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訪禪3

作者: 明月清風

導讀三、懶殘岩下憶舊事南岳同時記載了許多名僧的傳奇。南岳開山祖師慧思和尚與三生塔、天然和尚燒木佛、石頭希遷與佛法東傳、懶殘禪師分芋等為南岳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禪宗史上最輝煌的一頁是在南岳寫就的。但我最不能不去尋訪的是與“一半芋頭,十年宰相”這個傳奇分不開的懶殘禪師的遺跡__懶殘岩和懶殘泉。 由南天門向西北行約四裡我來到了懶殘岩,在平常 ...

三、懶殘岩下憶舊事南岳同時記載了許多名僧的傳奇。南岳開山祖師慧思和尚與三生塔、天然和尚燒木佛、石頭希遷與佛法東傳、懶殘禪師分芋等為南岳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禪宗史上最輝煌的一頁是在南岳寫就的。但我最不能不去尋訪的是與“一半芋頭,十年宰相”這個傳奇分不開的懶殘禪師的遺跡__懶殘岩和懶殘泉。

由南天門向西北行約四裡我來到了懶殘岩,在平常人看來,這幾塊像石臼、石盎的石頭實無甚好看,但卻極富神話色彩。岩側有一泉便叫懶殘泉,築有凌霄壇壇上有宋人石刻“乾天坤地,名山大川、上下四維,有感神明”十六個大字。傳說這即是唐代高僧懶殘的住處。有“白衣山人”之稱歷任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宰相李泌(字長源)又稱鄴侯曾避隱南岳衡山。一夕讀書於寺中,聞一和尚念經,悲涼委婉而有遺世之響,以為必得道之人。一打聽,原來乃衡岳寺執雜役的和尚,大家都不知道其名字,一天到晚盡干苦力活,且收拾僧眾的殘羹剩飯充飢,吃飽了就伸伸懶腰找一個角落去睡覺。故都稱之為懶殘。李泌知道了懶殘禪師的事情後,在一個寒冬的深夜,徑自去找他,正逢懶殘生著牛糞火烤芋頭。臉上還掛著凍得長流的青鼻涕。李泌看了,一聲不響地跪在旁邊,懶殘競自撿起烤熟的芋頭張嘴就吃。還自言自語地說李泌不安好心,要偷他的東西。一面罵一面把吃剩的半個芋頭遞給李泌。李泌一點也不嫌髒恭敬地把它吃了下去。懶殘見此說:好,好,你不必說了,看你很誠懇,許你做十年太平宰相吧。然後拍拍手就走了。佛道舊聞是如此的幽默。但反過來說人的涵養對一個人來說確實極為重要。它是人有所成就的奠基石。“三萬軸書卷無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名山不改,憑欄細認古煙霞”座落在風景秀麗的煙霞峰下的鄴侯書院至今仍使人留連不已。‘懶殘岩畔石凌曾,欲道峰巔力未能。安得渾身鎖子骨,為公扶杖訪神僧。”此為清李元度游《鄴侯書院》時的感概。

懶殘確不負為一得道高僧。其出神入化的禪詩就是例證。“飢來吃飯,困來即眠,愚人笑我,智乃知焉,不是痴鈍,本體如然。要去即去,要住即住,身披一破衲,腳著娘生誇,多言復多語,由來反相誤。”“世事悠悠,不如山邱,青松蔽日,碧洞長流,山雲當幕,夜月為鉤,臥藤蘿下,塊石枕頭,不朝天子,豈羨王侯,生死無慮,更復何憂,水月無形,我只常寧,萬法皆爾,本自無生,兀然無事坐,春來草自青。”那種豁達灑脫那份自得自適在詩中顯得如此富於情趣和誘惑。自然無為無拘無束笑傲江湖,那隱士的山林生活不正是眾生夢寐以求的麼。紅塵滾滾,而一切只不過是心的幻像。世事滄桑過眼煙雲,還不如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裡,做一個山水知音。什麼是禪?無欲無念本心寧靜就是禪,悠游林泉便是藝術化的人生。要逃脫紅塵的牽絆就必須走進大自然。“休將瑣未人間事,換我一生林下閑。”懶殘以自己看似不可理喻的行徑和悟透人生的生活方式告訴人們禪與生的關系。雖然有些消極但在貪欲已經蒙蔽了人們眼睛的今天也還是有些值得深思的東西。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歷盡人間滄桑閱盡世間春色的南岳雖然只剩下一些湮滅的佛道舊聞。但它畢競有過輝煌有個獨領中國禪宗風騷的時代。那些古寺那些碑刻那些題詠和斷章殘編,載記著人們在探索另一個空間所留下的流風余韻風流絕唱。其文化積澱之豐厚確實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在南岳盤桓的那些日子裡,我的心進入到了一種不能為常人所理喻的境界。倘三生有幸,我必會是那只午夜夢回的歸鳥。


精選遊記: 衡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