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川記一個完美主義者的牢騷一、 建築入侵
九寨地處林區,本地原始民居為拱脊瓦頂(或石片頂)木框架,木制或磚石牆體的凹字型二層藏樓,這種建築風格從九寨到沿岷江出阿壩州沿途所見,皆無二致,而溝口附近壘的比麻將還密的賓館、酒店的建築式樣,要麼是平頂白牆,窗口裝飾為梯形的甘孜鄉城民居,要麼是三層平頂頂層屋角砌成尖角狀並飾有白邊的丹巴民居,可能管理局大想打少數民族這張牌了,對建築式樣不加考察的就往溝裡擠。以上種種雖也為藏樓,但與本地原始木構風格衝突明顯,在古樸木樓的簇擁下這些水泥盒子看上去笨拙而別扭。
二、 污染.破壞
九寨景區公交帶來的巨額收入對管理局來說確是福音,但管理當局是否考慮了公路對溝內景觀和生態的破壞呢?當你走到溪邊海畔聽到的有泉聲,也有發動機的轟鳴。抬眼觀瞧,目力所及,座座山體皆有築路墾出的禿坡和來往穿梭的各色車輛,路邊林木皆蓬頭垢面、灰頭土臉。(盡管有灑水車噴水)令人奇怪的還有移動信號塔,我就納悶了:在溝裡非打手機不可嗎?有誰希望好端端的景區裡立著一根標著××通信的大鐵杆子呢?移動已經先行一步,把諾日朗瀑布正上方這一黃金位置給占了。我看聯通得抓緊時間把塔插到五彩池裡,就當定海神針!最令人搞不懂的是日則溝的盡頭叫原始森林,車都通了,還原什麼始什麼啊!?
三、 漏勺管理
徒步長海那天,我從諾日朗走到五彩池,十六公裡多的棧道,沿途一個垃圾桶沒有,一個休息凳沒見著,防滑鐵網壞了多處無人修理,下季節海有漫水路段無人。則查窪寨東有2公裡左右的棧道路段已完全變成了民工的WC和垃圾場。肮髒失修,破敗至極。
都說九寨景區公交是環保車,我還以為是電瓶車或者燒天燃氣的,誰知一見險些暈倒。大巴小客皆黑煙滾滾,聲若雷鳴。(N多的工程車尚未計入)偏有的車排氣管上方還附有銘牌----符合歐洲3號標准。起步,加油。一個字都瞧不見了。
九寨旺季每天進溝一萬多人,99%都乘車,每人車費90元/天。
真想問問九寨溝管局的領導:大人,您斂這麼多銀子都干嘛使啦?
也許我太較真挑剔:用的完全是不合時宜的火星標准。也許我太保守另類,腦子裡飛的都是像形文字。也許我太追求完美,所以,回首來途,永遠也不會有讓我滿意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