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版納初探(二)

作者: br22

導讀△.涉足緬甸小車沿滇緬公路迂回的跑著。滇緬公路是繞山而建的。有山有水的環山公路給人的感覺當然爽心悅目,而昨日所介紹的傣族女郎獨特的沐浴民俗更讓車裡的人有了尋開心的話題。帶著望遠鏡的老師傅更是成了開心的根源,好在他也無所謂打趣,還索性舉起望遠鏡偵查起來。導游也跟著借題發揮,證明他是有備而來的,說是俗語為證:“這姜還是老的辣”。結果,老 ...

△.涉足緬甸小車沿滇緬公路迂回的跑著。滇緬公路是繞山而建的。有山有水的環山公路給人的感覺當然爽心悅目,而昨日所介紹的傣族女郎獨特的沐浴民俗更讓車裡的人有了尋開心的話題。帶著望遠鏡的老師傅更是成了開心的根源,好在他也無所謂打趣,還索性舉起望遠鏡偵查起來。導游也跟著借題發揮,證明他是有備而來的,說是俗語為證:“這姜還是老的辣”。結果,老師傅在這次旅程裡有了個嶄新的稱呼——“老姜”。

轉彎的同時,似乎植物也在跟著交替,在一個幾乎畫圓的拐彎處,一株樹杈上零星的點著火紅色的木棉樹挺立在那裡。車過後,我都不由得回頭去望它,它矗立的地方滿目綠色,樹干的黃色襯托著火紅,這強烈的反差在鄰近的又一個轉彎處消失在視野裡,卻沒有消失在腦海中。隨即我閉上眼睛去聽潺潺的水聲,雖然有汽車的馬達聲相伴,但這種聲音卻還算有些感覺。一直閉著眼睛直到重鎮打洛,我才睜開看見了極富小乘佛教的佛塔,在麗日下金光燦燦的展示佛法。

在邊境上,我們的導游將團隊拉進一家店面。跨院正中的樓上樓下是珠寶行,邊廳有三間休息室,主人熱情地將我們迎進休息室。我因為覺得冷在外邊院子裡逛,而同行的“大煙鬼”則在院子中央對當地人的水煙袋起了濃厚的興趣,還借來費勁的吸著,樣子著實好笑。他蹲在防盜的鐵門前,我忍不住舉起相機給他留下珍貴的‘煙民一景’。我在逐漸猛烈的陽光下又蹦又跳,覺得臉都有點發燙,轉回陰涼的屋裡,發現房子的主人與同行們已經聊得熱火朝天,進入了主題——售玉。想想也該明白的,商家有三六九等,這一類也不算很低了。

在形似車庫的廳裡吃完難咽的午飯,我們乘車開赴緬甸。

途中並沒有什麼奇特的變化,到達緬甸時我就像是木偶,愣愣的被拉去一定要去看什麼人妖和艷舞,我的反感又因為是與同事同游而得不到發泄,所以更是頭疼。結果在看人妖表演前又被拽進一處木樓裡,這木樓外觀倒是還有些意思,可由於日曬我不得不鑽進去避涼。

進得木樓,想不到這裡居然又是老把戲:售玉。真是可怕,我的頭有點像是要裂開,臉上的表情一定很難看。敷衍一下就趕緊逃脫出包圍圈,找了把凳子,坐在臨水的這一面,趴在木欄上閑看陽光明媚下的山水有情。

這木樓下的湖水在此刻反映給我的是美麗的孔雀藍色,稍遠幾樹枯枝顯現著它們獨特的剪影般的體態,這種孤寂中由於日光而不顯得蒼涼,稍稍是有些遺憾。這時候有買了玉的回來湊在我旁邊‘論’玉,我不是討厭他們,只是想清靜些,所以遠離開那一堆人走到木樓的另一角趴在欄上。

同吃冰棍的友從我後面走過來,告訴我他也買了一塊玉扣。我只好笑著說要看,他沒有故作神秘,拿出來就往頭上套,由於繩子不算很長,玉扣被卡在腦頂上的感覺好漂亮。我幼時就很喜歡這種形像,他也不見怪地讓我替他留了影,我當時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許多。

那些華服艷影我實在沒有多大的情緒,替‘煙民’與人妖照了像,我也隨了大溜。蝴蝶在樹從中飛舞,我卻如何也捉不到這可愛的小精靈。他們玩的很高興,而我則不是……

艷舞我是還沒坐穩就起身出門了,試想如果台上的是自己的親人,那圍觀的人們又將如何?嗚乎哀哉!風俗與地域造就的這一切,不應該由我來評論的。

我是個好游樂的小精靈(自己誇自己的稀有動物),在出了艷舞表演廳。這個大院子裡有一棵碩大的樹,像是阿拉伯神話裡的金橘子王。繞著樹我閑晃的同時,被一個店面裡自稱大姐呼我小妹的家伙招了進去。

她滿臉笑容的和我拉家常,我也因為無事可做,索性坐在她店裡閑翻著她出售的玉器。無聊之余,我對一塊玻璃櫃裡帶翡帶翠(雲南所有店面稱玉器中黃的叫翡,綠的叫翠)的梯形掛件產生了興趣,“大姐”立刻從後面拿出一堆這樣類似的掛件讓我挑選。也許我真的和那一塊有緣,挑到最後還是沒有舍棄剛才的那一塊,並又選了一塊半邊純黃色的龍鳳掛件。

祖母的形像一直在腦海裡轉,買付鐲子送老人應該還算不錯。於是在“大姐”的慫恿下相中了一付據說是老坑老玉的綠鐲。磨了約半小時的價,成交後“大姐”又捧出一摞鑒定玉器的書籍,本來是翻翻不錯的,可看著同伴們已經從演示廳出來登車,我也就出了店面尾隨同伴們上了車。

車上異乎尋常的安靜,但不管如何,我都覺得這游程了無生趣。透過車窗,那遠遠的斜陽下金碧輝煌的佛塔使我覺得有些激動,其余就什麼也沒有了。

登塔是應該又能跑旋轉樓梯的,可導游在未進門前就給了我告誡。這裡重男輕女,習俗中女子不得登塔,後由於旅游的觀念,這裡開放了底樓,而二樓女士是決計不能上的。

惱恨之余,也只得作罷,誰讓咱們踏上的是人家的地盤呢!

眼前的中緬友誼大金塔,外部輪廓具有皇家的富麗堂皇,裡面是鍍金的佛祖本身像,我在塔外被他們稱之為兔子的本身像前留了影。轉出去發現在朝西的那一面有尊直立的佛像手指西方,似乎在給世人以定義,前路在何方。

在佛教文化走廊裡‘偷喝’了粥的我實在也辨不清前方的路途,跟著游車回到中緬界碑處。附樁的後面有一個民族氛圍很重的彩門,我們的團隊紛紛在此處留影,這彩門原本就是為觀光客准備的。我和同伴還想去正樁看看,卻因為時間放棄了計劃。

匆匆掠過邊境,小車直奔‘獨樹成林’。這棵位於打洛鎮南的大榕樹早在我年少時就入了我的夢,此刻的心情難以言表。

在跨進轅門時,時間已經接近要閉園了。而夢裡的大榕樹此刻在我跨進院門的同時清晰的展現在眼前,我似乎是跑進去的,眼前那31棵根,根根入土,根根生長。如果人也這樣,該有多好!院子不大,我卻在這裡找到了博大和親切,而突然間,我在芭蕉葉後,發現了——“像鼻頭”。

我一下子樂了,騎像是我的一大願望,迫不及待的上了蹬像的梯子後,那坼掉梯子的一霎,我也閃過一絲害怕。軟軟的像背,手撫摸的時候都有點兒發顫。既然已經上來了,索性舉起了雙手,權當回勇士。同行的‘冰棍友’不嫌我羅嗦磨蹭,還替我拍了照。我也只能笑笑以做報答了。

團隊逗留的時間很短,我們匆匆別了像就離開了院子,小像一點兒也沒有對我們留戀,連甩鼻子的熱情都沒有,它也一定在人世間麻木了,原本它是該在林子裡的,它在這裡實在迷失了本性,只留給它自己形體與同等的影子吧?

導游早在清點人數,開始准備開赴下一個景點,兩輛車中卻有一輛出了問題,只得走走停停。暮色已漸濃,國道上我們行進的還沒有路程的十分之一,導游致歉前我就想到下一個景點是泡湯了。車子也被迫“放”在一所學校門口,我則跳下車去透透氣,在柏油路上量著步子。遠遠的夜幕降下,繁星迭起,幾聲狗吠把我嚇回了車上。

天色已經暗的五步內辯不清人的長相,有兩個邊防戰士過來拉家常。微微有些嘈雜的人聲中加入了發動機的鳴叫,這時的夜空,星星已經很清晰,很逗人了。星星開始移動,我們的車子停在一處小鎮上開始檢修。

導游去安排晚飯,我們坐在簡陋的小飯館裡各自解嘲說笑。還沒有坐穩,就應驗了古語“禍不單行,福無雙至”。

一下子天地同黑,居然停電了。

小鎮上沒有嘈雜的起哄聲,這足以證明這裡停電是家常便飯。有人嚇唬我,說是此時邊防上開過實槍核彈的一車,一梭子買賣,我們都去地府報到。我笑笑,真要如此,我也不覺得如何,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生活中,人要真實的面對一切自然的發展才會是最美的,即使是冷酷的、悲慘的,且也不是多得的美嗎?

點著蠟燭的晚餐我喜歡,奇妙的感覺卻無法驅散食品的無味。索性從餐桌上撤下來,別去影響他人的胃口吧。

車子重新跑在路上,遠山出現了火光,夜幕裡閃著星星,我卻迷糊得可以。恍恍惚惚中感覺好難過……

許多事我不明白,寧願睡在夢裡,夢那些古老的神話。

1998BR


精選遊記: 西雙版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