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寶10/5,沈從文墓地,官莊,石板寨
12、
“一個士兵不是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
到鳳凰,恐怕是一定要到沈從文墓地去祭拜一下的。去看看那一整座屬於這個士兵的山頭。
從文墓地距古城很近,散步去正好,開車還找不到停車的地方。
沱江水從墓地的山邊流過,江邊是從文紀念館樣的屋子,要收錢。山上就是一個小公園,有蒼翠的樹,有砌好的石級,當然有名人題字的石頭,擺放在必經的路旁。
就是找不到從文的墓地。
鳳凰的系列游記是當作作業在做的,每日的後半夜開始,伴著那一幅幅數碼照片,慢慢游歷,如同再次回到那時那景。
我為自己而記,我現在不想再寫了。
突然間沒有了碼字的興致,或許我早應該結尾。
但是我找不到墓地。
13、
沿沱江而下,幾公路的水路是一個叫官莊的地方。
沱江在這裡衝擊出一個小島,繞過小島,清幽地向下流去。
小島被人開發成旅游地,島上建有幾棟木屋。很多小船從沱江上游漂下來,把船與槳的影子映在了微波的沱江裡。游人劃到小島之後上岸,一群人在島上閑逛,自娛自樂倒也挺好。高處俯視小島,卻也別有情趣。
我們的車停在公路上,卻找不著去小島的路了。嘗試著從路旁的坡上下去,依然過不去沱江,沱江在眼前發出嘩嘩的巨響。
想著我們今日要去石板寨,於是便放棄官莊開車走了。
這條路是開往火車站方向的。路的兩邊景色極好,我開始無目的地向前開車。
在一個水聲滔滔的村子前停下來。看農民耕田,看水鴨游泳。
沱江在這裡平緩地流淌,隔著河岸高大的樹枝,秋收之後金黃的田野和田野上金黃的稻草,透著濃重的鄉村味道。走過一座尚未完成的斷橋,年輕的農民正趕著黃牛在犁地,一塊塊新翻過來的深棕色的泥土,散發著淡淡的異樣的芬芳。
田野的對岸是一片村莊。繞過去可以看到沱江轉彎處的堤壩清流。
河水在一彎優美的弧線型堤壩上流瀉,形成美妙的一弧白色的曲線;有水鴨在堤壩的上游暢游,眼前是農婦在洗滌農具;不到一米高的白布樣的流水,不能成為瀑布,卻分明是一首歌曲,一首寫滿曲譜的鄉村之歌。
可憐的YAH在手上嚴重受傷(另記在自駕穿行粵桂湘下篇)之後,在窄窄的田埂上,再次上演了他每次游走必摔交的節目。
我們眼看著他高大的身軀排山倒海樣的從田埂上倒了下去,LANE、小HOO同聲尖叫。好在邊城的土地十分肥沃,帶著牛屎氣味的土地,松軟濕潤。值得慶幸的是,YAH摔倒下去,並沒有碰到那只可憐的受過重傷的手,身上塗抹點泥土,甚至腳被崴了,都算不得什麼大事了。
14、
回到鳳凰城裡吃飯。再去黃絲橋附近,尋找石板寨,是我們此行最後的願望。
下午時光,依然不見太陽。石板寨另有一個名字,已經記不起了。
把車停在路邊。再次受傷的YAH成了孤獨的守車人,閑著也是閑著,把個已經變成了泥車的別克,衝洗得干淨漂亮,也算是他的另一種經歷吧。
石板寨裡,滿眼都是石板。台階、道路自不待說,房子從牆到頂全部是。惟門窗是木。就是木頭,時間長了,也跟石板一個顏色。
石板寨的房子依山而建,一條長長的上坡通道,在石板屋的中間,遠遠地向前伸去。一個孩童從身邊走過,好奇地看了一眼我的機器,就往梯上走去,一會兒已經爬到了頂端,身影愈來愈小。
石板寨的石板不是立起來建築房子的,而是一塊一塊堆砌的那樣,更有意思的是,石板與石板之間沒有任何粘合物,但牆面平整,牆角菱角分明,極其整齊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石板房子之間,種上了一些樹木和蔬菜。黃綠色的葡萄藤從這間石板房頂上爬到那間石板房子上,裝扮著這灰色的世界。
下午的石板寨安靜極了。這裡少有游客,也看不到幾個居民。
一只白色的狗,蜷曲在石板通道的階梯中間,睡覺。我們走近,它也只是抬了下眼,動都不動,懶洋洋地又睡。一時間,我們3架相機同時對准它,拍下慵懶的睡態,原來,狗仔隊就是這樣出籠的,哈哈。
15、
真正讓石板寨生動起來的是那些可愛的孩子們。
不知從哪兒一下子冒出來幾個穿著鮮艷的小女孩,蹦跳著在石板階梯上來回瘋跑,嘻嘻哈哈。一個穿明黃色的小女孩,大概只有5、6歲的樣子,長得很漂亮,胖乎乎的臉盤,紅富士樣的誘人動口。看見我的鏡頭對著她,就瘋跑。天真無邪的笑厴忽閃忽現,小家伙不斷跟我搗蛋,就是不讓我好好地拍張照片,報廢了很多動態中的照片。看到我一臉無奈的樣子,她就樂。
直到她姑姑出來,才讓我拍了她很多的特寫。
大大的眼睛,潔淨至極的眸子,在我的鏡頭前閃動著機靈和新奇;白嫩的小手,不安分地動個不停;表情極為豐富的笑臉,讓我不停按動快門,每張照片都異常生動。
我贊美她漂亮,她姑姑就請我寄張照片給她,我答應了。她姑姑又說,很多游客都說寄來,可是沒有收到一個人寄來的照片。
然而,我也一樣,至今還沒有寄去。因為,我把地址搞丟了。
現在,我把女童的照片貼在“照片發表”裡,我想請求哪位去石板寨的驢友,幫我帶去,帶給那個天真浪漫活潑頑皮的小美女。
我先謝謝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