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綠風情

作者: (蘋果)

導讀有人說,如果說歐洲是傳統古典之美,北美是現代文明之美,那麼,加勒比海就是野性之美。野性之美與人文之美相比,有著更大的想像空間和神秘之感,誘惑你追逐向往。的確,在久有的意念裡,加勒比海奔放的姑娘,優美的拉丁舞、節奏明快的音樂,以及熱帶雨林風光,造就了獨特的中美洲風光,令人神往,令人陶醉。洪都拉斯是加勒比海沿岸的國家,必是風情萬般。所 ...

有人說,如果說歐洲是傳統古典之美,北美是現代文明之美,那麼,加勒比海就是野性之美。野性之美與人文之美相比,有著更大的想像空間和神秘之感,誘惑你追逐向往。的確,在久有的意念裡,加勒比海奔放的姑娘,優美的拉丁舞、節奏明快的音樂,以及熱帶雨林風光,造就了獨特的中美洲風光,令人神往,令人陶醉。洪都拉斯是加勒比海沿岸的國家,必是風情萬般。所以,中美洲之行還沒有起程,我就期盼著能領略一下這個瘋狂、奔放、酣暢淋漓的經典“拉丁”。當飛機從加勒比海上空進入洪都拉斯的時候,在我心裡泛出些許的興奮。

所有的東西都是因為遙遠才變得神秘。而實際上,這些猜想是個極大的誤會,或者說想像超出了現實。洪都拉斯雖說是中美洲國家,但並不奔放,相反卻顯得矜持許多,它不像哥倫比亞那樣狂野,也沒有哥斯達黎加那樣誘惑,更比不上南美巴西十足的狂歡,這個國家似乎還在半夢半醒之間,像個還沒有醒來的孩子。

踏上洪都拉斯,發覺這裡到處都洋溢的綠色風情。從東方的加勒比海沿岸到西部的太平洋邊,從南部山區到北部平原,都被郁郁蔥蔥所覆蓋著。在這綠色籠罩的天地裡,泛開的綠影投映在所有的地方,不管你在意不在意,接受不接受,都改變不了綠色的存在。山是綠的,水是綠的,街道、城市看去也是綠的,連風是綠的,甚至你心側投下的影子,也是綠的。

地處北緯15度的地方,應該是睡夢最濃稠的。這裡不僅漫山遍野的綠讓你安靜,還有那雨水,更會體貼你的心思。雨水對這個僅有11萬平方公裡、600萬人口的國家格外青睞,每天早晨忘不了灑些細細雨來。這雨是安靜的,好像還有點椰子的香味,步伐很輕,不願打了誰的余夢,悄悄地把山上山下、城裡城外都洗一遍,讓他們綠油油的,發著些厚厚的綠光。我想,這就是洪都拉斯的底色。

可以說,這個國家就是一個碩大的植物園。不管在沿海的坡地,還是內陸的山區,乘車行進在公路上,可以見到車輛人影不多,滿目都是各種樹木。綠樹逶迤起伏,一抹似的,沒有盡頭。那些大葉小葉的樹木,也叫不上什麼名字,有的根本就沒見過。除了長相豪邁奔放的榕樹、椰樹、香蕉、芭蕉、甘蔗、竹子 、棕櫚等熱帶植物外,對那些樹干上長著足球大小的瓜果,路邊院落裡盛開的嬌紅花朵,還有那巨毒的果實,聞所未聞的東西在令人驚奇之外,說不上什麼來,只好望木興嘆了。

原始風貌也代表著這個國家的淳樸民風。友好善良的舉止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這讓人動心的秉性,讓遠來的人有些熟悉和親切的感受。這裡人們對中國有著好感,當我們行走在街道上,或在商店購物,時常會引來當地人的目光。老人,孩子,姑娘、青壯年,都很友善地揮手向我們致意。這讓人想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人對外國友人的那種熱情和尊重。經過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文化已經形成了新的景像,人們與世界的交流多了,這份客情也就少了。

或許這種友善總和經濟落後聯系在一起。洪都拉斯的首都也好,其他的大城市也罷,顯得破舊一些,雜亂一些。高樓大廈少有,多是民間留傳下來的個人房產。由於貧富不均,房屋新舊大小也不一樣,貧窮的街區有,環境良好的富人居住區也有。這裡城市建得不怎麼好,工業也十分薄弱。生活必需的日用品、各種電器及汽車等,本國都不能生產,完全靠進口。街上跑的汽車,多是其他國家淘汰下來的二手貨,這些日本老破車一路上播撒著20年前的風情,濃煙和噪聲讓人感到這個國家的哮喘和底氣不足。當地人介紹說,這裡工人月均收入有100多美金,可以說與中國相當,但收入極不平均。當地物價比較高,尤其是機電產品高出我們幾倍。這讓人想起了八十年代初中國人競相購買日本錄音機、彩電、冰箱的情景。國人辛苦積累起來的血汗錢,就是這樣被吞噬了,剝奪了。慶幸我們趕上了中國的快速發展,若非如此,洪都拉斯便是當今中國的真實寫照。

洪都拉斯曾是西班牙殖民地。16世紀入侵占這片土地的西班牙殖民統治者,多少年來並沒有給這片國土帶來繁榮。當森林、橡膠、礦產等財富被掠奪而去之後,留給這裡的,是遺棄的各種生產設施。世界上沒有善良的殖民統治者。這裡曾有的繁榮,在殖民喧鬧之後逐漸冷卻下來,寂靜和無奈又回到了山水村落之間。

在洪都拉斯最大的工業城市聖佩德蘇拉,在加勒比海邊殘損的碼頭,我們見到已經停運的曾用來向海外運送物資的鐵路系統,車站被關閉,碼頭已經損壞。如今,聖佩德蘇拉車站被黃色粉刷之後,與油飾一新的火車頭同時陳列在市中心,成為國家歷史紀念物。站台上安靜的連椅,在晨曦中還耐心地等待著乘客的到來,期望著火車的熱情。它那裡知道,馳騁的列車已經成為人們記憶中的風景,如今誰也搭不上了。

稍微留意,就能發現洪都拉斯顯露著外來文化的痕跡。除了建築中的歐洲風情之外,眼下最熱門的、滲透到人們骨子裡的當數可口可樂了。對這種褐紅色發著黃色氣泡的甜酸液體,不論是這裡貴族還是市民都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家喻戶曉、人人情鐘。在公共場所,如果你想要點什麼喝,你說英文的“水”不行,“茶”也不行,甚至當地盛產的“橙汁”他們也聽不懂。如果你說“可口可樂”,不管發音怎麼不准,他們立刻就會知道,並且給你可愛的笑容。在幾個城市的山坡上,還高高懸掛有“可口可樂”的大型宣傳字牌,無形中讓這種魔水成為時尚的標志。

警察與保鏢是這個城市的一道風景。在洪都拉斯的每個城市,只要你出門,就會看到那些荷槍實彈的武裝人員佇立在街頭和店鋪門口。他們手持各種槍械,晝夜執守,以防不測。有時候,甚至見到有人抱著輕機槍在街頭的人群裡巡邏。這對於不熟悉情況的人來說,面對黑洞洞的槍口,多少有點毛骨悚然。

夜裡還可以看到警察和妓女一起守夜的情景。這兩個本是死對頭的行當,在別處是水火不相容,而在這裡竟成了消遣夜晚的伴侶。在燈影下他們一起說話,彼此開玩笑,但不會在一起風流。因為他們彼此都是在謀生,只不過各自采用的方式不同罷了。這是洪都拉斯夜晚的一面。

(2003年11月17日)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