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樂的珊瑚灣

作者: summer1975

導讀我快樂的珊瑚灣從小生活在一個三面環山,種植著椰樹和各種熱帶水果的地方,還擁有著三亞最美麗的珊瑚海灣,隱約腦海最遠的記憶是離家不足三百米的珊瑚海灣。 最早的接觸 最早接觸海灣的記憶最深刻的是不知幾歲了,只記得一次爸爸媽媽帶著我去“趕海”,趕海是每個月的農歷十五與初一,因為月的吸引力,至使海水退下,而海灣原本生活在水面下的珊瑚礁群便會祼 ...

我快樂的珊瑚灣從小生活在一個三面環山,種植著椰樹和各種熱帶水果的地方,還擁有著三亞最美麗的珊瑚海灣,隱約腦海最遠的記憶是離家不足三百米的珊瑚海灣。

最早的接觸

最早接觸海灣的記憶最深刻的是不知幾歲了,只記得一次爸爸媽媽帶著我去“趕海”,趕海是每個月的農歷十五與初一,因為月的吸引力,至使海水退下,而海灣原本生活在水面下的珊瑚礁群便會祼露出水面,人們都會在這上面拾螺。爸爸媽媽帶著我走在這一片珊瑚海域,而把我放在一個充足氣的汽車內胎上,用一根繩子一頭系在救生圈上,而一頭就栓在旁邊的珊瑚礁塊上,已記不太清當時的情景,只依稀記得當爸媽走開在附近撿海螺時,留我一人在這個飄浮不定的橡皮圈上,看到水底清澈的露出許多海洋生物,長著周身是刺的海膽,長的稀裡八怪的熱帶魚,還有各種的海星,珊瑚礁築成大大小小的黑洞,幻想著從裡面就馬上要竄出一條惡魚來,開始就由好奇轉變成恐懼,直到哇哇大哭,當爸媽看到我時,偶已經哭的不成人形了,這是我最早對珊瑚灣的印像。

學會游泳

因為臨海,和大海進行親密接觸就是正常不能再正常的事了,先是和爸爸哥哥泡水,也經歷著大小幾次瀕臨死亡邊緣的事情,記憶最深的是最初還不會游泳的時候,一次獨自到海邊游泳,與其說是游泳,還不如說是泡水,只能在到小屁屁的部位,上下做著泡水運動,當時海裡已經有很多的大哥哥大姐姐在游泳著,我也獨自一人在旁邊“游泳”,但很快我就嘗到這僅只有到小屁屁水深而帶給我的恐懼。只見一位(記憶不清是誰了)大哥哥和我開了一個不好笑的玩笑,他提了一下我的腳,因為海水浮力很大,重心不穩,我便向後倒了去,他可能以為我會游泳就游開了,而我以最優美的姿勢後仰倒進水裡後,便一個勁的狂喝海水,越是掙扎就越是起不來,想呼救,一張口就湧進又鹹又苦的海水來,就在喝了個飽得快要見上帝時,一位(同樣不記得是誰)叔叔,用他用力又健美的臂膀把我拉回了人間。上了岸後,什麼也沒想也什麼也沒做,一言不發的回到家,對著不知情的老爸說了一句:我再也不去游泳了!可這句話還沒有說上多久,一次與隔壁鄰居家的叔叔和他的孩子一起去趕海,由於去的比較早,而海水還沒完全退去,叔叔對我和他的孩子說:誰會游泳呀?當時我想也沒想就很逞能的說:我會!我會!!可當話一說完就開始後悔了,我根本就不會游泳呀。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就趴在水裡胡亂拍打了幾下,當站起來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不再懼怕大海了!

自從那一次過後,我逐漸擺脫了對海水的恐懼,依次的從學會浮在水面上,直到可以徒手潛入海底,也就從那時起,我便開始擁有了童年最大的快樂!

海釣

珊瑚灣有著延綿三公裡的珊瑚礁群,而珊瑚礁區裡生活著很多的熱帶海洋生物,每到退潮;珊瑚礁石邊上,臨海的地方就三三兩兩站著很多喜歡海釣的人,爸爸也常帶我去,那時這也是讓我最開心最快樂做的事,因為海潮退下,基本是在下午的一二點開始,會一直退到晚上六七點,退潮的時間也會因每天而向的推;記得,每到中午,就和爸爸開始進行去趕海的准備工作,以前的釣魚設備可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當時只是到離家不遠鄰居家種的竹林裡砍了根合適的竹杆,略加改進,綁上魚線魚釣就行了,盡管工具簡陋,但每次都能滿載而歸,後來還發現,用竹杆釣的魚都不是很大,而因為魚杆也就這麼長,沒法再增加長度,最後干脆棄杆不用,直接將魚線捆在塑料油瓶上,這樣就可以捆很多長線,有大魚拉釣時,也還有多余的魚線回旋;這樣做後,魚餌可以拋的很遠,也讓我和老爸釣到更多的大魚了。

釣魚是開心快樂的,尤其是當魚兒上釣的那一剎那,直到看到釣上的是何魚種,熱帶海岸的魚種特別多,記憶中就有大眼眶魚、黑(花)石斑魚、黑鬼魚、地瓜魚(青衣)、黑班等等,當然最開心的也要當數能釣上大魚了,尤其是拉大魚的過程真是太棒了,和大魚在力量的比試,最終獲勝的多數是偶,雖然也常有讓大魚跑掉的情況。

開始的時候,為了圖省事,每釣上的魚,就會用帶來的細繩和銅線,直接穿在魚腮處,隨便入入珊瑚水哇裡,不過魚兒總會被珊瑚洞裡爬出來的螃蟹咬,魚兒受了傷極易死去,感覺死了的魚沒有活著宰的新鮮,後來改用了用網兜,成活的魚就多了。

每次總在釣完魚即將回家時,都會跳進大海裡,把自己的身體交給它,時兒潛入水底,時兒在海中翻騰,像極一條追逐快樂的海豚,那時的心情無以言表。過去總能帶回很多的魚,每次回家天都已黑漆漆了,回到家最開心的是把勝利成魚,放在家的走廊上,過去的家是平房,和鄰居是連在一體的,媽媽和鄰居都會來看這些魚,會說這條大,這條好吃之類的話;洗好澡好,就會蹲在一旁看爸爸剖魚,肚子餓的已經感覺到了熱騰騰的魚湯擺在面前。魚有時釣的多了,就會分給鄰居一些,鄰居家在吃過幾頓後,也學著我們去釣魚,後因沒耐心也沒技術的情況下打道回府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釣的魚不僅讓家裡從不斷魚味,也讓家裡家外共享著這種快樂!

撿螺

珊瑚礁群所在的水域不僅生活著很多魚類,也還有很多的海螺,趕海的人也大都喜歡拾一類肉又多又美味的海螺,其中蠑螺是數量最多的種群。媽媽就特別愛撿海螺,雖愛撿,但從不吃,說是過敏,不過媽媽不吃就不代表偶不吃,把海螺肉炒熟,那可真是人間美味呀!即鮮嫰又甜脆,極好的口感讓吃過的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一說到吃就止不住的流涎三尺呀!~

撿螺是有樂趣的,要想在極具復雜的地形下,找到海螺,也是不容易的,要仔細看,因為海螺都披著和珊瑚礁顏色相近的保護殼和保護肉膜,正因為偶爾才會找到,而且在不同的位置下能發現並拾撿起來,就會有一種收獲的喜悅和滿足感,有時運氣好也還能撿到各式各樣的漂亮貝殼呢!

海裡還有很多海貝也能食用,像珍珠貝,硨磲貝等,偶還曾在硨磲貝撿到一顆小拇指大小的珍珠,但由於不知有它,媽媽在煮海螺的時候,還把它整個入在鍋底惡煮了好久,當看到它的時候,已變成像一顆熟了的小雞蛋,但它依然很美,通身潔白,底部還有迷人的光暈,因為難得,還和我的幸運石是一樣的,我便將它小心的收藏了!

拾貝殼

貝殼以它奇特而美麗的外表,讓人喜愛,自小開始就有撿拾海貝的喜好,只可惜隨著年齡的增長,認識的朋友越多,大部分所拾的海貝都送給了好友們,小部分也給朋友看到就喜歡而“搶”走,現在自己都沒留下一件。

珊瑚灣同樣也生活著很多的海貝,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寶貝”;起先,還不知它的學名,看到它長的小小圓圓的,便叫它豬貝,這類海貝特別多以前,在很多的珊瑚區都有,海貝產卵幾乎都在一個特定的區域,所以每當我和好友們找到一地,就稱其為“寶地”,就光在這片小小的寶地,就可以拾上上百顆“寶貝”,拿回家將海貝放置到離家不遠的椰樹下,挖個淺坑,埋在地裡,過上一個月後,取出用清水衝洗,除去污垢,海貝的外殼上的光澤將會永不退色,這是爸爸教我的,這樣的海貝的擁有的光澤和完整的外殼,送給的朋友沒有一個人是不喜歡的,以前只為了朋友高興就不顧這些采集來的辛苦狂送,想想沒給自己留下一些,總覺得對過去生活在那片海域多少留下一些遺憾……

閱讀海灣

每當傍晚飯後,就會走到海灣,面對著平靜似畫的海景,夢幻的晚霞是一天中大海給予人最安心也最留戀的時間,總讓人心醉沉迷,此時的天空有如一塊極富夢幻的染布,勾畫著不同的圖案和色彩,此時只願心帶著夢去飛翔,飛到天邊,飛到海的那一頭,感受著一種美妙的心情,無論身處海灘何處,都能感受著藍色海洋的平和與舒情,浪漫與媚意。

溫和的夕陽照在身上,暖暖的,空氣中漂浮著清新的海味,自然的氣息讓我至始自終都無法忘記,無論身處何方,心底依然迷戀。

當離開這片養育著我與快樂的海灣後,才知道,過去這種幸福不再,沒有能細心去品味那段日子,就這樣粗枝大葉的過去了,珊瑚灣給予的樂趣是別處無法得到的,讓我在以後的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懷念著過去這片給予我無盡快樂的海灣……


精選遊記: 三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