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7,8月間,我由於工作上的需要,游走了四川的攀枝花、宜賓、瀘洲、自貢、內江、南充、雅安、樂山、眉山、德陽、綿陽等10多個地州城市,對這方土地又有了一番感觸,經過這段日子的陳釀,趁著現在稍顯舒坦的時候,開始慢慢地品味…
從成都往下面的中等城市交通比我想像的要便捷得多,高速公路已經非常的普遍了,原來所說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主要是近幾年建成的,而且,客流量也不小,特別是各地汽車客運站的建設,說實話,比廣東的要好:)
四川的路況是很不錯的,道路舒展,但由於地勢的緣故,出了盆地後,過了德陽和綿陽筆直的路就幾乎沒有了,但路兩旁層巒疊翠,郁郁蔥蔥,我很喜歡那種綠色撲面而來的感覺,真的是一種享受。
在這兩個月期間,我在北京和四川間來回擺渡了3、4次,最後終於抓住機會坐了2次火車,真的,在飛機和火車間,只要時間允許,我都會選擇火車,坐在火車上,臨窗而坐,凝視窗外的過眼風景,我有時能坐幾個鐘頭。
從成都回北京的8次,是上午十點發車,天黑前能到達秦嶺車站,已經幾乎形成了我的一個定式,車到秦嶺車站,我一定要下車貯足,不為別的,只想感受一下這裡的空氣。
這趟車風景最美的一段是在車過廣元之前,大概有2、3個小時的時間,車都是伴江而行,金沙江一直在車的右側,火車就是這麼慢慢地沿江而上,漸漸爬上秦嶺的。
一路上要經過很多的隧道,在隧道口可以看到隧道修築的時間,我特地觀察了一下,幾乎都是1953年的,好像只有一個是1954年建,這裡的風景確實很美,但當年修建隧道的犧牲是很大的,據說平均每一公裡就有一位工程兵犧牲,所以,每次我路過這裡心裡總是有點沉澱澱的。
路邊要經過很多不停的小站,可以看到很多小鎮子,也可以看到錯落溪澗的木制農舍,傍晚的時候陣陣炊煙就會從山腰升起,這就叫“過往雲煙”吧。
路邊小站村鎮的人們穿著上和成都其實沒有很大的區別,有一次,我竟然看見了一個染了頭發的女孩,生活在慢慢地,不經意間改變了。
因為來的次數多了,特別是因為小時有和媽媽在四川居住一年的經歷,我似乎對這塊土地有一種揮之不去的親近感,總是用一種輕柔的目光注視著窗外逝去的風景…..
如果說過去我只能在車上隨風而過,那麼這次,我走得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