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道孚印像

作者: 大尻

導讀摘自:四川新聞網距離成都500多公裡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這裡是著名的康區,同樣有名的還有剽悍英俊的康巴漢子。道孚一些地區至今仍保存著的走婚習俗更使它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雪山的傳說 “道孚”是藏語馬駒的音譯,相傳因縣城所在地形神似馬駒而得名。這裡地貌復雜,景觀多樣,雪峰、峽谷、江河、瀑布等一應俱全。八美鎮的石林崢 ...

摘自:四川新聞網距離成都500多公裡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這裡是著名的康區,同樣有名的還有剽悍英俊的康巴漢子。道孚一些地區至今仍保存著的走婚習俗更使它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雪山的傳說

“道孚”是藏語馬駒的音譯,相傳因縣城所在地形神似馬駒而得名。這裡地貌復雜,景觀多樣,雪峰、峽谷、江河、瀑布等一應俱全。八美鎮的石林崢嶸起伏,景像萬千;亞拉雪山氣勢雄偉、主峰高達5820米,山頂終年積雪、雲霧繚繞、晶瑩剔透,被藏族同胞譽為神山。

雪山西側的友措湖湖面約有1平方公裡,風景分外美麗。從湖邊到湖心分別呈淺黃、翠綠、湖藍等色,與雪山交相輝映,蔚為壯觀。在亞拉雪山和貢嘎雪山之間,是坦蕩的龍燈大草原,相傳格薩爾王當年曾經在此安營扎寨。寧靜富饒的草原吸引得最多的是各種動物。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寂寞了一冬的野兔、羚羊、黑鶴、野鴿等都會飛到草原上覓食、嬉戲。10月的道孚已是寒風蕭瑟,但我們一路上時時會看到松鼠靈活的身影,聽到小鳥在樹林裡歌唱。

富麗堂皇的民居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道孚縣財政收入曾位居全州前列,道孚人修的民居算得上是富麗堂皇。

我們借住在縣城的一戶民居中。民居的主人叫亞瑪加措(音譯),是一位能干的藏族同胞。房子分兩層,全部是木結構,其中的兩根頂梁柱竟是兩棵直徑2米的原木。以藏傳佛教故事為內容的壁畫,將房間裝飾得既生動又莊嚴;而以黃色、紅色為主的色調則使得房間金碧輝煌;再配上高大寬敞的客廳、廚房,整座小樓看上去像座宮殿。主人告訴我們,這樣的藏式小樓在道孚比比皆是。

道孚民居俗稱崩科,建築學名為井干式建築,或稱木楞子建築。精致的雕刻與繪畫是道孚民居的精華之所在。據說,一座中型的民居僅用在雕刻和繪畫上的時間一般都在半年以上。民居內描金繪彩,美麗的傳說和傳說中的吉祥物是主要題材。道孚民居不僅譽滿藏區,而且享譽海外,海外學者將道孚稱為世界藏民居藝術之都。

小彭措的愛情

扎壩區坐落在扎壩大峽谷,地廣人稀。由於地處深山,交通極為不便,這裡至今還保留著走婚的習俗。在扎壩,攀碉成為每一個成年男子的必備之功。走婚的藏族小伙子首次去女方家時,必須通過攀碉的考驗。攀碉者通常是在夜色的掩護下,徒手攀上最高可達20多米的女方的閨房,最終以勇氣、意志和力量贏得女子的愛情。

38歲的小彭措是巴泥村村長,他與妻兒站在門口和我們聊天。提起當年攀碉的經歷,小彭措多少有些羞澀:“那都是19年前的事了,我住在河的對岸,晚上偷偷去卓格拉姆家。她家的碉樓有8米高,我一下就爬上去了。”和扎壩地區5000多走婚的青年不同,小彭措在25歲那年,和愛人卓格拉姆結了婚,從此過起了男耕女織的生活。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