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地處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被喻為千碉王國,有著世界上最美麗的,風貌古樸、鮮為人知的古村落.今年發生的一場泥石流讓這個深山裡的小鎮為更多的人熟知.我們坐的班車晚上7點左右到達丹巴,路經當初泥石流發生地時,看到巨石橫立,樹枝亂草殘留在河谷之中,路面已完全被破壞,不得不改道.心有余悸啊!有熱心的當地人介紹當初泥石流發生時,谷裡的人還正在開歌舞晚會,山洪的巨響淹沒在音樂聲中,待發現時,山洪已傾瀉而出,那些以生死極速與洪流竟跑的人,終於還是沒能逃脫出.這樣的故事為丹巴籠上了一層悲壯與神秘,如同它美麗的名字一樣.傳說墨爾多神山下的美人谷,許多年前飛來了一只鳳凰,化成千千萬萬美麗迷人的美女,每年農作物收獲的時節,丹巴各村各寨都要舉行盛大的選美和祭祀活動,住宿旅館的老板介紹說每年月10月底都會舉行這樣的活動,只可惜到的不是季節又是晚上,在街頭溜達了半天也沒有看到美女,吃飯的老板娘看起來倒是柳眉細眼,極像江南女子,問起來羞澀地笑了,說如今漂亮的女孩子都飛到山外去了.
同行的還有在班車上相識的兩個成都人,一起吃了飯並買了明天去八美的票,其中有個女孩總是甜甜地叫我小王姐姐,聲音很好聽,在飯館外面蹦蹦跳跳地嚷著吃完飯要去燒烤,並不時地告訴我她的新發現,可愛.
山裡的星星顯得格外的亮,從汽車站前行100米,沿斜坡拾級而下可以到達江邊,砌有白色欄杆,邀明月與愛人對影,微微的風,掠過靜謐而又美麗的小鎮.沒有時間去看古碉群和美人谷了,暫且一別,把心中的遺憾圓做另一個夢!
.
早晨的丹巴和走過其他小鎮一樣,很早班車就停在了汽車站門口,司機忙著將乘客大包小包行李綁到車頂的行李架上,而當地藏民們則不僅不慢,三三兩兩上著車.你若等得急了,可以到車站對面的小吃店裡來碗稀飯,包子和泡菜什麼的,味道很好,很便宜,泡菜非常好吃,是我的最愛.
出了縣城,車便一路行進在峽谷中,一邊是層林盡染的秋色山林,一邊是清澈湍急的山間小溪,偶而彙集成小的瀑布,一瀉而下.途中遇到一個非常可愛的小朋友,扎著經領巾,梳著兩個小辯,看到我們的車敬了一個少先隊員隊禮,紅撲撲的小臉上一對天真無邪的眼睛.這裡的人看起來非常地友好而善良,很熱心地幫你背包,得知你是游客後還會為你介紹一些沿途的風景.車上常會碰到全副武裝的藏民和手持轉輕筒的喇嘛,你的旅行包也常因和藏民的牛皮帶顛簸在一起而帶一一股濃濃的酥油味.藏民大多都喜歡歌舞的,汽車一路飛奔,他們的歌聲便會自然的從口而出,你會情不自禁不地跟著他們哼唱,而喇嘛的轉經茼,安詳而悠遠的眼神會讓你為如此豐富多彩的山林陶醉同時又有一種安全與沉靜感.
丹巴-巴美的途中有一片開闊的草原牧場,水草肥美,黑珍珠般的撒落著數以百計的犛牛,極盡遠處,就是輝煌而絢爛的惠遠寺,有當地的牧民下車,忙抓緊時間拍了幾張照片,真羨慕他們往在如些美麗的地方,而我也只能從班車上驚鴻一瞥它遺世獨立的美麗.
巴美是一個很小的縣陣,有著很漂亮的藏式民居,街上飄著土豆與牛羊肉烘烤的香味,如果此時你正飢腸轆轤,來上幾串一定是極好的美味.小城東頭有村民的瑪尼堆,白塔,圍成一圈的轉經筒,印著遠處的草原與雪山,很壯觀.我非常喜歡並記憶著那些依次排開的轉經筒,在我看來那是藏民心中對生活與人生最虔誠的寫意.在小鎮的郵政局裡寄了明細片給遠方的老馬,老郭,與成都的朋友告別,我們的路繼續向東而行,下一站是甘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