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天6點多就起來了。到西門車站坐車去四姑娘山。不知是不是昨晚下了雨的緣故,今天早上的成都霧很大,汽車奔馳在成灌高速上,四周都是朦朦朧朧的。
30分鐘後就到了都江堰市。經過市區一廣場,只見廣場正中鑄有兩人的像,應該是歷史上對都江堰產生過決定性影響的李冰父子 吧。一群老人雕像的周圍的空地上做著動作劃一的體操,而雕像底座赫然被人用鮮紅的油漆噴上了“辦證,13*********”字樣,構成了一幅令人忍俊不禁卻又感慨不已的景像。
也許是前段時間沒有休息好,一路上都昏昏沉沉的,直到翻越巴郎山時。巴郎山是我們這次旅行途中翻越的第一座5000米以上的高山,埡口海拔為4500米。只見不同的山坡不同的朝向呈現出各異的景像,有的被大雪覆蓋白茫茫的一片,有的綠杉連綿,有的各種顏色的野花點綴黃草間。。。。。。。。而遠處,則是雪峰皚皚,在中午的太陽下閃耀著眩目的光芒。打開車窗,一陣冷風吹進,頓覺精神一振。聽司機說,昨天這裡剛下了一場大雨,雨變成了雪,結果很多山峰、山坡都被雪覆蓋了。
在翻越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一次險情。巴郎山彎急路陡,汽車在轉一個急彎時差點與迎面而來的一輛軍用大卡車撞上了,幸好司機來了個急打右方向盤且急剎,最後汽車停在了水溝邊,還差一點點,整個右前輪就要陷入差不多一米深的水溝裡去了。而和我們擦身而過的大卡車,差點就掉下了左側的萬丈懸崖。。。。。。。。
全車人都驚出了一身冷汗。
驚魂未定之下汽車翻過4500米的埡口開始下山,不久就到了日隆鎮,也就是四姑娘山。這裡原來只是一個鄉,但幾年前開發四姑娘山,游人日多,不但幾乎所有的民居都被改成了旅館,而且還興建了許多星級酒店。於是也成了一個鎮。但據我觀察,即使是黃金周的後期,這裡的游人已經很少了,很多旅館都沒什麼人住了,很難想像在淡季裡這些裝修豪華的酒店靠什麼來維持。
我們選的是一家就在路邊的家庭旅館,很簡陋,但也很便宜。房東叫小楊,人很熱情,聽說我們要去雙橋溝,馬上就出去替我們找車。
稍為休整後,我們坐著房東給我們找好的車去雙橋溝。司機是一個看上去年紀不大的小伙子。我問他包車去丹巴的價格,他說:“這個你還是問先你們的房東吧,他們自己家裡有車的。今天他們家的車出去了才叫我來搭你們的。”多麼淳樸的人啊。
雙橋溝是一條34公裡長的山谷。我們坐著游覽車沿河蜿蜒而上,車上有一女講解員在向我們介紹路上的風景。我向來對“這個山峰像什麼,那裡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之類的解說絲毫不感興趣,不可否認導游的介紹也許可能幫助我們了解當地的歷史及風土人情,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心去感受路上的一切,身邊的一切。
幸好,這是我這次旅途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坐游覽觀光車、聽導游的解說。
雙橋溝的風景確實也不錯,每到一個景點汽車都會停下來讓我們下車去游覽、拍照。攆魚壩是一處我很喜歡的地方,這是一大片草地,有不少地方積水,實際上跟沼澤地差不多了。下了車,走了一段繞灘而建的棧道,後來干脆就走到了草地上。只見在夕陽下的草甸、溪流、山谷兩邊的參天杉木、遠處高聳入雲的雪峰,或明或亮,顏色各異,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枯樹灘也不錯。看著夕陽下的這一棵棵長在河裡,又死於河裡的枯枝盤錯的老樹,我不知該贊嘆生命的偉大,還是感慨死亡的悲哀。河水靜靜地流淌著,老樹終有一天會倒下,而兩岸的青山依舊綠了又黃,黃了又綠。
從雙橋溝出來,回到日隆鎮已是傍晚時分。吃過飯後在街上(也是公路)上閑逛。高原的天黑得很遲,但一旦太陽一下山,天就很快暗了下來,氣溫更是下降的厲害。走在街上只覺寒徹入骨。
月亮出來了,很大,很清,很冷。仿佛就在頭頂懸著,整個大地都被灑上了一曾亮光。白天的天空異常的湛藍而純淨,而此刻的夜空則顯得無比的冷清和深邃!仰望星空,你會覺得離蒼穹是那麼的接近,又是如此的遙遠!
小鎮沒什麼娛樂,早早上床了。卻聽見不遠處傳來聲嘶力竭的歌聲。原來是附近有一個煹火晚會,盡管唱的都是一些很熟悉的高原歌曲或其他一些通俗流行歌曲,但水平實在是難以恭維。把門窗都關嚴了,連窗簾也拉上了,可是那高亢入雲(不知還有沒有雲了)的歌聲還是頑強地鑽了進來。後來索性不管了,聽就聽吧,就當“欣賞”一場免費音樂會吧,不收錢的,不能要求太高了。也怪,不知不覺的就睡著了。
第二天是游長坪溝,四姑娘山就位於這條溝裡。天還沒亮就起來了。從日隆鎮到溝口還要走上8公裡左右的泥路。包了一輛小面的(房東家的)進溝。轉了幾個彎後突然就見到了一座秀麗挺拔的雪峰赫然出現在眼前。立刻驚呼起來,忙叫司機聽車。司機說等會,再過去一點才是看四姑娘山的最佳角度。但已有人忍不住拿出相機照了起來。
近了,再近了,司機終於把車子停了下來。太陽已經出來了,第一縷晨曦中的四姑娘山呈現出一種淡淡的金色光暈,美麗極了。
拍照以後繼續往裡走。到了溝口,下了車,立刻就有一大群馬夫圍了上來,希望我們坐他們的馬。我們決定不坐馬,徒步進溝。
首先看到一處破落了的喇嘛寺,如果不是旁邊專門建了一塊碑寫著“喇嘛寺”三字你根本就不知道這是一處寺廟。聽說許多年前這裡確實有喇嘛。旁邊有一瑪尼堆和經幡提醒你,這裡也是藏區。但據我觀察,這裡雖然住的幾乎全是嘉絨藏族,但跟漢族似乎更接近一些,沒有其他藏區那麼濃厚的宗教色彩。
接著是一段很長的棧道。這裡地處高原,夜間氣溫很低,昨晚下了霜,整條棧道都結了薄薄的一層霜,走起來很滑,鞋不好的話極易摔倒。長坪溝是真正的原始森林區,路旁及兩側山谷長滿了參天杉木, 河就在旁邊流過,河水很急,發出很大的聲響。四姑娘山仿佛就在眼前,可就是走不到她的腳下。太陽越來越高,看著陽光在左側的山谷慢慢地瀉下來,而眼前的雪峰也越來越亮,慢慢變的有些刺眼而不能正視了。
這裡也有一處枯樹灘,情形跟昨天在雙橋溝看到的差不多。棧道修到了這裡就停了,再往裡走,就要走更為難走的山路了。
我們還是決定不騎馬,繼續徒步。
沿著馬道走在一大片原始森林裡,不時有一種穿越的感覺。
中午一點左右,到了上干海子。這是一大片平地,豎著一塊木板,上面寫著“四姑娘山腳”。終於到了她的腳下。至此,已經走了差不多整整5個小時了。
由於大家的時間、行程安排都不一致,所以他們三人繼續往木騾子進發,而我跟另外一個驢友則在這裡稍為休息了一下,就往回走了。 我的計劃是盡量今晚能趕到丹巴,起碼到小金。
在這裡,我們照了這次旅行的第一張,也是唯一一張的合影。
三個小時後到了溝口,攔了一輛小面的回日隆鎮。快到時我回過頭要再看一眼四姑娘山,卻發現被汽車卷起的塵土遮住了視線而變得模糊。我不知道越來越大的旅游開發力度會對這裡的一切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只希望,當我若干年後再來到這裡時,天還是這麼藍,四姑娘山還是那麼的純潔,這裡的人們,還是這樣的淳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