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www.ct-invest.com我也孤陋,生於人世二十四年,竟未親見過一位藏民。提起他們,最先想到的就是歷史書上松贊干布的畫像,以為所謂藏民,不過是高顴骨、小眼睛,瘦小而又精干,高原的風沙吹?皴?了的粗糙的臉龐,頂多再加上兩頰之上胭脂似的高原紅。
今年中秋節之前,我去了一趟九寨溝。九寨溝是世界級風景旅游區,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人與生物保護圈”兩頂桂冠,位於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縣內,瀕臨青藏高原,阿尼瑪卿山的冰雪融水彙流下來,平坦處形成了一片又一片的湛藍的海子(藏人稱高原湖泊為海子),落差大的地方就成了或雄渾或俊逸的瀑布,連同千百年來無人涉足的原始森林,也就有了九寨溝這塊人間的仙境。九寨溝的得名,就是因為溝子裡從半坡到四千米雪線之上散布的九個藏族村寨。
第一天我們只看完了左側的日則溝,天黑下來時歇息在樹正瀑布旁邊的雙龍賓館。吃完晚飯後去看門前廣場上舉行的篝火晚會,便遇到了一位美麗的藏族姑娘。她穿著黑色的藏袍,袍子的邊上鑲著紅藍相間的彩條,黑溜溜的眼睛,在毛茸茸的睫毛之下,閃露著青春少女才有的羞澀,婷婷地站在場子的中央,熊熊的篝火映照著她美麗的臉龐。如果不是主持人的介紹,我真不敢相信她就是藏族人,而且就是九寨之一--扎如寨的姑娘,寨子裡的人都稱她為色莫,藏族河曲部落傳說中的美麗的姑娘。她用清純的歌喉為我們唱了一首山歌。我聽不懂藏語的意思,然而心卻隨著這婉轉激昂的歌聲回到了巍峨的雪山之上,皚皚的白雪在太陽的照射之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晶瑩的雪水叮叮咚咚地集合在了一起,在山谷中穿行,在密林中穿行,在箭竹叢中穿行,彙成藍藍的海子,激蕩成銀河般的瀑布,化成七彩的長虹,掛在九寨溝的藍天上。
九寨溝裡的藏人是藏族中有名的河曲部落的後代。祖先居住在甘肅阿尼瑪卿山下的瑪曲,是一個驍勇善戰的部落,當年的吐蕃之主松贊干布南征北戰統一藏人的時候,其主力部隊便是這個部落,所到之處無不望風披靡。《唐書? 吐蕃史》記錄下來的松州(今甘肅入川門戶--松藩)之戰,藏人的先鋒也是這個部落。
當天晚上便做了一個夢,夢見色莫山變成了那位美麗的藏族姑娘,在冰天雪原之上舞蹈。那輕盈的步子,那旋轉的舞姿,令我傾倒。突然之間我明白了為什麼藏人總愛把雪山用姑娘的名字來命名,像珠穆琅瑪,像阿尼瑪卿。我忽然想起那位在珠穆琅瑪峰上為十一屆亞運會采集聖火的藏族姑娘--達娃央宗和今天的色莫是多麼的相像。一千多年之前的那位雄才大略的松贊干布,怎麼卻舍近求遠去迎娶唐太宗的文成公主?
呵,美麗的青藏高原,美麗的九寨溝,美麗的藏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