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雕塑

作者: 陣風襲來

導讀雕塑是一個城市的點睛之筆。或許有人會說這個論斷太過主觀臆斷,但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武林路上的“購物女人”就讓人回味久久。和女友約好逛街購物,先轉遍事先精選的目標商場,然後滿身疲憊地拎著大袋小袋的“戰利品”出來,此時深秋下午的陽光正斜斜地照在人們身上。好累啊,我們回去吧,我建議。要不我們再去看看武林路上的店吧,聽說那裡是女裝一條街。 ...

雕塑是一個城市的點睛之筆。或許有人會說這個論斷太過主觀臆斷,但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武林路上的“購物女人”就讓人回味久久。和女友約好逛街購物,先轉遍事先精選的目標商場,然後滿身疲憊地拎著大袋小袋的“戰利品”出來,此時深秋下午的陽光正斜斜地照在人們身上。好累啊,我們回去吧,我建議。要不我們再去看看武林路上的店吧,聽說那裡是女裝一條街。。。。。。友建議。女裝街很長,要想細細地掏寶沒有幾個小時下不來,走不多遠我們立馬放棄了:還是往回走吧!

“呀。。。。。。這個。。。。。。很好呢!”在行人車子如織的街頭我第一次看到了“購物女人”。瞬間無法描述准確,只能以一個“好”字代替。她左手拎著兩個不知是盛衣服還是裝鞋子的購物袋,右臂還夾著另外一個,氣定神閑但又闊步向前,仿若正鎖定另一個目標,還要興致勃勃地繼續下去。她真人大小,沒有基座,也沒有鮮花的烘托,隨意而又淡然地立在服裝店前人行道上。或許當你經過她時恍惚間就會覺得她就是你的朋友、你的同伴、又或者就是你自己的寫照,很樸素但很真實直擊人心。友說,這個我在電視上早看過了。我說我沒有。或許當一個人第一次在此情此景下感同身受才會有如此的感染力。後來回家了竟然老想起街頭的這個小雕塑。

還有紹興鹹亨酒店門前的“孔乙己像”也讓人記憶深刻。慕名到鹹亨酒店的,大多因了魯迅先生的文章。我因緣陸續去了三四次,店裡樓下條凳方桌漸少,方桌上的口味也日益多了流水線化後的平淡,而樓上包廂裡的熱鬧漸增。不管酒店內裡如何變化,“孔乙己”始終不畏風雨,佇立不變,依然是那個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著長衫窮秀才。游人們在品嘗過溫醇香軟的特色酒釀之後趁興離開之前大都不忘與“孔乙己”合個影,而此時的他宛然沒了當年的落拓潦倒,反而逐漸成為游人們記憶中一個深刻的標志。

近段時間坐公車在杭城裡游走的時候,我發現了更多的“眼睛”豎立在街頭路旁湖邊,或者絢麗多彩,或者富於情趣,或者生活氣息濃厚,常令人眼前一亮。

記得若干年前在廣州,一位當地朋友曾帶我游了回那裡的雕塑主題公園。公園緊靠一山,順山坡之勢而建。鐫刻圖騰的石柱、現代漢白玉浮雕、名人的青銅鑄像等等都被錯落有致地點綴在公園裡,或者單立,或者集聚成館,加上流水噴泉,再與紅花綠草大樹協調搭配,煞是好看。移步、換景,皆美。藝術學院學生們的畢業習作也被另立一室,我對其中兩個作品印像尤深,一幅叫《大地母親》,一米見方,大地起伏不定的樣子是母親默默而又優雅沉睡的樣子,山峰是母親高聳的乳房,平原是她平坦舒展的肌膚,流水是她輕披的發絲。。。。。。確實,雕塑就這樣將人們濃烈的情感直觀化;還有一幅叫《風雪中》,很小,純白,我想它是可以放在人們的辦公桌上當擺設的;一女孩撐一傘掙扎在風雪中,女孩幾乎與水平面成四十五度角,她雙手握傘,奮力頂住迎面而來的風暴,絨布的飄雪被風刮得傾斜,裙子也被刮得仿佛獵獵作響。柔軟的布料竟被匠心獨具的作者表現得非常有骨感。出公園坐車返回的時候,無意一瞥又看見廣州的標志——三羊雕塑。它們也默默地立在車水馬龍的廣州街頭,注視著客來客往。

不管如何,主題公園裡的雕塑是相對遙遠的,它們在一個集中的地方被集中地參觀,觀者需要專門安排時間前往,還需購買門票,這叫人淡淡地生出一股被拒於外的感覺。於是,這時便不由覺得在街頭巷尾偶然看到真實貼切的雕塑是多麼令人驚喜。更何況,文化的城市向來需要物質的載體,包括雕塑。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