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算
時間:
如果從曼谷或者胡志明市直飛暹粒的話,整個柬普寨游覽的時間長短取決於你在吳哥的時間。如果從金邊去,則視乎你對時間和金錢的選擇,飛機加上境內稅是比不小的開支,船一來一回得2天,所以通常建議一程飛機一程船,時間充裕又另當別論。
金錢:
因為從國內去金邊的機票通常3000元左右,加上從金邊去暹粒的路費,吳哥的門票,車費等等,5000元預算是底線,如果想在吳哥呆7天,吃好住好,晚上泡泡吧,再多買幾本精美的畫冊做紀念,那就遠遠不止,而且這還不包括你之前的簽證費,購買旅行保險的費用以及之後對你個人在吳哥完美影像的加工費。
體力:
由於在吳哥游覽,通常會租用當地的交通工具,一部MOTO會很方便的帶你去大部分地方,所以你只要有在烈日下穿行寺廟的心理准備,其他方面應該不用太顧忌。時間充足的朋友,建議可租用當地的單車,去看日出或日落,平均單程45分鐘左右,是很愜意的事。如果想去較遠的地方,如Beng Melea,Kabl Spean等,由於沿途路比較顛簸,風塵大,坐MOTO會比較辛苦,合包一部TAXI會是上選。
我自己由於時間不多,又不想與大量人群擠在一起,安排就比較緊湊,通常會在看完日出後,趁著旅游團還沒出動和清晨氣候涼爽,就開始一天的游程,直至中午,所以上午通常會累些許,中午可以回去小睡片刻,下午再出發直至看完日落。
心理:
柬普寨的治安比想像中的要安全,民風比較淳樸,做生意也很文明,旅游景點比較成熟,所以一個人去吳哥是很可行的。再有,其實無論去哪裡,你只要有一付享受在路上的好心情,善於發現生活的樂趣,隨遇而安,每一次的旅行都會帶給你驚喜和滿足。
二:過海關
多次在網上看到關於入境官員索賄一說,我的經驗是不用特在意,為我辦理手續的是個女官員,她當時咕噥了些什麼,我是真的沒聽懂她的英語,起初也沒往那上面想,所以禮貌的”Pardon”了兩次,她又咕噥了咕噥,就把護照還給我,事後我琢磨著剛才她是否向我索錢來著,一看我是個傻老冒,英語鱉腳,在安靜的大廳裡大聲交談,土氣的緊,也就沒什麼心情對付我這樣的人了。
所以真傻或是裝傻都是不錯的辦法。
三:金邊的司機
無論你想去哪裡,金邊的MOTO司機都會微笑著說OK或努力的點著頭,其實,以我多次的“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的切身體會,許多時候他們並沒有明白你的意思,一是語言交流的問題,英語好的司機大多做出租車生意,二是他們不怎麼識得看地圖,如果你對他們說去中央市場,皇宮等地標性建築物,那自是沒有問題,但如果你從那些地方想回酒店,而且又是那些不太有名氣的酒店,你可得要小心了。
實例一
剛到金邊的當日下午,由於酒店離S-21博物館很近,所以想下午去那裡和殺人市場。問過服務生,步行去博物館的話只須10分鐘左右。一出酒店,即有MOTO司機上前兜售生意,由於自己心裡盤算著一會兒會去殺人市場,此刻又日頭當照,索性就坐MOTO去,一個會講些中文的中年司機吸引了我,我拿出地圖,告訴他我想去的地方,可他好像並不甚明白,,同伴中有懂英語的,拿過地圖,看了一會兒,用高棉語嘰嘰咕咕了一陣,在司機一個勁的點頭之後,我放心的坐上他的MOTO。
司機告訴我他是第3代華僑,所以會說少許中文,我正烏自慶幸遇到這麼個識鄉音的司機,可是發現他出發的方位和我琢磨的好像不一樣,10分鐘的步行路程怎麼著也不應該開這麼久,等到了目的地之後我才明白,他帶我來的是位於皇宮附近的國家博物館。
因為會去吳哥,所以我原本並不打算來這裡,而且聽說裡面的展品要麼是假的,要麼是從吳哥搬來的,所以興趣不大,可現在,哎,即來之,則安之,門票3刀也只能進了。
一路走馬觀花,不過也有些意外的發現,整個博物館的布局很別致,回字行,展廳在外圍,中央是個小花園,綠樹紅花,樹蔭處有些竹制的藤椅,門口擺放著些相關書籍,你可以隨意取一本自己喜歡的,坐在遮陽傘下,翹著腿悠閑地過一個下午。
有些佛像前貢滿了茉莉,路過的時候,坐在一邊的老太太會友善的給你一枝茉莉,示意你在像前許個願。
我還意外的結識了一群柬普寨大學旅游專業的一年紀學生,其中不乏俊男靚女。和他們交談很愉快,另我吃驚的是他們詢問我關於F4的消息,啊,真是人氣旺了擋也擋不住。(後來我坐在皇宮前的湖堤邊看美女,注意到一女子,頭戴寬帽,前帽沿翻起,赫然繡著F4的字樣,厲害啊!)
實例二
游覽完皇宮,夕陽下,廣場的草坪上,湖堤邊滿是悠閑嬉戲的人群,看天色尚早,離酒店的路程又近,加之涼風習習,決定叫一輛人力車回去。
以前小時候看比埃爾的“丁丁歷險記” 之柬普寨篇,就對畫上的這種人力車很感興趣,二個小輪和乘客在前,一個大輪和車夫在後,有點像早期的二輪單車,剎車閘在司機背後,很有些復古的味道。
今天可以體驗一下,興奮倍至。隨手招了一輛,司機啃著水果,笑嘻嘻的點著頭,不緊不慢地穿過雙黃線,悠閑的上路了。夕陽,輕風,熱帶異國風情,舒服極了,我都感覺自己笑靨如花了。
可漸漸的,我就笑的不是那麼自然了,原因是感覺自己的笑容在漸黑的暮色中不那麼清晰了,怎麼回事?!剛才看地圖,好像路沒那麼遠,而且我早先研究過地圖,市內有一條我估計應該叫毛澤東(Mao Tse Toung)的路,我回酒店應該是不用穿過它的,而現在我沒看錯的話,我們正走在這條路上。我忙轉過身,問車夫是否認得路,他還是笑嘻嘻的,只是有些尷尬,也不言語,用手指指前面,結果這個車夫帶著我環游了金邊市,可惜的是夜色中不怎麼看的清市容,我原本估計20分鐘的車程,結果花了近2個小時,要不是我及時的詢問過路的行人,包不准我們要摸黑到幾時方能回到酒店。
實例三
從暹粒回金邊的渡船碼頭,一位司機熱情的背過我的行囊,很認真的看了一下地圖,然後很直白的對我說,你住的酒店我不認識,不過你可以告訴我怎麼走。
四:坐快艇的感覺
多吸取前人的經驗真是太重要了,尤其是這次坐船的體驗告訴我,事前飽讀各家攻略的重要性。
從金邊去暹粒的時候,船上全是背包族游客,人也不多,開始我直奔船頂,找個靠欄杆的位置坐下,周圍已三三兩兩坐著幾個游客,臨開船的時候,有個當官模樣的人示意我們回船艙內就坐,大有不下去就不開船的架勢,當時我和其他人的想法一樣,等船開了,再爬上去。
船一開,果然船頂風景絕佳,可是代價是由於高速使得柔柔輕風變得狂風勁吹,本想擺出臨海屛風的瓊瑤式淑女模樣是萬萬不可能的,好在我一顆紅心,二種准備,長褲,帶帽子的夾克,墨鏡,防曬霜。看著外國MM短褲背心,擔心她們挨不了多久。漸漸的船頂上的人越來越少,坐我右手邊的一個些許胖的中年MM凍的受不了,可又不敢下,試了幾次,也不得要領,其實當時下到船舷的關鍵是穩,不必考慮姿勢是否優美之類的問題,我也擔心自己會被風吹歪了臉,於是示範了一次,趁勢鑽進了船艙。
船艙裡的環境遠遠優於我的想像,洗手間很干淨。冷氣很足,很安靜,適合看書或睡覺。所以船程三分之一的時候,一半的人去會周公,另一半的人人手一本“Angkor”或LP。此時更覺長褲長衫的優越性,可以找個沒人的三張座椅躺下小睡片刻。一回頭,看見剛才一同下的外國MM,她現在的發型讓我聯想起“BJ單身日記”中BJ同休格蘭特一起去鄉村參加聚會的路上,原本用絲巾裹住秀發,希望自己似摩納哥王妃般的優雅,可是一路風塵僕僕之後,再現身時已頂著個麥當勞廣告裡的爆炸頭。
一覺醒來,想看看窗外的景色,發現船舷外有一雙步履維艱的腳奮力的前行,可能終究由於風太大,不一會兒就在船艙門口看見一張紅撲撲的臉和一個麥當勞的爆炸頭。
從暹粒回金邊的時候,就沒那麼好運氣,是Angkor Express公司的船,不僅有游客,還有當地乘客,人很多,行李也多,對號入坐,可居然船頂上也坐滿人,明顯超載,看來這次要打盹,可沒上次那麼舒服了。更不幸的事發生了,船在忸忸怩怩開出半小時後,息火不干了,我們被告知船壞了,要等公司再派一艘過來。換船的時候,又是一番混亂,我發現我已經沒了先前的座位,艙頂也早早擠滿了人,我只能隨意在船頭右弦處找了個背陰處坐下。
船開不久,就發現船頂上陸續有人狼狽不堪地爬下來,由於船速太快,激起的水浪打濕了他們的衣褲,所以不得不下來,在船舷邊任太陽爆曬衣褲並取暖。後來我發現我坐的位置極佳,而且長衣長褲和頭巾墨鏡盡顯優勢,前人的經驗真是太重要了。
五:柬普寨的美女
以我的眼光,覺得柬普寨多美女,街上看到的女子大多很年輕,雖膚色有些黑,可是清秀可人,明眸善睞。smiley,wooden house裡的小女生們都是這類型。一朋友說他在暹粒買東西只撿一家店,原因是有個漂亮的老板娘,並許以“市花”的稱號。幾個朋友包了部TAXI去Kbal Spean,在路上,司機很健談,告訴我們他不久要結婚。我向他稱贊柬普寨的美女,他自豪的反問我“Why not?”
其實我發現柬普寨的女子不僅漂亮,而且能干,晚上街邊排檔裡呯呯嗙嗙抄家伙的全是老板娘。說到這裡,想起有次坐車看見市中心有幅巨大的廣告牌,一串柬文,畫面上是二個男人在對話,一個指著什麼,另一個挑起大拇指似在誇著什麼,表情滑稽誇張,更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在他們的二只手的中間,被人貼了張某女子的大頭照片,其用意就不言而喻了,只是車一晃而過,也沒有看真切那張照片了。
六:柬普寨的美食
我喜歡到一個地方,品嘗一下當地的口味。在柬普寨也不例外,可是由於這裡的衛生狀況咋看上去不那麼令人滿意,就有些擔心。其實不然。
到暹粒第一天看日落回去的路上,我的MOTO司機Kim告訴我他的妹妹開了一家小餐館,我欣然應允,到了一看,其實是個路邊排檔,不過有固定攤位,情況還好過以前大學後門的那些流動大軍。
我記得網上有人推薦過一道“好墨客”,當時不知道是何物,現在明白其實原名是“Amok”,秀麗的洞裡薩湖使得柬普寨成為魚米之鄉,所以這裡的魚非常鮮嫩,這道菜就是將魚肉和香料蔬菜放在椰子裡煮,撒上咖哩等調味料,噴香四溢,我原本就喜歡椰子和白咖哩的味道,所以吃得我只挑大拇指。
此外小食方面,以前吃過金邊粉,到了金邊就不可不嘗一下,類似河粉,佐以各種湯料,比較滑爽,口感很好,在中央市場裡有賣。那裡有很多賣水果,甜品,小食的小攤,只是每次都來去匆匆,只好“回頭留戀的張望”
柬普寨的紅毛丹比較便宜,1公斤3000裡爾,這裡盛產巴蕉,所以價格非常便宜,1公斤1000裡,比起國內的肉質要細膩許多,沒有記憶中那麼難吃。由於蘋果桔子多為進口,價格就相當昂貴。當地人喜歡腌制一些果子,加上香料,咖哩,拌上糖吃。
七:日落和日出
在暹粒的時候,每天都去看日落和日出。
巴肯山的日落的確很壯觀,我個人覺得美過Angkor Wat的。但我覺得很重要的是,你還要准備一個看日落的心情,如果你覺得這只是一道例行節目,喀嚓喀嚓一片閃光燈亮過之後,game over,你會少體驗很多東西。
人應該始終敬畏於自然,日落日出只是人的主觀評判,太陽是不變的,地球也是,變的是看它們的人,遙想幾千年前的高棉人,雄踞一方,站在巴肯廟的高處,眼望一片平原,何等的氣勢,今天的我們,對著殘垣斷牆,又是另一番心境。
我對吳歌古跡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我覺得任何人為的景觀在自然面前總是過眼雲煙,現在的修復歷經又一輪歲月的考驗,一樣也會灰飛煙滅,而且造假的痕跡也破壞了它們原有的震撼力,所以我不主張修復,用其他方式記錄它的存在和價值,讓後人追思。
另一方面,我也同樣明白,倘若不是更早期的修復,我和許多人都看不到今天的吳哥。所以很慶幸,Beng Melea在遠離鬧市的地方,你不跋山涉水是難以接近它的。可是不難推測,人類所謂的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很快就會蠶食掉那片才顯露出來的真我。
當年那個法國人披荊斬棘,穿過一片充滿危險,恐懼和未知的世界,窺到吳哥一角的時候的心情,絕不是我們今天坐著車,拿著地圖,掛著相機時可以體會得到的。如果換是我,我會不會因狂喜和震驚導致心髒停跳數秒呢?
Angkor Wat和Srah Srang看日出的感覺很不一樣。
前者給你一種燥動不安的感覺,日出前的天空是深墨藍色的,太陽已迫不及待的想穿透出來,深色的雲鑲著金色的邊,紅色明朗的霞光正努力地擠開那些墨色,不多一會兒,你就會覺得眼前一片眩暈。
而後者的日出給你的感覺是寧靜的,寬容的。也許是看客不多,也許是源於那一片開闊的水和一覽無余的視野,霞光投在水中的倒影,和著柔和的波紋和綠色的水草,靜靜向你展示亙古不變的自然規律,那裡的清晨是個誕生哲學家的好地方。
八:我們在路上
每回在去看日出日落的路上,都會聯想起一部前蘇聯的喜劇電影“意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劇中那幾個貪財的意大利人在分別得知藏寶地點後,都不約而同的趕往那裡,有的是坐著輪椅,有的是騎著摩托,有的開著車,總之是大家心往一個地方想,力往一個地方使,生怕去晚了,分不到寶藏。這一段的電影攝影手法很精彩,平行蒙太奇,極富喜劇效果。這也是我今天眼中看到的情形。
還是滿天繁星的時候,來自各個不同的guest house,hotel,even domestic house,就有人頭攢動,然後大家駕上各色的交通工具,有四個輪的,三個輪的,二個輪的,還分快的,慢的,甚至我看見11路電車的,總之在那條通往Angkor Wat的必經之路上,爭先恐後。MOTO呼呼的飛弛而過,讓你有種親臨國際大賽的感覺。在看完日落的歸途上亦是如此,情形直比下班時間的大塞車。對此,你無法不感嘆旅游業的巨大生機。
九:“三次”經
我個人游Angkor Wat的經驗是,早晨看完日出後,隨便吃點早餐,然後趁著游人稀少,先盡興游覽一遍,那感覺是隨便拍,隨便爬,爽極了。
然後差不多9點多光景,開始有團隊的身影和導游們的聲音,厚著臉皮跟上去,臉上始終保持歉意的微笑,但耳朵要高高豎起,我的英語聽力比較差,有之前聽不懂海關官員索賄為證,所以對導游的選擇要求比較高,奇怪的是我在的這幾天,根本看不見台灣香港的旅游團,沒有中文解說,所以只能硬起頭皮聽英語的,但是有口音的柬氏英語給我的信息量不大,而且團友太少,顯的我這個非團友人士太突出,所以七七八八試了幾個,好不容易遇上一個說一口美氏英語的導游,團隊人數也頗具規模,遂心滿意足地跟著他們轉完了1層浮雕。(後來又在Kbal Spean遇到這個導游和他的團友,可惜那時我的行程已近尾聲。)
等到11點的模樣,導游基本講解完畢,於是拿出游覽吳哥遺跡的聖經教材“Angkor”,再來一個標准的按圖索驥,這樣下來,對Angkor Wat的游覽才告一段落。
別人告訴我清晨和黃昏是分別游覽Bayon和Angkor Wat的好時光,所以不可避免,游客比較多,所以如果你想錯開游客,並有較充裕的時間,不妨多去幾次。
好了,能寫出來的就這麼多了,還有許多東西需要用心用眼去體會。我不懂攝影,也沒有高級的攝影器材,可是如果你始終用心去看去體會,你會發現一個屬於你自己的“national geography”級的美麗吳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