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四川新聞網酷愛旅游的表哥曾告訴我,四川最美的是四姑娘山,去幾次都不夠。9月17日,我和老公決定去久負盛名的四姑娘山。因為比較遠,我們采取跟團的方式。吸取前幾次的教訓,我們沒有帶太多的東西,只有2個簡單的包裹。一袋子的零食加2、3件衣服,行李居然已是一大堆。
一早出發,我們來到西門車站,已經8:00,可車和還沒有到,等到8:45,來的居然是一輛破舊的“亞星”,不由暗嘆,又被JS給騙了。車上人已經坐的很滿,我們只好坐到最後一排。想以前從沒坐過那麼遠,這一路不知道要折騰成什麼樣。算了,上車吧。因為人滿了,很快就出發。同行的還有兩個香港人,一個台灣人。那個小導游我開始以為是個在街邊賣蘋果的小販,好在態度還和藹。一問才知道他是小金人,也是藏族。
車到了都江堰,導游說山上可能會下雨,天氣變化比較大。我們買了傘和啤酒。車行駛至臥龍已是快1:00了,安排在這裡吃午飯。一下車,一股清冷的空氣撲面而來,看看四周已經從四姑娘山游完歸來的人們,都穿著厚厚的羽絨服。我吃了一驚,我只帶了一件單薄的毛衣,真有那麼冷嗎?!那我不是慘了!吃了簡單的午飯,我們繼續向四姑娘山去。車沿著岷江前行。岷江的水和上次去九寨溝路上一樣的淺綠可愛,讓久居城市的我倍感清新,漸漸忘記路途的顛簸,投入旅游的喜悅期盼中。不久,就進了高原特有的黃土坡地。雖然才九月,但空氣已經有陣陣寒意,天空變得特別的高,讓人觸目驚心的是那片純藍,比藍寶石的顏色更明淨。像是為了滿足心靈的需要,一看到這樣純粹的藍,我的目光就無法移開。天空中只有幾縷白雲無心的掠過,將倩影投在山坡上;一群野雀掠地飛起,一點不懼來人。車行到山腰,我俯首望去,平坦的公路在黃色的群山之間蜿蜒曲折,像無意中飄落的白色絲帶點綴在山間,這樣的景色也讓我驚喜,跳下車就開始照相。也許只有在這純淨的天地間,才能感受到生命最單純的快樂。
終於到了四姑娘山。四姑娘山實際上是由三條溝組成:雙橋溝,長平溝,海子溝。旅游團只到前2個景區。很快就到了第一個景區:雙橋溝。這是條在高原中間的平坦通道。當然,平地是青翠的草坪。人就在草地上游覽,兩旁就是觸手可及的巍峨高山。這裡據說是盛產藥材的地區,所以叫人參坪和貝母坪。草皮很淺,可能是高原草地的特色吧。景色雖然沒有特殊之處,可有許多當地人牽了馬匹等待我們的來臨,在草原上穿上藏服,騎著藏馬隨意遛達,又或者撫摸著健壯的犛牛,一會又去抱著只可愛的小綿羊,盡情體會一個牧民的快樂。我童心大起,穿著藏服手舞足蹈起來,拍了許多滑稽的照片。嬉戲完了,我們到了盆景灘。這裡的草地中央出現一片緩和的水流,非常安靜,猶如山谷中的一面明鏡。最獨特的是,水面上有數株造型奇特,姿態各異的黑色樹木,而且沒有一片葉子,走近一開,原來早已枯死,但樹型特別,枝干伸展出生動的姿勢,仍保持著天然的美麗形態。兩旁的高山,藍天白雲,遠處隱約可見的雪山,將黑色的枯枝襯托的格外有種神秘的美,無論從哪個角度,都是一副天然的美景。同樣,這裡也有一群居民,他們牽的不是牛馬,而是盛裝的小孩子,他們大概也就4歲左右,那紅紅的皮膚,純真的面容,牽著只白白的小羊羔,真是可愛極了。雖然看的出來他們不是第一次過來招攬客人合影,但仍保持著羞澀的神情,低垂著頭,大大的黑眸向上望著我們,露出一絲淺淺的卻是歡迎的笑容。我們的合影是我特別欣賞的照片之一。再走進去,就是冰川紅衫林。氣溫低了很多,四周的山峰上已經覆蓋了皚皚白雪,其中一座由於山崖的橫斷層也覆蓋白雪,形成了像布達拉宮的外貌,所以由此命名。山邊上有許多紅色的杉林,結了許多紅色的小果子,一捏有汁液留出,我嘗了嘗,很甜,可能是沙棘一類的果實。雖然手指都在冰雪的寒氣中凍的發木,但我們還是玩的興高采烈。
第二天,我們啟程去行程的重點:長平溝。進溝以後就是自行游玩。我們遇到一群游伴,決定和他們一起玩,我們租好了馬匹,這下要騎個夠了。因為起初一段路是木棧橋,我們決定先走一段路,馬夫在另一個出口等我們。一路上,古木幽幽,四處垂掛著“松蘿”,一種只有在沒有污染的空氣中才能生存的寄生植物。粗壯的樹干上覆蓋著青苔,更顯古樸,灌木林青翠滿目,溪流清澈見底,群山環繞,極目望去,雪峰正靜靜等待我們的光臨。這樣宏偉的畫卷,的確不是青城天台一類的山林可以比擬的。棧道不長,很快就走到盡頭,我倆一人一匹馬,因為剩下的很長一段旅途要和馬兒一起渡過,我不禁對它生出了依賴之情,真希望它不要發飆,把我甩下來才好。幸好它目光柔善,一看就是老實溫馴的一匹好馬。其實也有牧民牽著它,但在這路途中,我們必須要彼此依賴,准確的說,是我依賴它。騎馬山間過,移步換景,果然別有一番滋味,可惜在馬背上拍照手不穩,加之牧民說路還遠,急於趕路,不知錯過了多少美景,只有靠記憶的底片了。馬路並不好走,前幾天才下了雨,路上全是泥濘,來往的馬隊已經踏出一條深深的足印。雪山越來越近,幾乎就在頭上,襯托得樹林更加蒼翠。路也不平坦,一會向上似乎在爬山,剛爬上去立刻開始下行,原來只是陡坡,我必須很注意路面,還要不停的以專業姿勢前曲後弓,以免跌下馬來。馬兒累了渴了,還會自己找山邊的嫩芽和清泉。這不,前面一個被美景迷惑的小伙子,被馬兒帶到一棵橫長出的樹干下,馬兒倒是輕松鑽了過去,他卻被欄在樹干上,抱著樹干掉下馬,整個人懸在半空,讓大家笑了個夠。不好,前面出現一條小河,波浪滾滾,河邊地勢陡然增高,而且只有一人寬的路,怎麼過啊?馬夫告訴我們,不要擔心,馬兒會踏河過去到對岸。啊~,我簡直不敢相信,跨度起碼有十米,水勢看上去不僅急,也不是什麼淺灘,根本看不到河底,而且馬夫會走岸邊,馬兒若是不聽指揮,或者馬失前蹄,這麼冷的河水,真是不堪想像。我該信任它,我摸著馬兒的背,戰戰兢兢的說:“馬兒乖乖,我們要好好走哦!”馬兒卻對眼前的危機渾然不覺,輕松的邁開了前蹄。我立刻感受到激流的衝擊,馬兒的每一步都讓我提心吊膽,我控制著想不顧一切尖叫的情緒,裝作冷靜。旁邊一個女孩的馬兒似乎不太認識路,直接向水中央走去,水流很快到了馬肚子,她開始驚呼,我立刻制止了她,讓她把馬兒的韁繩拉過來。她也控制了情緒,馬兒聽話的把方向轉了過來。隊伍和馬夫都松了一口氣,真是夠懸啊。穿過古木的叢林,越過清澈的溪流,視野頓時開闊,一片山脊上的平原,群山環繞,平視可見,山風獵獵,騎在心愛的馬兒上,感覺無比自豪。這景色,真有些像《指環王》中的場面。一邊是個小小的食宿點,一旁有棵粗壯的枯松,露出白色的樹干,歪斜的寫著:四姑娘山腳下。旁邊一匹健壯的白馬,不正是《白雪公主》中的那只嗎,可惜沒有英俊的王子,我一邊想,一邊偷望了亮一眼,他顯然沒有料到我的鬼心眼。簡單吃點便餐,翻馬上路。這裡居然還有農田,秋季了,泛出一片豐收的金黃來,古樸的藏族石屋,有著童話般的色彩。雪峰已經很明顯,仰頭可見,更增天地間的聖潔美麗。馬夫告訴我,我們已經快到了。可不久,就到了一片亂石岡,周圍還有粗重的木欄圍住。咦,怎麼過去呢,根本沒有馬路嘛,馬夫告訴我們,可以騎馬過去,不過因為路太難,要另外加錢,雖然馬並未露出疲態,不過已經連續走了4個小時,還是讓它歇歇吧,我和亮決定爬上去,越過亂石岡。才爬了幾步,立刻氣喘吁吁,才意識到高原空氣稀薄,有點不適應。亮牽著我,終於走完了,出現一片草地,周圍是青翠的樹木,樹木上是真實的白雪的群山。雪並不很多,順著山崖堆積,把本來平淡的高山勾勒出豐富的白色線條,其中一座就是因為那線條活活畫出了一座不達拉宮出來而出名,據說是為了牧民能夠不用到拉薩也可以膜拜才出現的。再向前行,哇,一片寬闊的草地頓時出現在眼前,兩邊是高陡的山坡,中間就是向往已久的四姑娘山,蔚藍的天幕下,兩旁是悠悠青山,中間卻是純潔雪山,泛黃的草地上黑色的犛牛星星點點,專心的啃著草皮,顯是見慣這樣的美景,讓人羨煞了。擁有這樣的天地,夫復何求?什麼俗世煩憂,早已拋諸腦後。左邊的山腳下,是一條平靜的溪流,青綠的水流反映著群山的*廓,奇特的是,水到中途過了一個坎,立刻變成狂野的流水,顏色也變的灰暗起來,不是親眼見到,無法相信這是同一條河流。也許和人一樣,因為境遇的不同,也可以變成截然不同吧。飽覽了秀色,我們才戀戀不舍的轉身下山。下山路上路過枯樹灘,有點像盆景灘,不過樹木更加高大,河灘也更寬闊。下了馬,我才發現腿已經變的有點羅圈兼僵硬,走路都有點艱難,暗嘆馬背上生活也不容易。
下了山,已是日暮,我們站的地方背陽,恰好可以看見金色的陽光灑在群山上,照的山林燦爛無比,本來純白的雪山也泛出了金色,硬把美景塞進我們已經為之顛倒的頭腦中去,像是要在最後再留下一個難忘的記憶。回家路上,一段公路旁是著名的貓鼻梁,這裡最能看到四姑娘雪山的豐姿,藍的泛白的天空下,四座雪山昂首挺立,以不變的姿態迎接世人的驚嘆和贊美。導游說最大的雪山仔細看可以看到一個姑娘的側面,我仔細又仔細看了,卻只發現一個凶惡的太婆的臉,也許歲月無情,美貌也一去不復返了吧。無論如何,這裡的美景,值得重游,特別是有高級的相機的話,簡直是必去之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