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天10月5日 晴轉冰雹巴塘――芒康昨晚住在巴塘縣武裝部招待所。早上出門,一個人正好奇的看我的車牌,見我出來,竟用河南話問我:“你從哪來?”我驚奇的看著他,也用河南話告訴說:“我從鄭州來的。”經聊得知,他姓王,河南平頂山人,是縣武裝部的部長,在巴塘已待了七年。當得知我要走川藏線上拉薩,就告訴我哪個兵站有河南老鄉,有困難可以找他們。我告辭時,王部長動用了手中的權利,免去了我2元的停車費。錢不在乎多少,而在近3000公裡外的深山裡聽到鄉音,內心特別安慰。
出了巴塘,依然是破爛不堪的沙石路,我仍以不到30公裡的時速小心翼翼地把握著方向。深秋的季節,山邊的坡地上,藏族老鄉在收割著玉米。
30公裡後,我來到金沙江第一橋,橋頭立有為紀念當年長江漂流犧牲的四位勇士的石碑。 金沙江是西藏與四川天然的分界線,江水在此處流淌平緩。金沙江大橋橫跨江面,約有百米長,橋的兩頭都建有哨所亭。跨過金沙江,我從此進入西藏境內。
進入西藏境內,公路依然是沙石路面,但明顯比四川境內的路平坦了許多。車速也提高到了40公裡。爬山下山,很快來到海通兵站,這才知道剛才不知不覺已過了海通溝,過去這裡是有名的塌方區,號稱海通天險,現在在武警築路官兵的維護下,終使天塹變通圖。
海通兵站座落在海拔3800米處,是進入西藏境內的第一個兵站。川藏線上的兵站相互間隔很少超過一百公裡,部隊的運輸車隊往往是早晨從一個兵站出發,中午到達下一個兵站吃飯,下午再到下一個兵站過夜。兵站邊常有一些小窩棚,賣一些糖煙酒之類的小物品,以方便過往官兵的生活。我突然發現其中一個窩棚上掛了一個“河南手工面”的小招牌,我將車停在門前,老板熱情的迎出門外,一口地道的河南話證明了手擀面的正宗性。
老板兩口是河南南陽人,今年才來到這裡做小生意。看出兩口都是老實人,問他們為何跑這麼遠?他們說這裡的人好相處,內地的生意人太精明了。他們主要是為兵站的官兵服務,每年大批車隊從此經過,車隊中不少河南籍官兵喜歡來這裡換換口味,吃一碗地道的面條。吃著家鄉的面條,聊著家鄉的趣事,心情格外的爽快。
告別時老板執意不收錢,我撇下10元錢就走,老板又追出來塞給我六塊錢。這是我出發以來路上第一次吃中午飯,也是我吃的最可口的一頓飯。
告別老鄉,我又踏上沙石路,開始翻越海拔4170米的中巴拉山。天色逐漸陰沉下來,風像刀子一樣掠過我的肌膚。在快到山頂之際,突然感到有東西落在頭盔上,砸的砰砰直響。起初以為是山體落石,抬眼再看前方,原來是黃豆大的冰雹從天而降,頓時,眼前一片雪白。由於是沙石路面,道路還沒有結冰,我勉強衝上山頂,拿出諾基亞5210運動型手機,看上面的溫度顯示已是零下10度。換上羊皮手套,戴上圍脖,小心翼翼的滑下埡口,來到西藏昌都的芒康縣城。冰雹依然越下越大,還伴隨著電閃雷鳴。原計劃今天是要趕100公裡外到左貢,看來老天爺是要留我在芒康住一夜了。
芒康在藏語中是美妙之地的意思,海拔3780米,川藏公路與滇藏公路在此交彙。兩條公路在這裡形成一個岔路,一面是往拉薩方向,一面是往雲南,而芒康縣城就位於岔路口向雲南方向的一公裡處。
找好住處,趕緊鑽進被窩,暖暖凍得發僵的雙手雙腳。由於沒有預料到天氣變化會這樣快,中午還是艷陽高照,下午就變得冰天雪地。防寒的衣物都結實的打在行李包裡,准備到青藏線再穿,看來明天就要准備充足一些。
第十四天10月6日小雪轉陰芒康――邦達260公裡
今天吸收昨天的教訓,將保暖物品武裝到了牙齒。
出門,一場雪已將個個山頭裝扮成了白面饅頭。
路依然是砂石路面,但修整的比較平坦,加之路上的雪已溶化,路面有一些潮濕,沒有了像昨天一樣的灰塵,跑起來輕快了許多。今天首先攀爬的是海拔4338米的拉烏山,隨著海拔的上升,滿山盡被綠色所包圍。山坡上是綠油油的高山草場,一直延伸至山頂,茂盛的長青針葉樹種間雜在草場上、岩壁間。山腰間,幾座白牆彩窗的平頂藏式小樓煞是醒目,別有一派閑適情調。黑色的犛牛成群結隊地散布在原野上,幾個衣著鮮艷的藏族牧民遠遠地在山坡上向我招手,更有過往的司機索性將汽車扎進草原,席地而坐、生火喝茶…… 上天似乎過多地將美麗撒在了西藏這塊土地上,雖然路途艱險,可一旦有緣得見,莫不使人刻骨銘心、流連忘返。
從拉烏山下來,一樣地蜿蜒曲折、一樣地塵土飛揚,砂石土路在車輪的碾壓下,發出咯咯的聲響。在我的感覺,仿佛不是車輪在碾壓土石,而是尖利的石塊在折磨著輪胎。
過了竹卡,衝過了瀾滄江大橋,我不知不覺間就越過了覺巴山。 再往下的路上,盡是高山峽谷的地形地貌。瀾滄江在峽谷內奔騰咆哮,江水碧玉如洗,令人爽心悅目。
高原的山上似乎總是氣候多變,一會兒陽光明媚、一會兒彤雲密布,雨雪更是往來無蹤。在爬東達拉山時,空中又飄起了雪花。東達拉山口海拔5100米,是整個川藏線上最高的地方。東達拉山荒涼貧瘠,幾乎寸草不生,十幾公裡沒有人煙。一路上我的車幾乎一直在三擋上行駛,油門一轟到底,車速不過24、5公裡上下。我一路大聲唱著“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志願軍軍歌給自己鼓氣。車子終於在怒吼中衝上了山口。下了東達拉山,不知不覺躍入了柏油公路,我真想趴到路上親一口,這是我進入西藏以來第一次見到柏油路。一口氣行駛了30多公裡,來到了左貢縣城。給車子加滿油,看時間還早,決定繼續前行。左貢縣座落在一個高山峽谷之中,地勢較平緩。公路沿山而建,柏油路蜿蜒起伏,平整流暢。車速保持在60-70公裡之間,將近天黑,抵達了邦達。邦達只是一個小鎮,釘子路口穿鎮而過,一條路通往川藏北線重鎮――昌都,另一條路是我明天要走的通往然烏的川藏南線。
邦達是川藏線的交通樞紐,過往的長途汽車、貨車都在此休息。而這裡只有一個兵站和一排二層房屋,房屋門面是飯店,後面即是旅館。由於非典後遺症的原因,兵站現在堅決不允許收留外來游客。我只好找了一家稍微像一點樣的飯店落腳。推開房間的門,室內及其簡陋,除了一張床什麼也沒有。好在只是睡一覺,也沒其他要求,有床就行。打開被子,一股臭腳牙子味兒差點兒沒把我熏一跟頭,看來這被子是沒法蓋了。我背了一路的睡袋,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