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儒雅是一面牆——常德全景常德市分為武陵、鼎城兩個區,兩區分界為沅江大橋,我們住在橋南,是通往309國道的必經之路,自古就是湘西咽喉,到現在還擁有著湘西最大的批發商場——橋南批發商場。我們幸運又不幸地住在橋南的左手邊,享受著繁榮與之俱來的嘈雜混亂,車馬人聲鼎沸到深夜,索錢的孩子和滿路泥濘,一度成為我懷疑常德“園林城市”稱號的有利證據。
清晨在嘈雜中醒來,見過能源所王主任,張姐,便過去能源所與區領導們座談。果真是“座談”,坐的直到屁股發麻。
一只狗衝進會議室,活躍了我的眼前世界。它欣喜雀躍地信任我,並仰倒在我腳下酣睡,並不是我有何異,只能證明生活在它身邊的鼎城人的溫良無欺,對弱的態度。
下午算是正式開始拍攝。以前拍dv,LZ舉起鏡頭,我總喜歡搔首弄姿狀態良好,於是今天也不似攝像描述的如何可怕。我只擔心我的胖,我的胖是我的傷。
武陵區算是常德中心,宛如一個勤儉利落的小家,特色不多,但裡外透著干淨和火熱勁。街道兩旁大樹參天,街面上濕潤干淨,步行街規劃在某種程度上比王府井的步行街好,尤其是路兩邊斜斜的碧綠的蔭涼樹,和樹下供休憩的木椅,比王府井那冰涼不溫暖的烈日下鐵條板凳有人情味的多。市區的幾個公園也都不收門票的,敞開往來。我詫異,導游陳老師說因為芙蓉王最近掙了些錢麼能補貼些財政收入。就連沅江的防洪堤被打造成著名的“詩牆”,煙廠也功不可沒。原來吸煙也能夠造福於人啊我們驅車前往去看那面“詩牆”。
沅江北岸,高3米的防洪堤,綿延數公裡,洪水來時整面牆就消失掉,所以能看到詩牆也是好運氣,說明這一年又是風調雨順,洪水無災。細觀詩牆,黑色大理石底襯上有扇形、圓形、正方形等各色框架,裡面則各種文體揮毫淋漓,或詩或詞或者就是簡單的民謠,都是關於沅江沿岸的風土人情惆悵感慨,我最喜歡的是很低調地躲在堤腳的一首《輿夫謠》。
清,向光謙
長不過路,
短不過年。
遠不過家鄉,
近不過天。
稀疏幾句,意境卻幽遠。所謂長短、遠近,是標尺刻度還是我心裡的思念焦灼說了算?轉變在轉念之間,時光與生命卻冷笑著走開了。
長堤旁邊是綠茵草地,戀人們相擁而坐,老者帶著老花鏡仔細地看每一首詩,陳老師說夏天這裡是常德最熱鬧的夜市,想像一下,背靠著滿壁詩文的叫賣聲,該是怎樣的儒雅謙謙,談笑風生。
橋下有婆婆釣魚,魚筐裡只有幾條弱不禁風的魚苗,我大失所望,婆婆卻說本來也不是為了釣到魚,只是為了混時間。詫異,人家根本不在乎魚她享受的是過程。青蔥歲月時,我們尚未看清生命的結果不過是幾尾可憐魚苗,我們草率地忽略了過程中美景,原來人生,奈何!
放下筆想一想,又覺這世界從來都無情無所顧忌地存在,我帶著偽人文主義的目光非要捏造一些矯情出來,純屬讓人肉麻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