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27日到達稻城車子好像是7點發車的,其實到稻城只有300公裡的山路,但是居然走了14個多小時,到晚上九點多才到稻城!路非常非常的難走,特別是到鄉城(到稻城需要路過的一個縣城)的路上有50多公裡的在修路,走了很久。
車子大約在10點多一點點的時候到了香格裡拉大峽谷,據說是峽谷兩邊一邊叫香格一邊叫裡拉。車子在這邊停下,說吃中飯。太早了,我不想吃,老婆吃了一碗蛋抄飯。車子在這邊停半個小時,而峽谷要進去一段路才能看到,來回要兩個小時,否則倒是可以去看看。
由於是山路,旁邊都是懸崖。而由於在修路,本來已經很窄的路就更窄了,到處都是大坑、石頭、沙堆、水桶等障礙物,很多地方都是剛剛過去,好像一邊的轱轆都要到懸崖外面去了。這裡的長途車跟南方的不同,只有一個司機,司機很牛,嫻熟的駕駛這車子。聽售票的說,這條路由於非常難走,對車子的磨損非常的嚴重,車是新車,但是2個月就換了7個轱轆,一年花了5000元錢換轱轆。有一次還把底盤給撞壞了。
路上有的地方有人下去幫忙搬開路上的石頭;有的地方由於太危險,司機讓全車人下車走過去,車子再開過來。走啊走啊,由於車子一路顛簸,也沒法睡覺,大家都很累了。一路上,沒有看到幾輛車子,我也覺得很幸運,因為在這樣的路上,真不知道怎麼會車。突然,居然堵車了!大家都非常驚訝,很快我發現在對面的山路上(就是路的前面),有很多大石頭在路上,原來是塌方,還好,有一輛兩頭忙在清理道路。它用手臂的大鏟子把大石頭推到山崖下去。聽售票員說,這個塌方是前一天晚上10點左右發生的,在前面等著的車子中,有一些已經等了一個晚上了。想到這個,車上的人都感覺自己很幸運了,因為連機械車子都來了,應該很快就可以通過了。大家紛紛取出相機,要記錄下這難得的場景。只等了20多分鐘,障礙就清理好了,我們真的是很幸運。車子下午4點多種到達鄉城,後面的路由於沒有修路,就好走多了。
車子從雲南到了四川了,車牌也變成了“川V”,兩邊的房子也變成了藏族的碉樓了,房子的樣子很像碉堡。其實中甸也是藏區,但是就沒有什麼這樣的房子。而四川這邊也沒有看到那種“導彈架”了,看來真是一個地方一個風俗啊。
路上我們路過一個小鎮,那裡正好小學生們在放學。每個小學生看到車子,就行隊禮。而且進入鎮子的時候,還有小學生列隊歡迎。售票員告訴我們,是這裡的一個香巴拉藝術節要開幕了,小學生在排練。話音剛落,一個旅客大聲的問:“他們為什麼列隊歡迎我們啊?”頓時引來大家一陣哄笑。
在一個蘋果園前,司機和售票員搬上來幾麻袋蘋果,說是給稻城的親戚朋友帶的。還給車上的旅客每人一個吃,可能是由於餓了吧,還挺好吃的。
快到稻城的時候,爬了幾座山,其中最高的地方大約是4500米海拔,這是到現在路過的最高的地方了。
車子9點多進入稻城,跟一路上比起來,簡直是回到了人間的感覺。進入稻城的路上有一個不小的橋,居然有路燈,感覺還比較像樣子,比鄉城好多了。不過進入稻城發現,這裡路邊的小店都點著汽油燈什麼的東西,看來原來說的這裡停電停水是真的。我們先買了第二天去亞丁的班車票,是7點發車。大家都累了,也懶得麻煩,就住在了車站裡的小旅店,這裡還不錯,他們自己發電,11點斷電。但是店裡也沒有自來水(確實是全城停電停水),是在每個樓層放一個大水桶,一個水瓢,讓自己用水盆打水回房間使用。
安頓下來,我們五人(還有那個南寧胖子、上海女人和她的同事)在旁邊的小店吃飯,好爽啊。還在這裡訂了第二天的早飯。其實老板也真的挺不容易,他們本來上午要9點來種才開門,為了做幾塊錢的早點生意,要6點來種起床了。
2003年9月28日到達亞丁
早上說是7點的車子,我們7點不到就上了車。沒有想到臨時說是由於一輛車子壞了,所以把四輛車並成了三輛車,大家都亂做一團。而且他們把兩輛的發車時間改在了8點,我們的票也改在8點了。據說是因為一輛車上面有一個團,那個團的豬頭覺得7點太早,要求8點發車的。所以很郁悶,而且他們還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車子到了8點多才出發。在路上,我們五個還沒有確定在亞丁要住幾個晚上。那個南京的胖子傾向於住兩個晚上,他說覺得估計會很累,可以在亞丁山上多住一個晚上,好好休整一下。我當時就說,在那裡休整,不是越休越累麼,他還不以為然。
一路上的海拔都不低,風景也還可以吧。這裡的風情又不太一樣了,路邊是大群的牛了,看來這裡牧牛比較多;路邊也沒有了放草的木頭架子,變成了一般的草垛子了;連藏民的碉樓也不太一樣,顯得更加奢華。碉樓一層是結結實實的一圈,好像連窗戶都沒有,二層的一大部分是一個院子,旁邊是幾間屋子。聽說他們是一層養牲口,二層住人,糞便就直接從二層到一層給牲口吃。
車上有兩個人要在距離亞丁還有30多公裡山路的日瓦下車,他們是兩個50多歲的老夫妻。那個男的很健談,說他們每年要花連著的3個月旅游,去哪裡都只坐火車硬座、長途汽車。他們不急,要慢慢玩。唉,牛人真是多啊。還聽說有70多歲的老頭騎車去西藏的,PFPF。
這裡的人是沒有什麼時間觀念,上山之前在一個村落加水,沒有想到就花了1個多小時,真是拿他們沒想法了。
在上山的路上,居然遇到了泥石流,跟塌方差不多,不過就是上面的大石頭顯得很危險,而且泥流還在慢慢的往下倘,我們的車子到的時候,泥水已經淹沒了山路。司機把車子停下不敢過,車上售票員下去搬石頭,我們在說讓車子快點過,要不就更過不去了。過了一會兒,司機終於下定決心在泥流中,把車子開了過去。呵呵,所以說啊,我們的運氣確實還是不錯,要是晚一點說不定我們就過不去了。
車子中午11點多才到達龍龍壩,從這裡就不能坐車了,只能走路或者騎馬上山。他們幾個都騎馬上衝古寺,我是走路上山的。在衝古寺,我們吃了點飯菜,這裡的飯菜好貴啊。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決定了晚上要住在洛絨牛場,然後第二天上牛奶海、五色海,當天下山。我們先去看了衝古寺附近的珍珠海,那裡號稱離這裡有800米。大家決定走著去,因為騎馬開價要10元錢一個人,太貴了。但是走了差不多半個小時,而且他們幾個都遠遠落在了後面,都說在高原走路太累了,剩下的路一定要騎馬。我自己先到了珍珠海,這裡是一大片白白的石頭,一條小溪中間流過,旁邊是一片青青的草甸,遠一點是一片高草,再遠就是仙乃日雪山(觀音菩薩)了,景觀非常別致、雄偉。我心想,難怪叫珍珠海了,白白的石頭真的很像珍珠。等了一會兒老婆來了,我們在這邊拍了一些照片,她還撿了三塊白白的石頭帶回家放在我們的小魚缸裡。在這裡呆了一會兒,大家都打算走了,這時來了幾個騎馬上來的游客,聽他們的馬夫告訴他們珍珠海還要往裡面走。呵呵,原來這又是一個大笑話。
從珍珠海下來,我們接著上洛絨牛場,還是他們幾個騎馬,我走路。一路上,差不多他們每個馬夫都對我說“你很厲害”,呵呵,真不好意思。
到了牛場,看到一大片草地,中間一條條的小河流過。在一片平地上,支著一排帳篷。一問價錢,靠,好貴啊,要50元錢一張床。而且一個帳篷裡面是兩個大通鋪,號稱要住12個人。我們5個住的帳篷裡面,一共住了11個人。那六個人也是北京的,號稱是背包族,東西帶的很足,什麼爐子、米、咖啡、方便面、頭燈、睡袋、衝鋒衣褲、褥子等等等等。他們是三男三女,不過其中已經有兩個男的躺著了,說是高原反應。那個南寧的胖子不識時務的問他們高原反應是什麼反應,因為我們都沒有出現過。那個躺著的男的立刻生氣了,說“我們沒有騎馬,是走上來的,你走走三個小時試試看”,呵呵,我心想有什麼大不了的,我也是走上來的。不過話說過來,這裡海拔4100米,呆久了確實有點感覺頭昏昏木木的。
我們住的帳篷沒有燈,這裡連水也沒有。晚上我們去問這裡有什麼吃的東西,說是面條8元,是清水面,而方便面的碗面是8元,袋面是5元。好黑啊!我們吃了一點自帶了方便面、壓縮餅干、罐頭等東西,還問同帳篷的北京的要了一袋酸辣粉,特別辣。
聽馬夫說,上牛奶海和珍珠海來回要至少5個小時,而且由於路比較險,所以不能騎馬。那兩個上海女的打退堂鼓,說要不明天不上去了,那個南寧的胖子還大氣凜然的說,一定要爬的,但是如果爬不到,就回來,不能勉強的。但是,他們都相信我一定能上去的。我估計啊,第二天跟他們一起上去一定是等於在休息了,呵呵。對了,那個南寧的胖子說明天一定要下山了,不管是否能上牛奶海,因為這裡的條件太差了。跟他原來說的要在這裡休整一天對比一下,也是本日一大笑話了。
另外,我們跟送我們的馬夫說好了,明天1點左右我們還坐他們的馬下山。
晚上這裡的星星也非常好,我想讓老婆跟我一起看,但是她說冷,不肯出來。
晚上睡覺,開始還睡的不錯,但是後半夜我覺得頭疼,怎麼都睡不好了。唉,高原反應啊,原來在高原睡覺,還是不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