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日河內Ha Noi/下龍Ha Long在越南要把時間往回撥一小時, 但Johnny顯然沒撥, 他比約定的時間早了一小時來敲我們的房門, 自然吃了閉門羹!
我們起了個大早check-out。 上午要抓緊時間游河內, 下午接著趕去下龍。 我們把行李寄存在前台, 因為第二天傍晚還要從下龍回河內。 酒店的前台是個非常好心的年輕人, 叫Long, 他沒有收我們寄存費, 而且很熱心地指點我們路途。
早餐是在旅館街拐角的一間Café吃的, 西式, 價格便宜, 味道不錯。 這家Café號稱: The only Western Managed Tourist Café in Hanoi.室內的裝飾很有風格。 名址: Hop over to the Kangaroo CaféAdd: 18 Pho Bao Khanh St.
接著去還劍湖(HOAN KIEM LAKE)的周邊逛, 感覺挺普通的一個湖。 Johnny後來說看到有河內的青年男女在湖邊抱成一團, 並不像聽說的那麼封建, 可惜我沒看到。
印像非常深刻的是河內如蝗蟲般亂飛的無數摩托車(多數是女裝車), 讓我這個從廣州來的人也嘆為觀止。 開始時小心翼翼, 怕在過馬路時命喪河內。 但慢慢發現河內人的駕車閃避技巧相當高超, 就像網上一位旅友寫的: 你閉著眼睛過馬路, 絆倒你的絕對只能是對面的馬路沿子。
河內是一個樸實的城市, 沒有西貢的繁華和摩登, 不管是服裝還是房屋都保留了很多民族的東西, 房屋的建築風格及街道和廣東地區的老城區有些相似。 也許這些民族的東西才是西方游客喜歡追尋的。 我想起中國, 有點兒感觸, 來中國的外國游客已經不太容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太多中國傳統的東西了, 我們不穿傳統服裝, 我們的建築越來越現代和失去特色。 但時代要進步, 怎樣在不失去的情況下得到, 這的確是個難題!
在越南,典型的民居是那種門面狹窄,4、5層高的小樓,一棟棟相連;樓房所占的土地長寬面積好像是有標准的,一般人都只購買這種標准單位,有錢的可以購買兩個單位,門面就寬敞些。不論城裡鄉下面積標准似乎都一樣。購買了的土地可世代相傳(沒有中國的70年使用權一說),所以在整個越南就沒怎麼看到過高層住宅。
我們三人無目的在河內街頭溜達, 不斷有人向我們兜售東西或問我們要不要租車。 在一個天主教堂(St. Joseph Cathedral)前照相時, 有沿街兜售明信片的小販向我們推銷, 本不想搭理他, 但明信片看著還行, 是河內老街的圖片, 買了兩本, 開價VND20,000, 還價後VND15,000/本(還是買貴了!) 打算寄回國內。 做成生意後小販很高興, 他會講不少英語(越南人的英語水准普遍比中國人好, 不知應該歸功於和美國多年的交戰還是近年旅游業的發展), 人很純樸, 少了其他小販的油滑和糾纏。 他主動談起老婆和孩子, 我誇他英語好, 他高興的告訴我晚上去英語補習班的事兒, 這讓我挺驚訝, 不免對這個艱辛討生活卻又樂觀上進的小人物有些敬意。
天主教堂周邊一直到我們住的旅館都是些頗精致的店鋪, 賣越南工藝品, 服裝, 絲巾, 首飾等, Jessie買了一件紫色的絲質上衣, $16 (我覺得貴了)。我在旅館旁邊的首飾店買了一條紅褐相間的水牛骨項鏈, VND50,000。 因為趕著去老城和那個破爛東宣市場, 我們沒有在這裡仔細逛, 實在是最大的失策!
隨後到還劍湖旁的一個古色古香的郵局把幾張明信片寄回了國。
從郵局出來, 打的去位於舊城區的東宣市場(Dong Xuan Market), 沒跳表。 我們在河內市區只坐出租車, 不坐摩托和人力三輪。 出租車費三人分擔沒多少錢, 起步價好像是VND7,000(約RMB4元), 每次打的都沒有超過VND15,000。 (有一次去Jessie的河內公司, 司機故意兜路, 到了目的地還繼續往前開, 然後又繞回來。 本應VND15,000不到的車費跳到了VND22,000, 我們當然不干, 和他爭論無結果後把15,000盾丟給他, 揚長而去。 從Jessie公司出來時, Johnny開玩笑說那個司機不會善罷甘休, 八成正拿著棍子在門口候著呢! 我們出到門口揚手叫車, 不遠處停著的一輛的士迅速開到面前, 一看,嚇一跳, 正是那位仁兄, 而且還”笑咪咪”的望著我們, 這情景實在太戲劇性, 我們三人捧腹大笑, 打算做他這單生意把恩怨扯平。 就在要上車時, 與他一同停在馬路對面的幾個司機拼命向我們揮手, 嘴裡大喊”NO, NO”, 我們一驚, 不知其中有什麼陰謀, 趕緊把車門甩上, 跳回路邊, 那司機見我們不上車也不糾纏, 絕塵而去。 緊接著對面喊NO的一個司機開過來把這生意接了, 我們問他為什麼不讓我們上那輛車, 他只回答: “He is busy”。 一個讓我們同樣摸不著頭腦的答案, 這件事至今讓人覺得是個謎!)
我們來到東宣市場, 在門口張望了一下, 看裡面極像中國的農貿市場, 又髒又舊又熱, 沒有進去的欲望, 於是在周圍的老城區走了走, 這裡看起來和廣東的老城很像。 沿街店鋪裡買的東西沒什麼特色, 很cheap的樣子, 於是失去了興趣, 快步離開。 路上一男一女兩個憨憨的講很爛英語的韓國人找不到便宜的旅館, 向我們求助, 於是指點他們去住我們的旅館。
午餐選在還劍湖旁三岔路口(Cau Go St.)的一家西餐廳(本想吃越南菜, 但天氣太熱, 只想找個環境好, 冷氣足的地方歇腳), 餐廳在二樓, 坐窗邊可以觀賞街景和湖景, 買單折算人民幣每人大概20多塊。
因為時間關系, 沒有去胡志明紀念館和故居。 下午兩三點鐘時, 我們打車去金馬汽車總站(Kin Ma)坐中巴去下龍。金馬汽車總站是越南本地人坐長途車的地方, 除了我們沒看到其他外國人。 一下出租, 我們就被幾個男人簇擁著來到售票窗口。 詢問去下龍的票價, 一個男人在紙上寫下VND120,000, 我們誤以為是單人票價, 立即氣憤地把頭搖得撥浪鼓一樣, 那人一見, 又在紙上寫下VND105,000, 我們還是搖頭, 他以為我們搞不明白紙上的數字, 干脆從兜裡掏出錢來一張張的做實物展示。 經過一番雞同鴨講, 總算醒悟VND105,000是三人總價, 每人只是35,000盾(約RMB19元)而已。
購票後上車, 車內都是越南人。 車況比想像的好, 冷氣很足也還干淨。 後在越南坐了數次長途車, 發現不管是旅游車還是本地長途車, 都習慣中途在某個購物點或排擋停留數十分鐘, 而且關掉冷氣, 讓你休想坐在車裡等候, 逼你不買也要到商店轉轉。
坐了大概3個小時, 我們到下龍時天已黑。 根據網上旅友的介紹, 選擇去住一家叫Mini Hotel的家庭旅館, 旅友說這家旅館主人的爸爸有幾十條船!
旅友沒給地址, 只有電話。 我們用公用電話打過去, 接電話的女孩子讓我們原地等候, 她馬上來接。 正等著, 一個男人騎摩托車過來讓我們跟他走, 我有些懷疑, 向他要旅館名片, 發現名字不同, 他為了表明真實性, 讓我用他的手機打電話回去確認, 我打了, 接電話的換了個男人, 聽不懂英語, 我們無法溝通, 更無法證實。 就在不知如何的當口, Mini Hotel接電話的女孩子騎著摩托來了。 被揭穿把戲的男人不但毫無愧色, 反而追著向我討手機費, 才不理他!
下龍的家庭旅館都聚集在郵政局旁邊的那條街, 只要你找到了郵政局, 然後就可以順著街隨心所欲挑選住處了。
來到Mini Hotel (Add: Pho Vuon Dao, Bai Chay – Quang Ninh Tel: 846004), 女孩子的父母出門迎接, 這是個名副其實的家庭旅館, 由女孩子主要負責打理, 父母協助, 還有一個親戚做幫手。 女孩子的哥哥承包了附近一家賓館的一樓餐廳, 主要接待旅游團, 嫂子在中國人投資的工廠上班。 女孩子的爸爸不會英語, 媽媽會一點兒。 她爸爸不像是擁有幾十條船的船主, 因為我們和他講船價, 他做不了主, 總要打電話問別人, 一定是旅友以訛傳訛。
我和Jessie住的房間是$8, Johnny那間$7, 我們沒講價。後來發現另外4個福建人住的房間大過我們, 價格也便宜一點點。 這裡和前一晚河內的房間相比, 整個檔次降了一大截, 房間挺簡陋的。 我們和女孩子訂好第二天的船游覽4小時下龍灣, 價格$5/人。
早就在網上看到旅友介紹下龍的海鮮味美價廉, 我們沿著海邊馬路找飯吃。 看到路邊一溜兒餐廳, 其中一家高朋滿座, 都是老外(當然我們也是), 於是就座用餐, 結果吃了一頓在越南味道最差的飯, 沒什麼海鮮可供選擇, 估計就是有他們也不會做, 好吃的海鮮在廣州不在越南! 他們的蝦和魚都是炸的, 春卷的味道也不正。 Jessie後來又在路邊攤吃了一碗越南米粉做補償。
回到旅館,電視裡的越南晚間新聞正在報道中國各地人民歡度國慶的熱烈場面,越南某台還派了記者在上海的南京路上現場報道呢!這裡可以看到中央4台, 和許多大陸港台的電視劇, 但奇怪的是所有角色都只由一個女人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