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03西北行(七)

作者: lurong7086

導讀前一天跑了趟長途客運站,西寧到張掖班車早晚各一班,白天一班一早開走了,詢問售票員有關路線、車況,半天也沒問出個所以然。看看300多公裡才三、四十塊的票價,暗自叨咕:那麼便宜?這該是咋樣的車?! 大家商量後,人多就包輛桑塔納吧。 -----那時天很藍,風很大,陽光很燙的夏季,我趕著牛在樹下吃草,嘴裡哼著貝多芬的圓舞曲 都是些城裡長大的孩子,每當發現山 ...

前一天跑了趟長途客運站,西寧到張掖班車早晚各一班,白天一班一早開走了,詢問售票員有關路線、車況,半天也沒問出個所以然。看看300多公裡才三、四十塊的票價,暗自叨咕:那麼便宜?這該是咋樣的車?!

大家商量後,人多就包輛桑塔納吧。

-----那時天很藍,風很大,陽光很燙的夏季,我趕著牛在樹下吃草,嘴裡哼著貝多芬的圓舞曲

都是些城裡長大的孩子,每當發現山坡上大批羊群,都能引起我們的驚呼一片,那架勢和群狼差不多。

說到羊,昨天在十字路口等紅綠燈,不經意抬頭看見一幅廣告:歡迎光臨“蘇武牧羊”,滿200送50。。。 楞了半晌不禁笑起來,這火鍋店老板夠牛的,不知老饕們會怎麼想?蘇武在世又不知會怎麼想?

滿目的綠絲絨般的梯田,層層疊疊鋪在山間,遠處祁連山脈雪線上依稀閃著晴雪,養眼得很。丫頭到底是丫頭,我又忍不住要在田埂上,稻田邊竄上跳下地擺POSE了,這當口,保鏢總不失時機地刻薄說,瞧,又露出Naive而白痴的笑容。。。

:(我拍照,干卿底事?!

種菜、養魚、養豬、種花,曾國藩的家政四要,這裡幾乎都占齊了。種菜,就油菜花吧,誰讓我對它情有獨鐘呢;養魚,不妨學姜太公改釣魚,不為錦鱗設,只釣王與侯;養豬,這還真有點難度,光吃過;要種花的話,光衝著“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這句話,我選桃樹。雖不甚酒力,但也想試著花看半開,酒飲微熏地“葉公好龍”一回。

動過念頭自己三十歲前能到某個偏遠地區,做一、二年的志願者。除了豪想而立之時給上濃墨一筆。還想過過“菜根無須費油煮,留取青燈枕邊書”的遁跡山林的閑淡日子,每天不用動腦子就能推算出上一個月的今天自己在干什麼。

曾幾何時,全國大學生比率最高的城市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或廣州,而是西藏的拉薩,當然拉薩人口相對稀少是一部分的原因,但更多是因為那裡有著眾多援藏大學生。

大凡有點驢子精神的,都能風餐露宿過上一陣子,但這僅僅是項必要而不充分條件,當野趣淪為生活,便不再有滋有味,設想:

閉塞的環境裡很多地方沒信號,連電視都不通,更不談什麼報紙期刊每天都有的看。

屋外大風卷我屋上三重茅,屋裡刺骨的冷水裡在手洗衣服。

跑上十幾甚至更遠的縣城也就為寄封信?到話吧給家人去個電話?

適應環境之不暇,焉能望其有所作為,念頭終究是念頭,不用過多羅列,我承認自己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平衡這樣的生活逆差。更何況日後各種需要面對調整的停滯、脫節。所以,志願者們某種程度上,是勇士。

很大多數人一樣(並無貶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道理我還是明白的),坐在冬暖夏涼的寫字樓裡,每天忙不迭得看著E-mail, 偶然也會得閑尋思著楊瀾夫婦和徐永光算咋回事;自己交給希望工程的錢最終能到孩子手上?到他手上又是多少呢?也只能這樣想想而已。

待續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