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四川的大多城市一樣,攀枝花這個城市年輕而有朝氣,攀枝花是個沿江而建的城市,地形狹長,而且為了成昆鐵路的走向,攀枝花的車站離市區有10多公裡,打車要30元。
依著金沙江的走勢,攀枝花分成了4個區,攀鋼是這裡的主要企業。
來之前,咨詢了一下住宿的情況,大家推薦了攀枝花賓館,簡稱攀賓,事實證明這真是個很好的選擇,在攀枝花一說攀賓大家都認識,為我們在這裡的安排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說來也奇怪,四川氣候濕潤悶熱,而攀枝花又臨著金沙江,但是氣候卻很干燥,怎麼說呢,非常像北京的氣候,我很適應。
在攀枝花的老城區,還可以看見一些古舊的房屋,攀枝花原來是個煤礦,有了攀鋼以後,才逐漸向發達走去,現在是四川的第三大城市了。
城裡的建築依江傍山,有山城的美感,又有江城的質地,很不錯的城市。
特別是在這裡,我還發現了諾瑪特,這是普爾斯馬特根據中國的特色而建的非會員制的超市,我在昆明看見了,沒想到,連攀枝花都有了,洋超市進軍中國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要快。超市裡的物品很齊全,說真的,走在超市裡,和在北京幾乎沒有區別,現在地域的差別越來越小了。
我不愛吃魚,特別是淡水魚,而且尤其是鰱魚,因為我受不了那股土腥味,在家裡做這個魚我幾乎是一口不吃的。
但在攀枝花,最讓我念念不忘的一件事就是吃了“江鰱”,金沙江裡鰱魚。
在來的路上,我一直問別人攀枝花有什麼有特點的好吃的東西,大家說沒有什麼特別的,要說特別就去吃“江鰱”吧。
這裡有專門吃魚的地方,要坐車到江邊去,顯然不太適於初來乍到的我,因此我到了攀賓的餐廳,問:
“這裡能吃江鰱嗎?”
“能的,但是味道可能不如江邊的好,但也很不錯的。”
回答得很樸實。
在後來的兩天裡我分別吃了蒜燒江鰱和清湯江鰱,真是太好吃了。
魚肉肥厚滑膩鮮嫩,湯上面漂著一層油花,在魚皮和魚肉間可以清晰地看見脂肪層,這在北京,吃水庫裡的魚是根本無法想像的。
而且從魚段的大小可以看出這魚生前是如何的魁梧,只有江河湖海才能產出真正美味的魚來,那些拿魚食喂出的只能是添飽肚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