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將再次來到這個被人稱作天堂邊的村莊的時候,我決定把我隨身的鋪蓋以及唯一能和外界聯系的兩樣東西:電腦和手機統統塞進來接我們的依維柯,到那裡定居。隨著汽車一路西行,一路顛簸,山路十八彎,不到一小時便有滿目的蔥蘢逼過來,我知道目的地快到了。這是一個座落在半山腰上的小村莊。青石板鋪就的小路、斑駁陸離的灰牆、爬滿青藤的古樹,建有風火牆的徽派民居,被海天海地的毛竹林包圍著,進村的路就在這大竹海中做著S型運動,向外面的世界蜿蜓地伸展出去,也引導我們按著同樣的運動方式進入這個古樸的村莊。
這個小山村就是山溝溝旅游區的茅塘,位於杭州市余杭區西北山區的鸕鳥鎮太平片,座落在南與臨安為鄰、西與安吉接壤的杭州市區最高峰窯頭山(海拔1095米)北面山麓上的小山村。這裡的山民不時地向我們誇耀著這裡一句流傳很久的民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隔著湯坑茅塘。
這裡遍地修篁,竹林生煙,清泉潺潺,炊煙裊裊,雞啼犬吠,分明就是世外桃源。記得我第一次來到這裡的時候,便被這裡的景致所深深吸引,尤其是村口高達百米的大瀑布,氣勢磅礡。整個村莊就建在這個山民稱作"浙北第一坡流"的大瀑布的後面,站在村口可以看到遠方山巒的起伏和山腳的村莊。當我們站在瀑布對面的竹林中,遠遠地就可以聽到它的聲音,高亢宏亮,有如歌者吟詠;山風吹來,竹枝搖曳,有如舞者翩翩。聽水的歌吟、觀竹的舞蹈,這景致誰不向往?當下就萌生一個想法:在這裡定居倒是一個不錯地方,來做一個現代隱士,從此歸隱山林、撫琴弄劍?(很浪漫的想法,而且非常古典,很有俠士風骨。)從陪同我們的旅游區領導的介紹中得知,在這個風水寶地,這裡的村民已利用自家的空閑住房開起了山裡人家休閑度假項目,招待一些來自城市的向往田園生活的人們,到這裡吃農家餐住農家屋,而且價格非常實惠。這豈不更好,有肉有竹的世外桃源。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賣點。
當車停穩,村裡的干部早在村口等待著,見我們到來,趕緊幫我們安置好住所,讓我們先休息。我卻無心休息,開始用手機發短信,告訴山外城裡的朋友們,我已到一個幽靜的地方去定居了。告訴他們這裡的生活雖然清貧、夜晚雖然寂寞,但在這裡有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流水、青翠的竹林;還有可以在深山每一道溝壑中體驗大自然這個偉大造物主的鬼斧神工,讓你不由地感嘆人類自身力量的渺小;還有這裡美麗的自然風光,讓人留連往返。
一天,朋友發短信來問候:“最近忙什麼呢?在一個清幽的地方獨居,未必不是一種幸福。濕潤而清新的空氣,滋潤的不僅僅是肌膚還有心情。我有時候很想找個清靜的地方,什麼都不去想。”只並不是一個生活在城市裡的小資所發出的嬌情,在喧囂大城市生活久了的人們都會產生這種向往田園生活的感嘆。
我馬上回短信告訴她:我已在天堂邊的村莊定居,歡迎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