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日記——向過去說白白

作者: luluxiao

導讀D9:向過去說白白——桃源掠影桃源縣宣傳部的莫秘書早晨過來接了我們,縣文化館原館長鄧老師做向導,先去了沅江邊上的文昌閣。木質結構的3層樓,明洪武年間造,多為想取功名的人來朝奉,一層供著文昌菩薩,二層供觀音菩薩。看閣的人原來在桃花源做道士,後逢桃花源清理整頓,便還俗在文昌閣裡營生,替人解簽解命運。他說他本來什麼都不信,後來一條腿摔斷,在 ...

D9:向過去說白白——桃源掠影桃源縣宣傳部的莫秘書早晨過來接了我們,縣文化館原館長鄧老師做向導,先去了沅江邊上的文昌閣。木質結構的3層樓,明洪武年間造,多為想取功名的人來朝奉,一層供著文昌菩薩,二層供觀音菩薩。看閣的人原來在桃花源做道士,後逢桃花源清理整頓,便還俗在文昌閣裡營生,替人解簽解命運。他說他本來什麼都不信,後來一條腿摔斷,在桃花源遇到一個道士幫他治好,說著便揮啊揮右腿給我證明的確是好了,我笑,現在是好腿不假,以前是否真的壞了呢值得商榷。

匆匆又去楚望塔,白色的重新翻修的,原塔早已毀於文革。對於後來的追憶制作我向來不感興趣,對岸一個與此岸相望的白塔當年是桃源縣的界標,船行看見兩塔便證明進了桃源縣,略略有燈塔味道。其實在楚望塔邊上的一個五公寺非常值得一看,一個78歲老太獨自看管,每天虔誠誦經。據她自言60歲才開始信了這五公,開始在桃花源後來清理整頓便回到桃源縣,自己出資修了五公寺,至今。最讓我蹊蹺的是老太剛誦完經便點燃一根香煙,我怯生生問您什麼時候開始抽煙啊,她說15歲就開始抽水煙袋了!15歲,1940年,早了點吧?可我不敢問,我知道沈從文說過桃源縣裡原是繁華碼頭有著著名的煙花巷呢。實在忍不住就問鄧老師,他哈哈笑說我們桃源是宋教仁的故鄉啊,當年大革命鬧到這裡婦女要解放,好多女人覺得抽煙也是女權的一種就流行抽煙了。原來如此啊,我還以為老人家原來是風月女子簡直罪過罪過。

既然是宋教仁的故鄉,不提似乎大不韙。這位輔佐孫中山大革命的先驅,生命短促如一道流星,但光芒四射。因被追捕過程中得到漁父相救,遂自號“漁父”,桃源縣也建了“漁父祠”來紀念他,也許大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功勞與後來共產黨推翻蔣政府相比歷史過於久遠,所以漁父詞漸漸被遺忘甚至今天已經完全找不到蹤影,院落還在,內部卻完全翻了新。我們在此地空余慨嘆,只好離開。那不如去找宋教仁的老家,看看有沒有後人?輾轉過橋到了教仁中學,校長接見消息更讓人沮喪,宋教仁根本沒有在這裡讀過書,宋教仁唯一的孫女以前做這裡的名譽校長,現在也不在這裡了。他的後人幾乎都不住在這裡……正說著,旁邊一位中年女老師被校長點名,宋老師宋老師,你爸爸不是認識宋教仁的兒子麼你介紹介紹。被喚做宋老師的女老師很含蓄,簡單介紹了幾句便引見她父親,桃源師範的退休語文老師,她非常肯定地說你們去桃源師範吧,找宋老師誰都知道是他!話已至此,我們再次出發。

宋老師果真名頭非凡,毫不費力地找到正在打麻將的他。高個子,微胖,耽誤了人家麻將時間我特不忍心,宋老師倒慷慨,把所有已知的故事都將給我們聽,比如宋教仁只有一個兒子,當年與宋老師爸爸都在南京政府工作,但宋教仁的兒子一直沒有自己的小孩,便打算把宋老師過繼過來,幾乎就在事成時刻,宋老師媽媽舍不得又堅決不同意了,事情便未果;比如剛才我們問到的宋教仁的孫女,也是抱養非親生的;比如這所桃源女子師範是宋教仁一手創辦的,丁玲與媽媽都曾在學校就讀,她們當年讀書的教室現在還在……塵封的往事於今天已經沒有太多影響,誰與誰的瓜葛也沒所謂,到是對烈士的敬意增加不少,若當年他們稍許懦弱,歷史進程也許會推遲幾年的腳步?若當年他們稍許懶惰,桃源的女子便少了許多朗朗讀書時光?

告別宋老師,繼續去尋找桃源縣城裡舊時光的蹤跡,想去看看當年桃源縣最熱鬧的玉帶街與煙花巷。可惜什麼都沒找到,桃源縣用快速翻新的速度告別了過去,一丁點蛛絲馬跡都不肯留下,偶爾看到的一條老街,也是後來的老街,更多是破舊感覺。

偶遇一位老者,戴黑呢禮貌,侃侃而談,說到最後竟然露出真人相說他專門為人預測命運的!說罷從身邊28自行車後座的竹編筐裡掏出眼鏡和一支筆,很謙虛說來看看我能不能“騙”倒你,他說“騙”字時有自謙的含義,我卻怎麼也不能讓自己相信,命運就躲在那個髒兮兮的竹筐裡所以我就信以為真他在“騙”我,說了很多關於命運的話題,與前相仿無外乎我的面相好眉毛好眉心的痣長的最好,我的耳朵好耳垂好但是脾氣不好……他盯著我的耳朵叫好時我心裡冷笑不相信,後來就遭報應了,被他盯的那只耳朵莫名其妙開始流湯很有整只耳朵都爛掉的趨勢。

導演說收工,老者自己的故事還沒講完,他一開始給人算命的初衷就是騙點上京的路費去告狀,因為他文革時做買賣被冠“投機倒把罪”入獄幾年。後來也去了桃花源做道士。那我知道了,我剛想說您也是桃花源清理整頓時候改行的吧?話未出口導演催我,那就告別吧有緣相逢後會有期我的耳朵到底為啥莫名其妙流湯呢?


精選遊記: 常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