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到西安,應抽一天時間去200公裡外的橋山祭典一下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我是趕在1997年清明節時拜謁了黃帝陵.
那天下著小雨,據說每年清明時節西安都要下雨,正合著那首”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早上6:00起床,6:20吃完飯,6:30上車由人民大廈出發,出西安城一直向北,路很好走.一路上都是揭拜黃帝陵的車隊,有政府官員,海外華人.中央政府,人大政協每年都派國家領導人前來.陝西省每年都由省長帶隊祭典,宣讀祭文,每年的祭文各不相同,但文筆流暢,可稱得上傳世之作.
7:00到潼關高速公路收費站,所有車隊都停下,讓中央來的宋健和王兆國的車隊走到前面.8:00到達橋山.這裡很亂,地方小,車又多,來的人社會各界都有.大家梢事休息,就在中央大員的帶領下,緩緩沿石階向上攀登,列隊站在陵前.9:00儀式開始,由時任省長程安東宣讀祭文,宋健呈上花藍.各界海外華人代表捐贈儀式.歌舞吹吹打打,好不熱鬧.儀式結束後,大家在中央大元帶領下繞陵一周,有的去植樹,有的就下山返回.
黃帝陵有5000多年歷史,這5000多年,戰亂不斷,然而這座橋山卻保存完好,山上有全國現今最大的古柏樹林,蒼松翠柏,一團仙氣,尤其是和周圍環境比較,就更顯出此地的靈氣.
陝西省為利用這塊風水寶地,做了不少文章.每年海外華人大量捐贈不必說,單就李瑞環撥的款子就有好幾個億,陝西省政府在橋山下大興土木建了規模宏大的祭殿和俑道,使近年來清明祭典活動能允許有更多人參加,秩序也有好轉.對黃帝陵本身的保護起到一定作用.
與此同時,陝西省政府還利用清明祭祖的時機,從1997年起,每年這個時候召開東西部經濟技術交易會,招商引資.
所以,每年的清明是西安客人最多的時候,這時候飯店滿員,各景點人滿為患.這一時期小雨連綿,郊外油菜花爭相開放,景色宜人.
不管是不是人多,還是天氣不好,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一定要找機會來黃帝陵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