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甘寧:踏破賀蘭山缺(三)

作者: 大笨_豬

導讀西部影視城原來的名字叫鎮北堡,是一座廢棄的明代古堡。當地政府把這片“廢墟”承包給了作家張賢亮,“開發”成了影視城。《新龍門客棧》、《紅高粱》、《大話西游》這些響亮的名字把它變成了中國名氣最大的影視城,無數人來這裡尋找也許只是存在於自己心裡的某個地方。 我和司機一路上都在算著張賢亮用這個影視城賺了多少錢。一個人20元,每天一車一車的人來 ...

西部影視城原來的名字叫鎮北堡,是一座廢棄的明代古堡。當地政府把這片“廢墟”承包給了作家張賢亮,“開發”成了影視城。《新龍門客棧》、《紅高粱》、《大話西游》這些響亮的名字把它變成了中國名氣最大的影視城,無數人來這裡尋找也許只是存在於自己心裡的某個地方。

我和司機一路上都在算著張賢亮用這個影視城賺了多少錢。一個人20元,每天一車一車的人來,那就是一車一車的錢來,哎呀呀,實在是算不清楚。之後就開始罵當地政府,怎麼能把這麼寶貴的文化遺產承包給個人搞開發,文化呀!

我們的車停在前面大車攪起的漫天黃沙裡。開門,下車,環視。很西部的出場。

雖然影視城就建在公路的邊上,但是四周依然是荒野一片,殘破的土牆配上滿地卷來卷去的黃土,氣氛還算不錯。

而且牆雖然破,但是地勢挺高,看不到裡面到底什麼樣子,牆外一片枯死的樹林,要不是旁邊有個蒙古包比較殺風景,肅殺二字真是可以一用的。

影視城分前後兩部分,《紅高粱》、《大話西游》之類的老電影都是在前邊城裡拍的,一些新片子,比如《關中刀客》什麼的,正在後邊新城裡拍。

看司機的意思,進老城他沒什麼問題,進新城可能困難點。一下車他就找了個正在指揮車輛的小伙子說讓他帶我進新城去,那個小伙子說今天看門的是那個誰誰誰,挺麻煩的,那個誰誰誰的誰誰誰都沒進去什麼什麼的……說了一大堆。

司機叫他去想想辦法,轉身跟我說讓我先去老城看看,盤絲洞什麼的都在那邊。

路上司機問我到影視城想看點啥,我本來想說就想看看那些破牆,可是也不知道被開發後的影視城和原來那個鎮北堡還有沒有關系,只好隨口說看看盤絲洞吧,紫霞的盤絲洞。

司機指了指一個大門樣子的東西說,進去吧,我在這裡等你。

進去?我沒票怎麼進去?!

“你就直接往裡走,他們不會查你票的。”

什麼?!這就是進去的“辦法”?!不查票,不查票那門口戳的幾個大活人是干嘛的?得了吧,我還沒自大到以為自己會隱身的地步。

“不成不成,你說了包門票,就得負責送我進去。”要是被人家抓住我沒票,這人真就丟到比姥姥家還遠的地方了。

“他們要問,你就說是跟旅行團的,票在後面人手裡呢。我就在這兒等你吧,我過去他們看見我就知道你沒票了。”司機就是站在原地不肯動。

讓我自己逃票,再把門票錢給你?想的怎麼這麼美啊!這一路上我已經配合的夠窩火的了!反正我堅決拒絕自己進去,說了包票,以什麼方式包我不管,但一定要把我送進去。

司機沒辦法了,只好和我一起往裡走。到了大門口人家果然要我的票,我笑眯眯的看司機,司機故做鎮定的把預先編好的說辭講了一遍,估計那些人也知道他是干嘛的,沒說什麼就讓我們進去了。

地方是張賢亮承包的,管理的人可都是當地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互相關照,大家發財算了。

裡面真是沒啥意思,東一個破屋子,西一個爛架子,和電影裡看到的簡直有天壤之別。那個盤絲洞,居然還沒有我高。

司機既然已經進來了,順便也就充當了一把導游,告訴我這個是拍啥的,那個是拍啥的,還給我普及了不少拍電影的知識,這個鏡頭那個鏡頭的,一張嘴就是專業術語,“你別看這就一個蒙古包,用廣角鏡頭一拍,那就是一大片!”

在裡面轉了一圈,胡亂拍了幾張照片就出來了。

決定了,以後還是老老實實在家看電影就好。

到沙湖的時候已是下午,而我經過一天的折騰幾乎已經筋疲力盡了。進了景區徑直去買了船票。沙湖沙湖,美就美在湖和湖對岸的沙島,而欣賞這些美景的唯一方式就是做船,而想坐船就得買船票,想買船票就得進景區,想進景區就得買景區門票。這就是賺錢的邏輯。

我選了大型的游船,又便宜又在湖裡開的時間長,比坐汽艇賺。

人坐滿了就開船,大大的游船在湖面上慢慢的滑過,靜靜的穿過大簇的高高的蘆葦叢。湖水是一種很深沉的綠,隨著船行慢慢蕩開一圈圈的水波。蘆葦已經有些發黃了,在風中發出簌簌的輕響。水面上的風有些涼,一掃一天來烈日帶來的燥熱。

在湖上繞了個圈子,游船開到對岸的沙島,說是沙島,其實就是湖的另一岸了,因為上岸就是一座沙丘,遠遠的從湖上看過去像個小島。沙山後是大片的沙漠,沙與水,在這裡和平共處。

沙山下有一群駱駝,可以騎了上去,可是我想把駱駝留到沙漠裡再騎,又覺得沙山沒多高,想自己爬上去,體驗體驗爬沙山的感覺。結果就是被累了個半死。

爬到一半的時候我以為我永遠也爬不到頂了,因為我每走一步後就下滑一步的距離,簡直就是在原地踏步,還要費很大勁把腳從沙子裡拔出來。鞋裡就甭說了,早就灌滿沙子了。

反正直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爬上山頂的,反正是上去了。而且一屁股坐下就再也不想起來了。脫了鞋倒掉沙子,把腳埋在熱熱的沙子裡好像在做熱療,舒服極了。湖面上的風輕輕的吹過來,讓人幾乎想躺下來睡個午覺了。

好不容易歇夠了,我拎著鞋沿著山脊走到另一邊,看了看滑沙場。沒啥興趣。這是一項需要朋友的游戲,想想一個人飛快的從沙坡上衝下去,大聲的尖叫,然後自己拍拍屁股站起來面對一群陌生人。太尷尬了吧。

山的那邊廣闊的沙地上圈出了一片片的地方,好像是沙漠越野車什麼的,也沒啥興趣。還是坐在山上曬曬太陽好了。

我旁邊坐著一對中年夫婦,聊起來才知道也是從北京那邊過來的。他們自己開車,八月十五從北京出發,到今天已經是第十一天了,去了青海、甘肅,現在又轉到了寧夏。但願我到了中年,也還能有如此的精神。

曬夠了太陽,看看時間還早,拎著鞋溜達下沙灘,那裡有些賣小紀念品的攤子,剛好可以用來消磨剩下的時間。攤子前掛滿了各種賀蘭石雕刻的小飾品,有些手工非常的好。攤主不無驕傲的說,如果你早點來,還有更好的,現在到淡季了,貨賣光了就不進了。

挑挑看看,講講價錢,終於選好了一條浮雕的龍。也許因為是屬龍的吧,對這種並不存在的動物總是有一種偏愛。

買完了東西,繼續沿著沙灘走向湖邊,徑直把腳踩進涼涼的湖水裡。總是覺得,親近一個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身體上的接觸。

晾干了腳,穿了鞋到碼頭上船。船上的人依然不多,似乎有個旅行團,有人在大聲談笑,有人在依著欄杆拍照。我找了個靠邊的座位上,把酸疼的腿搭在船舷上,整個人趴在船欄上,累得一動也不想動。

湖水和蘆葦從面前滑過,滿眼都是清澈的綠。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