然的九曲橋走到對岸的小石門,此橋之所以迂回曲折,是為了 ...

作者:樓耀福那天我們站在馬嘯鄉的獅石壟跳看百米之外的”長城“,但見一條嶙峋起伏的石脈隨著山勢隱現,據說它蜿蜒百裡一直延伸到黃山腳下,條條石幔仿佛展開的旌旗森嚴壁壘,果然兼有黃山石的神韻和奇險。

更奇的是石長城豁口之處形成的天然”城門“,小石門、中石門、大石門。我們在峽谷口沿意趣盎然的九曲橋走到對岸的小石門,此橋之所以迂回曲折,是為了替數十根橋墩尋打堅固的岩層,以抵御春夏季節的山洪。潺潺的小溪流從石門穿越而過,據說石門正是這樣水滴石穿而成的。時間綿久的恆心令人肅然起敬。石門兩面的絕壁高約百米,刀劈斧削般平整,宛如人工,卻是天成。有一人當關,萬夫莫開之險。沿一側石梯攀到峰頂,能看到石門頂端有堵石牆,為石門書屋的殘垣,傳說有一書生曾在此修身苦讀,並把書屋取名為”伴天居“。青山為居,綠水為鄰,比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瀟灑更多一份淳樸。

小石門邊的石壁中藏有一個小小的岩洞,站在洞中仰望,可看到一泓藍天。洞很普通,妙的是它的洞名,曰”偷天洞 “。難道以前女渦補天,正是源於有人在此偷天搗蛋的緣故?岩洞中有淅淅瀝瀝的水滴從石縫中滲漏出來,只見游客們進進出出臉上沾著水珠一個個樂滋滋的,原來這水滴曰”幸福雨“,有幸淋到的人有福了。以前有一首歌”幸福不是毛毛雨“,後來的網絡文學”經典“《第一次親密接觸》裡有”香水雨“,大概都不能與這神仙洞府的”石雨“相比吧?

我們從小石門前的一條幽徑又信步來到大石門。大石門的門距有將近30米寬,其”城牆“隨著隆起的山體向上延伸,高聳入雲,人稱”仙人蹬“,傳說仙人從此可上天攬月,只是凡人無緣罷了。

離石長城約百米,是千石谷。沿凌空的棧道而行,沿途只見狹窄的山谷中大小不一的岩石佇立,數不勝數,激流在其中穿越,因岩石的深情挽留而呈現出千姿百態,或如深潭,或如飛瀑,或如溪流,或如小澗,淙淙的水聲仿佛大山無盡的情話。億萬年前這裡有過天崩地裂巨石飛墜的地殼運動,大自然由此造境。只是不知道有什麼樣的生命在此次浩劫中毀滅和重生,深山鳥鳴可知?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