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可憐的三哥還在咳嗽,幸好提前下山輸了液。想到明天他好要開數百裡山路帶我們一路向西,真為他擔心。他卻說沒事。四姑娘山二峰登頂、及川西游記(1)
一、 計劃和准備:
從年初就計劃登四姑娘山,因為非典不能按計劃在牡丹花盛開的六月成行,那叫一個郁悶。去年和內人自助游麗江、中甸更堅定了不跟任何團走的信念,否則哪有機會住在哈巴雪山下靜謐的哈巴村。兩個不知深淺的人迎著山坡,正面想爬上雪山,終於遇到一個不可逾越的大石璧,眼看天黑只好下撤。才知道沒有准備和必要的裝備,是沒法登上雪山的。
7月去香港買好了兩個karimor的登山包(比上海買便宜近一半)、leki登山杖、高壓油爐、鍋碗一套、頭燈、西格水瓶等,次前在網上置好了高山帳、地墊、睡袋(800克絨)等裝備。嚴重後悔的是在香港沒買冰爪和冰鎬,後來到北京一看,有點搶人的意思。關於設備,我的意見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盡量上好一點,一次投入,多次使用,關鍵時候都是救命的玩藝,掉不得鏈子。
通過網上驢友和山友的介紹,最後聯系了日隆的張三哥接應。我這人就靠感覺判斷人(內蒙長大的緣故?),電話裡覺的這人不錯、實在,就他了!時間有限,到時包他的車,腐敗點但節省時間。
二、 上海-成都-日隆
9月27日中午12點航班(六、七折),中午一點多到成都雙流機場。走出大廳見到張三哥,才發現是一毛頭小伙(25歲),臉蛋一邊一片高原紅,很像藏族人。上了他的松花江,有點擔心這小面的,能否帶我們翻高山、過大河一路西行?
在都江堰吃了中飯(痛快的川菜、特便宜),搭上張三哥一親戚(帶眼鏡的文弱哥們,後來竟成了我登頂的向導)開始西行之路。從海拔400多米的成都盤山而上。到臥龍熊貓基地,才2000多米,我在想如何能爬上4500多 的巴郎山口。說話間汽車開始盤山而上,海拔表快速跳字,天氣不是太好,陰沉沉的。我一路擔心以後幾天天公不作美,無法爬山。
海拔越高,霧也越大,路也變的越險峻。老婆開始後悔沒買保險,但此時才看出張三哥高山司機的英雄本色。在能見度幾米的4000米山路上一路馳騁,什麼奧迪、巡洋艦都白扯,咱路熟啊。沒過多久,已到山頂(4532)。一路大下坡,就快到日隆了,周圍山色也漂亮起來。可惜還在下著陣雨,這讓我更加憂心忡忡。
入住三哥家親戚開的水井灣小賓館(標間有熱水40元),吃好晚飯商量明天行程(賓館老板說預報還要下雨,可能進不了山)。我還是相信一向的好運氣,決定第二天早晨風雨無阻,進山!回到房間把進山宿營的裝備整理好,正好兩個登山包。躺下後才覺的氣短,意識到這裡已是海拔3200多米。
三、 進山、扎營
原本計劃登大峰,來了以後雄心勃勃改等二峰,所以要走海子溝進山。28日早五點多張三哥已經來敲門,手裡還拿著一個大手電。我們在街上買了幾個鍋盔和一些蘋果,慎重起見還是買了兩張門票,6點三十分上路。上了一個小山坡,看見兩匹載好裝備的馬和馬夫(嚴重抱歉忘了姓)已在等我們 ,昨天的眼鏡哥們也隨行去玩。
天居然神奇的晴了,走在蒙蒙涼的山谷裡,心情好極了。早晨有點涼,快干襯衣外套一件抓絨衣。爬了幾百米,開始氣喘,假疲勞來了。畢竟心肺還不太適應高海拔。太陽出來時到了貓鼻梁,已有早起的幾個上海游人照四姑娘山全景。
之後的路無比漫長,一個又一個的山梁,沒盡頭的感覺。11點多到了打尖包(當地人進山的中途站,太早還沒有賣東西的人在。每人吃了點鍋盔喝些水,繼續前進。海子溝對面的山色也很美,也有5000多米吧,可以看見山頂的積雪。樹都已開始變黃和紅。快到中午時,看到山谷下的大海子、花海子。這時候我已經感到很疲勞,上一個坡就開喘,內人玫比我狀態稍好,但按約定我們堅持不騎馬。我休息的間隔越來越短,三哥和馬夫則如履平地,走的老遠,眼鏡哥們則體貼地等著我。後來玫也不行了,在馬夫建議下開始拉著馬尾上坡,樣子很滑稽。快到大本營時,前面還要上一大山坡,我也試著拉馬尾,才發現並不容易,體力跟不上馬爬山的速度,快吐血的感覺。罷了,還是自己慢慢爬吧。
中午一點半,終於到達4400米的大本營,當地人叫此地貓狗洞。先來的一個小登山隊在扎營,還有兩頂帳篷的主人昨天到的,一早去等頂還沒回來。環顧四周,從山上化下的血水淌成幾條小溪,水源有了。地上只有類似苔蘚的植物,再往上就沒植被了。
這裡可以清楚看到二峰的身影,感覺很陡,怎麼上的去啊?下午3、4點登頂的人下來說這幾天不太好登,靠近山頂的六、七十米雪坡先化後凍成冰坡了,沒冰鎬和冰爪根本上不去。說的我心裡很陰沉。
雖然已很累,還是咬牙搭帳篷、燒水做飯。因為只有我會用爐子。事實證明油爐比汽路熱效率高的多,還幫鄰居燒了幾鍋開水。三哥帶了一大塑料桶汽油,滑稽,其實4頓飯只用了500克汽油,嚴重推薦這爐子。意外的是方便面袋子因氣壓變化都骨成球型。
天黑以後氣溫下降很多,得裹上OZARK的衝峰衣。三哥興奮地在外和別的向導聊天,
後來開始咳嗽,感冒了。半夜跑來要藥,幸好我帶了。旁邊小登山隊還有人頭疼,我給他們幾片去疼片,據說很管事。
四、 登頂、下撤返回日隆
一晚沒睡好,附近野放的犛牛不停光顧,後來知道是舔人撒在地下的鹽份,如方便面調料。有時聽到犛牛在帳外離你頭10釐米大聲喘氣,很恐懼的。29日早五點我第一個起床,鑽出帳外,帶著頭燈煮方便粥(上海超市買的幾種,再加點榨菜、葡萄干等),喝下去熱呼呼的,很爽。昨晚說好和小登山隊一起出發,6點30分,摸黑上路。玫被昨天登頂隊伍恐怖的描述嚇著了,提出看營地(後來後悔之極,她的狀態本來比我還好)。
三哥因感冒有點高原反應,早晨得騎馬返回。眼睛哥們成了我的向導。好在小登山隊還有一向導。一路碎市向上攀,我盡量趕在前面怕掉隊。這幾個重慶、武漢哥們體力不錯,所以我們一直高速前進。天氣不算太晴,到5000左右埡口,雲已在腳下。周圍開始有雪和冰,體力也耗的差不多了,我堅持往上攀,休息時也沒忘抽兩口煙,眼睛也煙癮大。說實話,太考驗毅力了,就一個信念,咬牙走路。
上了最後一個平台,眼前就是那個大冰坡,我試著攀了幾步,太滑了,lafuma的登山鞋無可奈何。好在武漢老胡的小登山隊有准備,向導和一個重慶哥們利用冰鎬和冰爪先上去,系了一根繩子下來。他們有上升器保護,我就雙手抓住繩子,幾口氣爬上去了。
再往上是很陡很窄的石頭山脊,繞過去頂峰近在只尺,歇了一口氣,登上了5276米的二峰峰頂。看表10點26分,向導說幾乎沒有隊伍這麼快登頂的,有點得意。可惜雲起來了,只看到么峰幾十秒。周圍全是雲海。
下山也很危險、很苦,碎石很滑,踩空了後果不堪設想。然後又是無盡的碎石路,因體力下降,下山隊伍拉的很長。下午一點多終於返回大本營,躺在帳蓬裡快動不了啦。
兩點多撤營下山。體力嚴重透支,但精神很爽。回去的路感覺比來時還長,雖然是一路下山。後來才知道進山的路有20多公裡,而且翻一群山坡,最後上升一千多米。快七點,終於回到日隆。我一生都沒這麼累過,12個多小時,不停在和山做鬥爭。
晚上應邀到張三哥家吃飯,喝了一肚子野山棘汁衝的水,這輩子感覺最好的飲料,也因此沒吃多少美味的野山菌和犛牛肉。可惜了,還害的主人以為菜味道沒做好。純樸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