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欲鳳凰(上)

作者: SZ哈寶

導讀哈寶題記 由西向北,三省穿行的終點是湘西鳳凰。這應該是我們自駕出行最重要的一篇文字。鳳凰,這個我的老家名勝,這個因沈從文、黃永玉而名噪一時的邊城,這個在網上被大量文字轟炸的悠悠小城,我將怎樣去為她書寫!明顯地,我缺少碼字的信心。 然而我想,我的文字不為別人而寫,只為自己。只想記載那些屬於我的游走的點滴。 我無欲,鳳凰也如此。 是為題記 ...

哈寶題記

由西向北,三省穿行的終點是湘西鳳凰。這應該是我們自駕出行最重要的一篇文字。鳳凰,這個我的老家名勝,這個因沈從文、黃永玉而名噪一時的邊城,這個在網上被大量文字轟炸的悠悠小城,我將怎樣去為她書寫!明顯地,我缺少碼字的信心。

然而我想,我的文字不為別人而寫,只為自己。只想記載那些屬於我的游走的點滴。

我無欲,鳳凰也如此。

是為題記。

一、恭拜鳳凰

上午十點,當大別克滿載著我們經歷長途的疲憊,進入鳳凰街道的那一刻,我有種夢醒的喜悅。鳳凰,我的鳳凰,就是這個樣子。在我的意識中,或者說,在我的夢想中,鳳凰,我已游歷多時。

把車停在街邊。穿過虹橋,大家十分高興。書籍地圖紀念品,游人訪客苗族人,不斷在眼前晃過。站在虹橋上舉目望去,沱江輕舟掠過,吊樓凌空飛架,虹橋連接青山。。。到處都覺新奇,到處都能成風景。

出虹橋先去安叔的苗家客棧,解決住宿問題。

啊呀一聲!回頭瞧見老婆雙膝著地,摔倒在前。大家笑曰,給鳳凰磕頭,恭敬至極。鳳凰沉默,無欲之證矣。

安叔的苗家客棧在沱江邊上的一長排木制房子中段,過虹橋右轉下坡,穿過最熱鬧的食街,沿城牆走100米即到。苗家客棧在網上評價很高,大家對安叔的為人贊譽有加。我們去時,安叔正好不在,倒是安公子放假在家,後來還做了我們穿行山寨的導游。

國慶假期的鳳凰,人山人海。住宿自然成了很大的問題。路上跟安叔通話就知道了這種情況,

聽從安叔的安排,先住到安叔的大舅子開的客棧,等明天再搬回來。

放好行李,逃出人海,我們穿行山寨而去。

夜幕降臨的時候,鳳凰燈火初上。彩燈裝扮虹橋,游人散漫街頭。暮色蒼茫下,沱江邊的吊樓窗戶裡閃現著橘紅的燈光,在黃昏的余輝中招攝著人的歸家之情。金色的輝光打在吊樓黑舊的木牆上,臨窗的燈下,有人在推杯換盞。整個鳳凰人聲鼎沸的時候,我正凝視著對岸的窗燈,感覺世界的聲響一時從耳邊消失,寂靜無聲,直到夜色濃重。。。

二、泛舟沱江

晚上的鳳凰,燈火輝煌。街上游人如織,店鋪生意紅火。

再次來到苗家客棧,安叔在家,客氣異常。談鳳凰,說住客,拿網友寫的游記給我們看。我們提出乘船夜游沱江的願望,安叔立刻要小安取槳。安叔的船就在樓下,小安把船靠岸之後,我們6人要了4把小槳,體驗起放舟沱江的感受。

遠處,沱江水在上段河壩上流淌下來,發出滔滔聲響;夜晚的沱江,兩岸的燈光映照下,水面五光十色;虹橋橫跨眼前,巨大的橋洞下穿行著夜游的小舟;來往的船只,笑聲朗朗,歌聲陣陣,一派節日的喜慶。

沱江裡的船大多是一種小舢板,可坐4-8人。用6根木棍支撐起蓬頂,一律的蘭色。

沱江很淺,木槳伸出可觸河底。在河岸的燈影下,隱約可見“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輕輕劃開“波光裡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蕩舟沱江,我無有歌唱欲望,卻總是想起志摩的這首著名的詩來。

秋天的鳳凰是清冷的,只因了假日才添此熱鬧。熱鬧是他們的,而我獨歡喜這沱江上的清淨。在沱江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夜風從河面吹來,我不由得哆嗦了一下。加緊劃動小船,向回龍閣吊腳樓方向用力劃去。

吊腳樓依山而建,不知名的高塔倒映在沱水中,輕輕搖晃著它修長的身影;對岸,大紅的燈籠連同我的遐想,在吊腳樓窗戶上高高掛起,與星星彩燈一起輝映在沱江的清波裡,“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而那邊的船上,有人正大聲地和唱,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因為,因為我的肚子已經很餓。

三、吃盡鳳凰

我是好吃成家的,故我的游記不能不記吃。

在鳳凰,一定要吃“大使餐館”,這是很多網友的共識。大使餐館在虹橋過後直行百米處,我們是先吃過了大使餐館,再到食街吃遍鳳凰的美食的,也吃過了安叔親自下廚的家宴。總體來說,還是大使餐館名不虛傳。鳳凰最出名的血巴鴨在大使餐館可稱一絕,香辣異常,無以言說的好吃;野生菌子做成的沙煲和韭菜炒河蝦也非常好吃,就是最普通的辣椒炒肉也直叫我們大快朵頤。

餐館的生意在旅游高峰時出奇的好,煙熏過的腊肉懸掛在排擋的當街口,深棕而透亮,引誘得路人垂涎三尺。鳳凰的腊肉熏得恰到好處,再干了會幫硬,不夠時會油膩;看上去不會黑糊糊,也沒有外地腊肉那樣假惺惺的色素;炒上辣椒,吃起來香味十足,喝上幾瓶啤酒,那個爽啊,和尚也要跳牆了。

有個餐館的名字一定會吸引你的目光,叫“潘長江”。店主長得像潘長江,在電視上做過模仿秀,據說得到潘長江鱉的同意,就使用了他的名字做起生意來。我們去吃了餐飯,感覺一般。

在“潘長江”的隔壁有一家鳥店,讓我們生吞了一口惡氣,店員態度惡劣,吵架在所難免,一時來了幫凶,個個凶神惡煞,差點打了起來。出行在外,心平氣和為好,吵架沒啥意思,我也懶得記述。

食街上有一家無名店,由一對夫妻開設,男人老實巴焦,女人利索能干。無名店很小,勉強可放兩張桌子,只做米粉,賣完就關門大吉。

無名店所做的米粉那真叫好吃極了。這是小安告訴我們的,他說當地人都認為那家最好。於是,每天早上,我們一定要去無名店吃碗排骨粉或牛筋粉。有時干脆要兩份,吃得肚子脹了才後悔吃多。女士們還喜歡吃無名店的餛飩,一種極少肉餡的面食,清湯套食,清香可口,毫不油膩。

我親眼見到無名店制作米粉的調料,那可是極其繁瑣,經過很多工序熬制出來。中午時分,路過無名店的時候,能干的女人正把切成小塊的牛筋放在一口鍋裡,不斷地翻炒。鍋裡有一種樹葉和著牛肉正熱氣騰騰,陣陣濃郁的肉香,夾雜著一種草藥的異香散發出魔鬼樣的味道,向我們直衝過來。看著我們的形容,能干女人笑著說,明天來吃,這些料要熬制一晚的。難怪那麼好吃,難怪去遲了就會沒得吃了。

我知了無名店米粉有名,但不知無名店何以無名。

鳳凰的街上,到處是糖炒板栗的小攤。湘西盛產板栗卻是很多外省人所不知的,十月正是板栗收獲的季節。鳳凰的板栗,大而且整齊,十分飽滿,一粒粒光溜溜的,光看就愛不釋手;炒熟的板栗清香甜粉,但我更喜歡生吃;鳳凰的板栗肉質細膩,咬一口,脆而帶著淡淡的甜。好吃就多占,於是,臨走時我們從一個老鄉手裡,買來整整一麻袋板栗,裝上車帶回深圳。

有種小籽花生也是在深圳吃不到的。其好吃的程度我就懶得再說了,決不是我們平時吃過的花生的味道。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養一方土產,貧窮也有貧窮之地的享受。

到鳳凰吃姜糖,當然是最大的特產了。在古城街道的店鋪,常常會看到現場拉制姜糖的場面,一根木樁釘在門上,一個師傅會極其誇張地將姜糖拉長、繞圈、再拉長,如此這般地反復拉扯,表演成分大過買賣。然後現場出售還帶著溫熱的姜糖,8元就可以買一袋(1斤裝)。到鳳凰的人都會聽到,張氏姜糖才是最好的姜糖。但整個鳳凰有無數店鋪在賣張氏姜糖,惟沈從文紀念館旁邊的店鋪才是正宗的張氏姜糖,但是價格會嚇你一跳,大約是其他店鋪的5倍。買不買隨你。

我覺得姜糖是一種蠻好吃的特產,此前並沒有吃過。我對吃糖原本不感興趣,但姜糖另當別論。它不似糖果那樣的甜得發膩,也不會像姜那樣辣得透不過氣。些微的甜和恰到好處的辣,正好在我抽完煙之後,清爽我的咽喉。


精選遊記: 湘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