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彩雲之藍-ending篇

作者: 愛美麗11

導讀接下來的一天我們決定留在麗江。早上睡了個懶覺之後在麗江閑誑,這裡有很多銀首飾出售,我們也不懂分辯哪些是真銀或假銀,只是挑了些好看的來買,這裡的商鋪一般都可以講價的,越到一些小路上的店鋪,價格更可以低一點。我們還買了一些雲南的茶葉,醉美人、玉龍奶茶和雲南茶餅,味道很不錯,喝完後余香繞頰。在出發前一個朋友說想要木鈴鐺,但找遍了麗江也沒 ...

接下來的一天我們決定留在麗江。早上睡了個懶覺之後在麗江閑誑,這裡有很多銀首飾出售,我們也不懂分辯哪些是真銀或假銀,只是挑了些好看的來買,這裡的商鋪一般都可以講價的,越到一些小路上的店鋪,價格更可以低一點。我們還買了一些雲南的茶葉,醉美人、玉龍奶茶和雲南茶餅,味道很不錯,喝完後余香繞頰。在出發前一個朋友說想要木鈴鐺,但找遍了麗江也沒有找到,於是買了當地有名的布林鈴頂替。宣科的納西古樂晚會很有名,我們提早去買了票,我們買時很多貴賓票己被訂了,我們只能劃到了比較偏的貴賓位。古樂演奏的大部分成員是白發稀稀的老人,有很多還在台上打瞌睡,按宣科當時的介紹說法是,什麼都有假,但打瞌睡的老人應該是真的老人了。古樂會的氣氛和布置還是不錯的,有很多外國人慕名前去聽,可惜他們不會中文,在宣科逗得我們哈哈大笑時,他們只有愣愣的看著我們笑而不知所雲。

在麗江歇了一天後,我們就要開始出發到虎跳峽了。因為要保留體力徒步虎跳,我們前一晚在看完古樂再走一會後就睡覺了。車子到達橋頭鎮後,我們下次找到了網上介紹的國際青年旅館,寄了我們的大包。旅館的老板介紹了一個司機給我們入中虎跳,司機搭我們四個人進中虎跳張老師家,車價100元,而我們就不再需要買虎跳的門票,後來我們覺得100元的價格還是可以壓的。司機是當地人,他每天開車出入虎跳,所以乘他的車就不需要門票了,而我們後來聽說一般在裡面坐順車是5元每個人,後來我們三人就共花了20元包了個車出來。我們到了中虎跳張老師家,大家都感覺比較餓,於是我們就在張老師開的客棧用餐,菜的味道很好,價格也不貴,四個菜一個湯才用了三十幾元。我們找了張老師的妹妹張麗琴,小姑娘爬山身手敏捷,還幫我們拿東西,人很好。

下中虎跳的路有點陡,有些地方是要手腳並用才可以。我比較怕走下坡路,一下坡就慢吞吞的。據說整個虎跳徒步中中虎跳是最難走的一段,但我們都覺得這一段路不是很難走,只是整段路的落差較大,一氣呵成的走下去有點吃力。有些路是當地人簡易搭出來的,所以走吃來也要特別小心,總之全神貫注的留意腳底下的路就沒錯了。快要走到谷底,遠遠就聽到滔滔的水聲,我們不由加快了腳步。中虎跳峽沒有令我們失望,雖然我們到的這個時間屬於水比較少的季節,但波浪衝擊虎跳石的景像依然是十分壯觀。可想而知如果我們來的是七、八月的雨季的話,水的落差會更大,但一利必有一弊,如果我們是雨季來的話,路就會難走很多了。我們跟著張妹妹在亂石中走了幾個觀看虎跳峽的平石,很多地方是當地人用木板搭出來的,如果沒有這些木板,游人就走不過去了,雖然我們為此付出了點過路費,我們還是覺得值得的。在上山途中剛好碰上了炸路,煙塵從山頂處滾下來,這時風又很大,弄得滿臉滿嘴都是沙,幸好帶上了太陽鏡,總算可以把眼睛睜開來看路。我們是1:00pm從張老師家開始下山的,走回到張老師家時是4:15pm,原先張老師建議我們先歇上一個小時以上才上路,但我們怕時間來不用,所以4:30就開始上路了。張妹妹又帶了我們一段的山路,確定我們不會走分岔路後才跟我們道別。從中虎跳走去halfway的路並不難走,不過全部都是上坡路,經過剛才中虎跳3個小時的徒步後我們在這段路都走得比較累。不過一路上風光還可以,我們在路上還看到了龍洞瀑布和觀音瀑布,還有平視正對面高聳的山脈,俯視山下的水流、草木,無一不令我們興奮不己。一路上有黃色路的標指示上山,紅色的路標指示下山,千萬不能看錯了。我們到達山頂時已經開始天黑了,當看到halfway旅館的燈光時,天已經全黑了,們看到旅館但找不到路進去。於是我們大聲喊進旅館,問怎樣才能進入halfway,恰好馮老板聽到了我們的叫喊,於是指點我們怎樣進入halfway,原來我們剛才已經走過頭了,難怪找不到入口。進入halfway旅館後,一看表,己是7:20pm了,我們大概走了3個小時的山路。在旅館中看到了今天早上和我們一起從麗江乘車到虎跳的幾個外國人,原來他們是走28拐來到這裡的,他們的方向跟我們剛好相反,他們明天才走中虎跳。從橋頭走28拐到halfway是上坡路,雖然路上不險,但路比較長,是考耐力的地方。當晚halffway的客人很多,於是我們就在halfway的廚房內就餐,點了有名的燉土雞,味道很好。我們被安排在一間四人房裡,住在隔壁的一批外國人可能喝醉了,整晚吵吵嚷嚷,讓我們難以入眠。不知是什麼緣故,整晚是忽冷忽熱,剛才還熱得渾身大汗把蓋在身上的毯子掀開,呆會又覺得有點冷冰冰的感覺了。

Halfway的天下第一廁是觀看雪山的好地方,在廁所裡面看到日出,是件挺特別的事情。一大早,halfway的平台上還沒有人,一個人坐在木椅上發呆(木椅很特別,是在樹樁上加上一條木板作靠背),看著對面雪山頂透出金光的白雲,知道哪太陽就躺在雲層的背後。平台下是枯黃的草地,己經掉光了葉子的樹上掛著一些黃色的果,山風在呼呼的響, halfway的旗幟在迎風飄揚,遠處山谷雲霧繚繞,不知自己是在天上還是人間,只想留住這一瞬間。

人漸漸多起來了,我們就坐在這平台上吃早餐。這時天空又起了變化,有幾絲絲淡淡的粉紅飄浮在白雲之間,我們趕快用相機把這它拍了下來。

我們不想走原路下山,請教了馮老板下山的路,於是就開始下山了。路很靜,只有我們在走,我猜想這條路只有當地人走,而徒步者很少有走這條路的。我們就踏著這些前人踏出來的小路下山,在路上還看見一群群騾隊在上山,快走到山下時,風沙很大,太陽眼鏡又一次發揮了功效。

從虎跳鎮到中甸有很多過路車,但不知道哪天是什麼日子,很多過路車都滿座了,於是我們從虎跳峽口走到車站的地方等,因為我們估計有很多人應該是從車站上車的,於是結果到了我們原先站的虎跳峽入口就沒有客滿了。好不容易才等到車,我們開始了往中甸的路途。開始的一段路並不好走,沿途都是在修路。天已經開始黑了,我們開到天的顏色在漸變,很漂亮,但可惜是天黑得很快,沿途很多風景都沒有看到,如果乘車到中甸還是挑在白天的好,這樣很多路上的風景就不會錯過了。

晚上8點多我們到達中甸,大家都已經很累了,勿忙間挑了車站附近的電信公寓入住。旅館的裝修從表面上看來還可以,但我們入住後,上海同伴發覺他們房間的熱水設備不能使用,其它設施也很差,經過一輪交涉後他們退房轉到了雪蓮飯店住宿。

到達中甸的第二天我們包車游了碧塔海、屬都湖,這個季節的碧塔海、屬都湖,這兩個地方都屬於香格裡拉游的經典景點。11月並不是游中甸的好季節,滿眼看到的是草木凋凌蕭索的景像。進碧塔海可能選擇徒步或者騎馬進去,去的是下坡路,返回的是下坡路,於是我們決定先徒步進去,回來的時候再作打算。路是用木塊搭成的,但奇怪的是路面全部是采用木塊圓拱形的一面,腳下踏的全不是平整的路,走得踉蹌,也要特別特留神腳步。一路上碰到很多迎面而來的游人,他們的樣子都十分憊疲,不斷問我們還有多少路才到頂,我們估量上坡路一定非常的累人,最後決定返程選擇騎馬,這樣就省力很多了。

我們此行的重點是梅裡雪山,接下來的三天我們包車往德欽奔梅裡雪山而去。我們仍然是包了前一天的車,每天400元。去德欽的路己經修好了,路還算好走。但在路上還是碰到了一些車發生了小車禍,我們的司機好像和一些交警也挺熟的,當地的交警也挺辛苦的,一點小事故也需要他們趕上一個多小時專程從中甸跑到山路上來處理,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這裡不像大城市,到處都有交警。途中經過納帕海,我們一路上經過東竹林寺、白茫雪山、白馬雪山,路上還有冰塊,我們的車子就沿前面車子開出的輪胎痕路走。晚上大概6點到達德欽,城市很小,但住的消費不低,我們挑了150的標准間住。

梅裡雪山對我們可以說是眷顧有加了,我們不但在第一天到達梅裡的傍晚看到清晰的主峰伴著幾絲白雲繚繞,第二天早上更是如願看到了梅裡的日照金山景像。我們起了個大早,天還是灰朦朦的,人很少,大家也都好像有了默契一樣,一點喧嘩聲都沒有,只是在靜靜的等待。

回想這幾個月來一直為雲南之行籌備,一有時間就是在網上找資料,看別人的游記。到了今天雲南之行算是結束告一段落了,心裡還是有一絲絲的記掛,一不留神,一幅幅雲南的風景畫便一幕幕的再飄現眼前。每一次的旅行都是哪麼難忘,每一處的風景都是哪樣的美得令人心痛,回想坐在瀘沽湖的晚上,天空中突然劃過流星,是哪般的驚喜,趕快許了個願。現在想來或者是太貪心了,這個願望是如此難以實現。只是回憶仍是哪麼美。梅裡雪山被當地人稱作神山,只是有緣人才難目睹其全貌,我們倒是碰上了幾天的好運,三天都可以看到梅裡雪山。還沒有出發時心裡就暗暗的祈盼自己會是有緣人,可以一睹神山,想不到這種景像來得這麼容易。我們毫無難度就能看到日照金山了,之前看了別人的游記,在看到梅裡全景的一剎是哪麼的動容、哪麼的感動。但或者得來太容易了,我沒有看到別人的感覺是怎麼樣的,也沒有人露出很動容的樣子,但對於我,我還是無限的感激,雖然之前的心態是 “人生的遺憾太多,不在乎多添這一樁”,但畢竟能看到是最好,完美是最好。梅裡雪山的展現,我覺得可以為這次雲南之行劃上一個心目中完美的句號了,看到雪山最美最燦爛的一刻… …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