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 阜康 晴素聞天池是西王母宴請周穆王之地,古稱“瑤池”。今天終於有幸到此觀光,心情格外興奮。
汽車沿著溪流和盤山公路走了大約兩小時,碧藍的天池終於呈現在我們眼前。天池在天山山脈的余脈上,由天山積雪融化彙聚而成。走近天池,才發現她是那麼的大,取名“池”,未免小看她了!天池被環山擁抱,順著她的盡頭看去,層巒疊翠,幾座山在遠處斷裂成峽谷。前面的山是翠綠的,中間是淺灰的,最後面是白皚皚的,那是露出一角的雪山。雪山送出絲絲寒意,讓遠方的來客沐浴在清涼的世界中。那雪山是不是博格達峰呢?博峰海拔5445米,比天池這裡還要高3500米!新疆人以為博峰是新疆最高的地方,其實,天山最高峰托木爾峰7444米,南疆昆侖山喬戈裡峰8611米,都比博峰高出許多。可是,最富神秘色彩、最美麗動人的山峰卻非博峰莫屬了!
我們決定騎馬上雪山去!問問價錢:160元!我們毫不猶豫:上!
馬夫是三名哈薩克牧民,給我牽馬的是一位姑娘,很愛笑,真討人喜歡。給戴明、孫蕾牽馬的是大嬸、大叔。他們看起來跟漢人差不多,臉上留下了頑強執著的刻痕。孫蕾騎的馬四歲,年少氣盛,我和戴明騎的都是七歲,而我的馬更高大健壯。
上雪山,首先要到達天池的源頭。我們鑽進天池旁邊的雲杉林裡。密密麻麻的雲杉像利劍一樣刺向天空,樹枝重疊,漏下斑斑點點的光影。騎馬穿行其間,要注意躲開橫長的樹枝。而駿馬卻絲毫不懼,更不在意林間碎石,只管朝著馬夫指的方向走。大叔說,前面有段特別險的路,我們得下馬自己走。在馬背上坐久了,也該舒展舒展筋骨。我們三步並作兩步,翻過一個山頭,沒想到走起來不緊不慢的駿馬就跟在我們身後!透過密林,我們隱約看見碧藍的天池——什麼時候才能到天池的源頭?正在思考,忽然眼前豁然開朗,我們走出密林到達天池源頭了!馬兒也高興起來,放開蹄子馳騁跳躍。
這是一片灘塗,前面山谷的溪流在此彙聚進入天池。溪水時急時緩,遍地亂石,若隱若現。於是馬夫坐到我們身後。馬兒們似乎不大願意,可是聽到馬夫“灰啾、灰啾”的叫呵聲,誤以為鞭子要揮下來,不禁加快了步伐。
走進峽谷,哈薩克姑娘讓我拿著韁繩控制馬的方向。嘿,我也能像“馬背上的民族”那樣揚鞭策馬了!多神氣!姑娘在後面跟著,時而小跑幾步,時而捧起溪水洗臉,我想,她這麼嬌小的個子,居然這麼能跑!剛才我才走了一小段,腳就有點發軟,她一直牽著馬,現在還能靈巧地蹦跳,真不愧是游牧民族的好女兒!前面的雲杉少了,地面上露出淺綠的地毯,時而又突出幾塊岩石。山色變得柔和起來。地上隱約地磨出一條小道,馬兒乖乖地沿著小道走,認准了路,“老馬識途”啊。不過,它們有時經不住鮮嫩青草的誘惑,悄悄走到路邊吃上幾口。這時,只要將手中的韁繩輕輕一拉,它就回到小道上了。
遇到幾個騎馬下山的牧民,姑娘和他們交談了幾句,朗朗的笑聲隨風蕩漾,響徹雲霄,山谷裡頓時熱鬧歡快起來。小鳥飛下來嘰嘰喳喳,羊群牛群向我們行注目禮,我們受到了貴賓般的禮遇!連溪水也漸漸大聲起來,嘩嘩地翻騰著浪花。馬兒高興了,喝口水,然後使勁小跑幾步。
順著彎彎曲曲的澗流,我們也蜿蜒地向上爬。馬兒蹚了幾次溪水,溪水變得越來越急,從劈開的峽谷裂縫中瀉下,一絲絲,一道道,像飛練,像鏡子,向遠處反射著七彩的光。溪水衝瀉到突兀的岩石上,濺起瑰麗的濃霧,給這谷澗增加了一絲神秘色彩。面對驚心動魄的溪流,馬兒有點害怕了,它用蹄子往水裡探,踩穩了,才探另一步。姑娘“灰啾”了幾聲,馬兒終於過去了。可是孫蕾、戴明的馬都不敢過!於是姑娘又騎回去把他們逐一接過來。趁著這好機會,我趕緊把馬兒蹚水的場面拍下來。馬兒走了三遍,信心十足地揚起頭。另外兩匹馬在它的鼓勵下也不再懼怕,反而得意洋洋地等待主人去誇它。征服了這個最險的澗流,我們讓馬兒休息休息,於是它們馬上津津有味地嚼起青草。我們也順便吃了午餐。
半小時後我們又出發了。這才發現雪山竟悄悄地消失了!“它躲到山後了,”哈族馬夫對我們說,“馬再馱你們一個小時就不能再上了。你們翻幾十米到達草原,然後再走三個小時就到雪山了。”啊!還要走這麼久啊?!想想也是的,雪山哪有那麼容易征服,這就是她神秘的魅力啊!
走著走著,溪水已在我們腳下十幾米處。對面的雲杉一片一片地向後退去,棉花一樣的白雲一朵一朵地飄來。果然,一個小時後我們來到了峭壁前。現在只能靠我們自己的雙腳走了!大叔帶我們上去,姑娘和大嬸就地休息等我們回來。
翻上峭壁,果真是一片大草原。雪山又出現了!挺立在眼前,好像伸手就能擁抱她!再回頭一看,天池也看到了!它已遠在天邊,只在兩邊山腳下露出一小片藍色!
高山上的草原並非一望無際的平坦,兩邊被高山包圍,翻過一坡又一坡,漸漸地我們又看見溪流了。牛群、羊群多了起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遠處星星點點幾個蒙古包氈房,閃爍著白光,好像在招呼我們過去,我們不禁加快了步伐。
孫蕾是登山能手,他竟能跟上哈薩克大叔的矯健步伐,一下子把我和戴明落下一個山坡。山坡似乎沒完沒了,雪山時而上升時而下沉,我們真擔心雪山又躲起來。可是腳卻不聽使喚了。
“頂不住了!”,“我有點頭暈”,“是高原反應!”我和戴明有點泄氣。“能上到這裡已經很不錯了!”我們又互相安慰。“走,到前面那塊石頭休息一下吧!”當我們步履蹣跚地走到大石頭前,發現前面不遠處又有幾個氈房,孫蕾和大叔早已坐在氈房前了。於是我們又鼓起勁,向氈房奔去。
在氈房旁坐下,一位哈族婆婆馬上給我們倒了馬奶,喝一口,酸溜溜的!另外幾個婆婆正在用羊毛編織地毯,還有一個哈族姑娘和兩個小孩子。噢,也許青壯男子都放牧去了。我們跟姑娘交談起來,嘿,她的漢語說得很准呢。她說她和弟弟都在烏市念書,放假才回到高山上來陪伴老人家。我們向她買雪蓮,開始她要15塊錢一朵。我們每人要10朵,就降為8塊錢一朵了。她在雪山後面放牧,忙裡偷閑就多采幾朵雪蓮。這些都是前幾天剛采的,還新鮮呢!
孫蕾對雪山有執著的向往,他要繼續往上爬,我們只好跟著。翻過兩個坡之後,雪山終於完全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在溪流旁停了下來,幾匹黝黑的駿馬正在飲水,看見我們,歡迎地揚起頭,好像說,朋友,這溪水甘甜極了!喝一口吧。我們禁不住捧一抔,啊!涼爽!清醇!任何飲品都無法與它比美!難怪在這方神奇土地上長大的生靈那麼壯健!要不是大叔提醒孫蕾前面有狼,他還要繼續上!
讓我們盡情地欣賞一下眼前的美景吧:白皚皚的雪峰,覆蓋了層層白雲,在天藍的背景下,雪峰被雲朵融化了。白雲在輕歌曼舞,雪峰則氣定神閑,傲視環繞她的群峰、谷澗、溪流,又似主人在認真看管一堆堆白白胖胖的羊;羊群面對遍地肥美的食物,欣喜地你追我趕;駿馬則悠然自得地享受著雪峰的禮物;溪水嘩嘩地撞擊亂石,不時跳起幾朵浪花……我們陶醉了,深深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這是仙境嗎?偉大的雪峰,我能跟你合個影嗎?
大叔催我們往回走了,怎麼舍得?面對雪山,我們不得不服輸:我們只能來到你的跟前,卻無力攀上你的頂峰,多麼遺憾!依依不舍地告別雪山,我們邊走邊回頭,一幅又一幅的美景歷歷在目。我們驚嘆於大自然的手筆,思緒久久不能平靜……
好客的哈民又邀我們進氈房吃馬奶子疙瘩,吃面包干,喝酥油茶。我們悄悄把十塊錢塞到碗底下,與他們依依惜別。
下山的路上,姑娘和大嬸再次陪伴我們。然而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雪峰、草原、牧民、馬兒……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