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騎摩托走西藏(三)

作者: xg226

導讀第七天9月29日小雨成都的小雨像面粉一樣紛紛揚揚隨風而飄。昨晚了我費九牛二虎之力補的後胎,今早又示威似的癱軟在那裡,我氣地狠狠踢了它一腳,可它依然還趴在那裡,而我的腳確是陣陣酥麻。一不做二不休,我決定把前後輪胎都炒了魷魚,否則它如果在高原罷工,沒給它打飽氣,我就先沒氣了。 我把車推到路口的修車鋪,先補好輪胎,打聽好成都摩托車配件市場,就 ...

第七天9月29日小雨成都的小雨像面粉一樣紛紛揚揚隨風而飄。昨晚了我費九牛二虎之力補的後胎,今早又示威似的癱軟在那裡,我氣地狠狠踢了它一腳,可它依然還趴在那裡,而我的腳確是陣陣酥麻。一不做二不休,我決定把前後輪胎都炒了魷魚,否則它如果在高原罷工,沒給它打飽氣,我就先沒氣了。

我把車推到路口的修車鋪,先補好輪胎,打聽好成都摩托車配件市場,就騎著它來到了茶店子摩配城。我決定將前後輪胎換成不帶內胎的真空輪胎,這樣如果碰到扎胎修補起來就很容易,不過要花掉我不少銀兩,唉!就算花錢買個放心吧。

挑好輪轂,選好輪胎,把車交給修車鋪的師父。普通輪胎換真空輪胎是一個大工程,要改裝前後剎車、碼線等。修車鋪的師徒三人圍著我的愛車忙活著,我看幫不上忙,就回到旅館給家人通個電話。這幾天都是用彩信和老婆聯系,很久沒有聽到兒子的聲音了,據老婆發的信息說:“他已經會叫爸爸了。”電話接通,簡單向首長彙報了工作,重點將要花一筆銀子換輪胎的重要性陳述了一遍,老婆二話沒說就批准了。我急不可待的要兒子聽電話,我對著話筒開導了他半天,可他就是矜持的一言不發,急得我恨不得去揪他的耳朵,老婆說他正抱著話筒啃呢!我要求老婆每天用手機相機把兒子的活動拍下來,用彩信給我發過來。看到他們母子的照片會給我增加動力和信心。

重新調整行李,再次把不重要的、僅供享樂的物品挑撿出來郵寄了回去。從郵局回來,順便逛了逛成都市容,再次感嘆造物主對巴蜀人的厚愛。這裡不僅擁有美景,同時還擁有了美食、美酒和美人,這是每個血性男人的夢想。

下午5點多,修車鋪的老板打電話通知取車。經過驗車、試車,一切順利,我的車終於可以所向披靡了。

外面已然飄著雨絲,初秋的成都有了一絲的寒意,與玉林串串香火鍋店裡熱火朝天的劃拳聲行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八天9月30日 小雨成都――瀘定

經過一天的休整,身體狀況感覺恢復的很好。出門看到煥然一新的摩托車,心裡踏實了更多,畢竟這次進藏全靠他了。

跨上摩托車戀戀不舍的離開成都,我的下一站是途經“雨城”雅安,翻二郎山到瀘定。成都到雅安先走108國道,再拐上318國道,全程都是一級公路。雨依然在不緊不慢的下著,由於對新更換的輪胎還不太適應,所以一直跑不起來,將近中午才到雅安。雅安有三絕:“雅雨、雅魚、雅女”。雅安因位於邛崍山、貢嘎山和二郎山之間,所以常年陰雨綿綿,故得一雅號“雨城”。雅安又因雅江而得名,雅江是貢嘎山的雪水融化而成,水溫常年處於低溫狀態,江只出產一種高原無鱗魚――雅魚,由於雅江水溫偏低,所以這種魚生長緩慢,且不易人工飼養。而雅女則因雅安氣候濕潤,加之經常品嘗雅魚而個個生得皮膚細嫩,身材高挑,,堪稱美女。今天有幸淋了雅安雨(其實幾乎每天都下雨),一定要品嘗雅江魚,欣賞雅安美女。

行至雅安城,挑一像樣酒店闖進去,點名要了一條雅江魚,老板看我破衣爛衫(其實是風塵僕僕),就提醒說雅魚要120元一斤,我毫不猶豫的要了一條大的。因為我知道高原寒水魚都長不大,如果太大,一定有假。果然,時辰不大,老板拎來一條6兩重的小魚。按我的經驗估計這條魚頂多半斤,不過只要能品嘗到正宗貨色,我也就不斤斤計較了。雅魚的作法十分簡單,開膛破肚,不用刮鱗(沒有鱗)放入砂鍋,和白菜一起燉幾分鐘,放少許鹽即可,味道鮮美,入口即化。一會兒,服務員將砂鍋端將上來,頓時飄出一股清香。

我邊吃邊和熱情的老板娘聊天,老板娘四十有余,但風韻猶存。我問她:“你們的服務員多是雅安的嗎?”她回答:“哪裡,都是農村的,城裡的姑娘都去外面掙大錢去了,哪會來我這裡干服務員。”噢,心想,怪不得讓我有點失望。

品嘗完雅江魚,跟老板娘告辭,我就要翻越著名的二郎山。一路沿峽谷而上,曲折穿行。雨越下越大,我冒雨前行,寒風令我瑟瑟發抖。前方車輛突然停了下來,我也靠邊停下,拿出一件皮背心穿上,這才感到一絲溫暖。迎面開來一對軍車,駕駛室裡的軍人看起來個個還是孩子。軍車一輛接著一輛,想必他們就是從川藏線下來的運輸隊,頓時產生一絲敬意。

車隊很長,我不能等下去了,就溜著邊慢慢前行。雨水打在頭盔面罩上,使我的視線模糊起來。左手捏著離合器,騰不出手來擦,索性掀開面罩,讓雨水直接打在臉上。同方向的地方車輛除大貨車外,還夾雜著很多趁十.一長假出來旅游的團隊。

山越爬越高,二郎山海拔3437米,原來的山路曲折難行、危險重重。當年築路工人在這裡硬是靠钎鑿錘打才開出了道路,不少人就長眠於此。現在,在半山腰修出了著名的二郎山隧道,天險變了通途。

很快來到了隧道口,二郎山隧道全長4176米,摩托車通過是不收費的。裡面設施完善、道路寬敞。隨著飛馳的車輪,隧道中一排排照明燈光和道路標志閃爍的反光,須臾而過又無窮無盡,頗有科幻電影裡時光穿梭的意境。十幾分鐘,就通過了隧道。奇怪的是進入隧道前還大雨滂沱,出了隧道,這邊卻艷陽高照。本想在隧道口留一張影,可由於交通太繁忙,不易停車,只好作罷。出隧道行26公裡,就是大渡河邊上的瀘定。可這26公裡卻因為修路,讓我足足開了兩個小時。明天是十月一日國慶節,我決定住在瀘定,可以一早去參觀當年紅軍22壯士勇渡大渡河的瀘定橋。

第九天10月1日晴瀘定――新都橋

今天是國慶節,一早起床趕到瀘定橋,建於1705年的瀘定橋,橫跨咆哮奔騰的大渡河。橋身全長101.67米,寬2.67米,是用13根粗大的鐵索在兩岸拉成的,橋面上鋪著木板。過去,瀘定橋是千裡河道上惟一的橋梁,是四川腹地與康藏高原的咽喉要衝,當年紅軍就在此上演過軍事史上著名的飛奪瀘定橋的精彩一幕。橋西岸的觀音廟是不收錢的,上面有指示牌說明,當年紅軍就是在這裡用炮火掩護22勇士奪橋的。本以為在國慶日可以看到升旗儀式之類的活動,但這裡卻安靜的出奇,只有三三兩兩背著背簍到觀音廟進香的香客。我沒有了參觀的欲望,跨車而去。

從瀘定到康定海拔會上升1000多米。傍山公路是沿著水流湍急的大渡河蜿蜒而下的,由於正在修路,整個路段布滿施工的土石方、工棚和機械設備。路上往來的車輛也相當地多,大部分路段是在指揮下單向通行的。我淹沒在汽車揚起的巨大灰塵中,艱難地駕車前行。迎面碰到拉練歸來的一輛連一輛的軍車,沿著的盤山公路,向一條蜿蜒的巨龍,游走在滔滔大渡河邊險惡的崇山峻嶺之中。我只好眯縫著雙眼,迎著灰塵緩緩前進。車輪下的沙土路顛簸難行,連續不斷的翻山越嶺也已使我疲憊不堪。這時,只能強打起十二分精神行車,因為稍有閃失,結果不是撞山就是栽下大渡河。正在行進當中,我為裝行李而焊的架子突然碰到一塊尖利的岩石,車子馬上搖擺起來。我把住方向,緊急剎車,嚇出了一身冷汗。下車檢查行李架,拇指粗的鐵架子居然攔腰截斷,好在還湊合能用,康定就在前方,繼續前行。

也許我走的是穿過城區邊緣的國道的原因罷,大量的貨車擁堵在路上,尾氣濃烈、煙塵密布。街道狹窄彎曲,環顧四周,建築破爛、垃圾遍地,視野之內一切紛亂如麻,我一下沒有了逗留的興致。好不容易突出堵車重圍後,回頭遺憾地望了望康定城,想了半天卻怎麼也想不起“康定情歌”的旋律來了。

遠處折多山擋在面前,我猛擰油門開始向上衝,車子發出轟鳴卻緩慢前行。我知道車子由於氧氣含量低,動力下降,開始出現高原反應了,這是我碰到的第一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埡口。盤旋了近2個小時,我終於來到了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口。山口濃霧彌漫氣溫很低,不易停留,照了一張像就快速下撤了。

下了折多山,眼前出現一派異域風情,蔚籃的天空,飄浮著朵朵白雲,河水也沒有了湍急的咆哮,高山上的植物已泛微黃。這裡氣候濕潤、風光旖旎。色彩艷麗的藏

族碉堡式小樓掩映在一片片翠綠的闊葉林間,川谷間草原蔥綠、牛羊遍地,衣著鮮艷的藏族牧民或徜徉於草原、或三三兩兩倚坐喝茶,一派田園牧歌的優美景致。我來到了攝影家的天堂――新都橋。

由於今天是十一國慶節, 一路上,時常見到掛著外地車牌的旅游車穿梭往來,常有城市裝扮的紅男綠女駐足攝影、觀景,興奮得嗷嗷直叫。說真的,包括我在內,穿著各式衝鋒衣、扛著長槍大炮的旅游者們,並不能與四周的景致相融,反倒有些可笑,傻傻的。因為在最自然的美景面前,現代化的人們不免成了最煞風景的“風景”了。

我找了一家藏族人家住下,要了一壺酥油茶,坐在夕陽的余輝下,愜意地欣賞著眼前的一切。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