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小島在我看來,廈門,也許是中國最溫馨的城市。
凡是到過廈門的人,差不多都會認同這個城市是一座“海上花園”的說法。
而來到廈門的外地人,差不多都能體驗到一種家庭式的溫馨感。這裡陽光燦爛,
海浪迷人,好花常開,好景常在。128平方公裡的一個小島,到處飛紅流翠、燕舞
鶯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廈門人整個就是生活在一個大花園和大公園裡。即使
在那個“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年代裡,全身披掛的廈門也仍不失其少女的嫵媚。
詩人郭小川就曾這樣描述他對廈門的感受:“真像海底一般的奧秘啊,真像龍宮
一般的晶瑩”,“真像山林一般的幽美啊,真像仙境一般的明靜”。詩人甚至稱
頌廈門是“滿樹繁花、一街燈火、四海長風”,有著“百樣仙姿、千般奇景、萬
種柔情”(《廈門風姿》)。可以說,從那時起,廈門島的美麗,便聞名遐邇。
事實上,所謂“海上花園”或“風景港口”,其涵義並不僅僅只限於自然風
光。廈門的自然風光無疑是美麗的。但廈門之所以美麗可人,恐怕還在於她很小、
很安靜、很清潔、很溫馨。舊城小巧,新區精致,有著南方沿海城市特色的街道
和建築,都收拾得非常干淨漂亮。地方就那麼大,上哪兒都不遠,商店之類的安
排得都很緊湊,沒有北方某些大城市難免的“大而無當”,辦起事情來也就方便。
城裡人就那麼多,看上去彼此就像街坊鄰居似的,打起交道來也就隨和。況且,
廈門人的性格,總體上說是比較溫和;廈門人的作風,總體上說也比較文明。在
內地一些城市時有所見的那些現像,比如兩軍對峙破口大罵,或者成群結伙地在
街頭打群架、發酒瘋等等,在廈門街上就不易看到。公共汽車來了,大家平靜而
有秩序地前門上中門下,上了車也不搶座位,給老人和孕婦讓座則不用動員。的
確,廈門不但美麗而且潔淨,不但潔淨而且文明。一個北京的朋友在秋冬之際來
到廈門,住了幾天,竟發現襯衫的領子依然干干淨淨,覺得實在是不可思議。更
讓許多外地人感到高興的是,廈門的窗口行業大多有著溫和的態度和良好的服務。
到廈門的商店購物,基本上不必考慮“照顧”營業員的情緒或者顧忌要看他們的
臉色,哪怕你是去退貨。你不會像在北京那樣弄不好就被損挨訓,不必像在上海
和廣州那樣擔心自己是外地人,也不用像在武漢那樣隨時准備吵架,因為根本就
無架可吵。
說起來,閩南人的性格原本是比較豪爽的。難得的是廈門人在豪爽的同時還
有溫和。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廈門市民開始覺得大聲吆喝不太文明,也覺得不該
給這個城市制造噪音。因此他們學會了小聲說話,也較早地在島內禁止鳴笛。所
以廈門島內總體上是比較安靜的,尤其是在鼓浪嶼。白天,走在鼓浪嶼那些曲曲
彎彎、高低起伏的小路上時,幾乎聽不到什麼聲音,有時則能聽到如鼓的濤聲。
入夜,更是?然無聲萬籟俱寂,惟有優美的鋼琴聲,從一些英式、法式、西班牙
式的小樓裡流溢而出,在小島的上空飄蕩,使你宛若置身於海上仙山。
這樣的花園其實並不止於鼓浪嶼,它們就散落在廈門島內各處。漫步廈門街
頭,你常常會在不經意中發現某些類似於公園的景觀:茂密的林木,裸露的山石,
可以拾級而上的台階。住在這種環境中的人家,幾乎每天都能聽到鳥兒的歌唱,
聞到窗外清風送來的植物的味道。那些住在海邊的人家則有另一種享受:隨便什
麼時候推開窗戶,一眼就能看到湛藍的天空和湛藍的大海。
當然不是每家每戶都有如此福分。但,即便在自己家裡看不到大海、聽不到
鳥鳴,也沒什麼要緊,因為你還可以出去走走。廈門可以休閑的地方之多,是國
內許多城市都望塵莫及的。尤其是秋冬之際,黃河南北冰雪覆蓋,長江兩岸寒風
瑟瑟時,廈門市民卻可以穿著薄薄兩件休閑服,從廈門大學凌雲樓出發,翻過一
座小山,不幾步便進入萬石植物園,然後便可在濃蔭之下綠茵之上,盡情地享受
暖風和陽。當然,也可以騎自行車沿環島路直奔黃厝、曾厝垵海灘,看潮漲雲飛,
帆逝船來,在金色的沙灘上留下自己的腳印。玩累了,帶去的食品也吃完了,那
麼,花上十來塊錢,便可以很方便地“打的”回家。我相信,每到這時,無論你
是從什麼地方遷入廈門的,你都會由衷地發出一聲感嘆:
啊!廈門,我溫馨美麗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