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山之行趁著周末雙休,我決定一人獨自游覽鄰近不遠的一個風景名勝區——明月山。
以前也沒有聽說明月山,上次游完了武功山後,發了一小帖,結果有網友建議我去附近的明月山,我才上網一查資料,原來明月山也屬武功山支脈,在宜春縣南三十公裡處,自然離我們這也不遠。明月山風景貴在天然,不僅景色宜人而且不少人文景觀,許多歷史名人都曾游覽過明月山,留下不少動人詩篇。
我下午到達宜春火車站,只要坐一下公交車(2路內線)到七家山即可有到明月山的中巴車,宜春到明月山不到三十公裡,一會就到了溫泉勝地溫湯鎮,滿街都是溫泉賓館,可惜沒有時間了,到了溫湯,因為要等客,中巴車停了十幾分鐘。然後繼續前行,過了不遠,進入了山區,因為是旅游搞開發,路都是平坦的水泥路,走起來很快,穿過幾個村莊,可是太偏遠的緣故,不少村子還是看得出有點古老的樣子,不少地方,村口都有那種老樟樹,最後見到前面一座大山,聳立面前,這就是明月山了。
下車後,兩邊不少有特色的竹樓餐館,可以休息吃飯,看看時間剛好三點,也不打算停了,直接上山,門票剛剛漲了,現在是四十,買上一張,還不錯送上一張地圖,可以看到特色的景點以及具體路線,一個人上山也好有個指向,我粗看了一下,上山有兩條,因為是下午,加上現在天黑得早,我決定先走地圖上標示比較直的,然後第二天再走另一條下山,反正明天時間多點。現在明月山現在正值開發,在修纜車,還在施工期,因此一進山裡面到處是工棚,砂石和民工,看他們也非常辛苦,將這些用腳力,將東西一點一點的擔上去,這裡不僅有小學生,還有老太婆。還是勞動人民偉大,想像以後纜車修好了,游客們方便省事多了。首先走進去,給人感受是一片竹的海洋,到處是竹子,一條石階路從中間穿過,走在裡面沒有太陽的暴曬,只感覺無比的涼爽。這時候是淡季,也可能還在開發階段,到這的人還不是很多,走不遠就是一坐懸索橋,運氣還不錯,剛好在上空有走鋼絲表演,興目上望,三個人在上面,還有小孩,真佩服他們的勇氣。佇足觀看了一會,我又繼續拾級而上,不一會兒來到了風動塔,這是一個分路口,我選擇了往左邊的路,一直看看到大山就在前邊,實際上走著卻還遠,走了不一會,就聽到嘩嘩的水聲,前面就是有名的雲谷瀑布了,從觀瀑亭遠望上去,只見一道飛瀑從一百多米的山崖直瀉下來,好似一條白練在舞動,只是現在是枯水節,瀑布略顯得有點瘦了。瀑布的左邊是四個遒勁的紅色大字:雲谷飛瀑。走近瀑布前,從岩石跌落到下面的水珠如一顆顆珍珠,都飛撒在潭裡面。水是格外的清澈見底的。
欣賞完這一美景,再往上就是更陡的台階了,上面還有“二瀑”“三瀑”呢,但是都不及下面那段有氣勢,這時候倒是可以往下看下邊的景色了,路是越來越陡,衣服早就汗濕了,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這次帶的東西可不少,又看了天氣預報,不會下雨,於是又省了些裝備。 這上段的台階都是直上直下的,只有慢慢一步步上了,好在有欄杆還可以後扶著,減少一點危險系數,有趣的是因為低頭看路,好幾次,頭都不小心碰上了比較低的樹杆,因為樹太密,而且指示牌不是很顯眼,一路上來也沒有看到什麼好的景點了,爬了一個多鐘頭,好容易到頂,但是因為視野不是很好,就沒有停下來看風光了,繼續前行。
到了一個估計是七彩溪的地方,水還是比較清涼了,掬幾把水洗個臉,清醒下頭腦,歇息一會,吃點干糧,這時太陽躲在了山的另一邊,一停下來,身上又感覺了一點涼意,看來還是不能久停。轉幾個彎,前面就沒有平整的石階路了,變成了原始的亂石路,比較難走一點。這時,沒有了剛才的陡峭,但是兩邊也沒有風景,只是埋頭的走,是比較乏味的一段。走著走著,也不知道終點有多遠,路上好在有不少的伴,不時聽到前面後邊的人在大聲呼應。
又走了一個小時,這時,來到了虎背界,這裡剛推了一塊坪,好像要建一個賓館,這時才有公路蜿蜒而上,纜車的終點也是建在這裡,本來想去最高峰太平山的,沒有路牌,且不知道具體情況,又冷又餓,還是去明月山莊過夜算了,往右一直走大路,很快就到了明月山莊。山莊這裡實際上是一排木房子,後面有幾個小木屋,每個小屋都有洗澡間的,還可以,一個屋一般是五六十元的樣子,晚上才能發電,因為沒有人,且木屋都是在林子裡,有一種陰森的感覺。晚餐就是山莊裡的柴火飯菜,一個人吃,兩個菜,撐得不行了。還有熱水,不過要自已從廚房提到木屋裡,還真麻妨。晚上因為另外一個戶外俱樂部的三十幾個人,吃完飯,生了一堆篝火,大伙圍在一塊,說點段子,烤著火,感覺還是不錯的,不時大伙哄然大笑,連山莊老板也加入了。因為太累,我只得早點睡了,晚上還是比較靜,剛開始是只有發電機的聲音,後來美美的做了一個夢,早上才被鳥叫聲吵醒。早上起來,這才領略了清新的空氣,因是秋天,有點霧氣,空氣也是潮潮的,深呼吸幾口,讓清涼的滋味浸透全身,感覺特好。
早飯是家常米粉,等大隊人馬收拾好,出發,已是八點多了,跟著當地的導游,我們決定先去十八排。十八排是指,那邊有個地方,層層的原始山林,一道道山梁,有十八排之多。不過從明月山莊過去可不近,要兩個多小時,昨天看到什麼景點,還是決定去一看,因為這裡山林是縣界地帶,中途經過一個地方,剛好是三縣交界的地方,有國務院的界碑。還真是一腳踏三界,也別有意義的。十八排實際上是萍鄉武功山的羊獅幕景區,因此也不近,在山林裡穿行,足有兩個小時,好容易才到十八排,到了才發覺:風景這邊獨好,沒有白來。因為一直是在山裡的林蔭道走,看不到什麼特別的景色,上完一個陂,眼前突然呈現萬丈懸崖,前面一道石壁,高聳而立。這就是夫妻岩了,前面層層看去是一道道的山梁,真是層嵐疊障的,對著遠山,大聲吼幾聲,心裡別提有多爽快,我看到前面的絕壁險峰突然有種想征服的衝動,看到前面有條小路,我就鬥膽爬過去,路還是不太好走,過一會,到了夫妻岩邊上的一個小石峰,能上,我爬上去,坐上去,這時的感受又不一樣了,看到原來那裡,再往前看不到的地方,又不絕佳的景色,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往下看是絕對的萬丈深淵,想想當時也沒有感覺,現在還是有點後怕,因為畢竟沒有什麼安全措施,只是借當時的衝動。下來後,換個地方,再往右邊上去,就是十八排的全景了,這裡,視野開闊了許多。還有另一個景點——如來神掌。看著還是有點神似,我還下去了,還真夠大,他的大拇指坐上去,還比較有余地。
折回來,就是回到宜春境內,繼續,走山路,這裡路有很多分巒了,不太好找,好在跟著幾個在山裡采草皮的老鄉,就不用走冤枉路了,很快我就回到了,下山的石階路上,這裡,也有不少的景點,昨天的雲谷飛瀑,現在從這邊看去,就可以看到三瀑全景了,這邊也有個千丈崖瀑布,也不比那邊的遜色多少.下山,腳步輕快了不少,也快多了,不一會就到了風動塔,又回來昨天分路的地方,然後就是出山門,坐上回家的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