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上天堂寨

作者: 愛我沒商量

導讀天堂寨海拔1,729米,位於湖北省羅田縣東北部,它北鄰安徽省金寨縣,東南接湖北英山縣,屬大別山南麓主峰,素有中原第一峰的美稱。山體呈西北——東南走向,東北部相對高差大,山脊海拔多為1,200米~1,600米,坡陡流急,峰巒疊障,峭壁千仞,溝壑深邃。1996年7月中旬,我只身來到天堂寨腳下。這段期間,整個長江中下游暴雨不斷。山民告訴我,雨季登山看不到好景色, ...

天堂寨海拔1,729米,位於湖北省羅田縣東北部,它北鄰安徽省金寨縣,東南接湖北英山縣,屬大別山南麓主峰,素有中原第一峰的美稱。山體呈西北——東南走向,東北部相對高差大,山脊海拔多為1,200米~1,600米,坡陡流急,峰巒疊障,峭壁千仞,溝壑深邃。1996年7月中旬,我只身來到天堂寨腳下。這段期間,整個長江中下游暴雨不斷。山民告訴我,雨季登山看不到好景色,可對我來說,登頂第一,景色第二。

18日清晨,我沿著山路開始朝天堂寨走去,天空陰暗,迷霧厚重,山峰難露崢嶸。走過一地名叫祝林升的最後山民居住點,便進入了登山的森林小道,我的左側是一寬大的溪流,水流撞擊著溪中的巨石發出轟轟響聲,山路很窄,林中陰暗。我走的速度很慢,行走中,偶爾可以看到長尾松鼠在林中穿梭,我一直沿著溪逆行而上,溪水從兩山間穿出,溯溪而上,地勢也開始越來越高。

走到深處,來到一瀑布前,名叫面丈岩瀑布,瀑布從百米多高的山上呈幾疊傾瀉而落,轟鳴作響,很是壯觀。

沿途中,可看到游人丟棄的易拉罐,礦泉水塑料瓶,方便面塑料代等一些不易被腐化的白色拉圾的廢棄物。盡管這一現像很普遍,但此刻卻使我想得很多。可以說,這已成為一種公害,對有的人來說並不是沒有環保意識,而往往是缺乏一種自律。就是那種“老師在和老師不在一個樣”的自覺行為。試想,如果在人跡罕至的山野滿山塑料袋飛舞,易拉罐遍地,到那時人類的心靈將會受到何等“荒涼”的煎熬。

這時,天下起了暴雨,打在樹枝上嘩嘩作響,並迅速穿透樹林落入地面,不一會兒,就彙集成幾股水流順山而下。我從背囊中拿出雨衣穿上,盡快朝山項登去。森林茂密,看不到天空,也聽不到鳥鳴。暴雨不停地下,兩腿已感到沉重,衣衫已被汗水雨水濕透,仿佛山頂沒有盡頭。

不多久,我終於登上了一座山峰,雨雖然停了,但能見度很低。山上烏雲繚繞,霧氣迷漫,十米開外看不見物體,我打開指北針,將它水平放在羅田縣地圖上,指北針對著地圖以北的方位,然後移動著,並准確地把天堂頂的方位找到。現在,我的東面是一條山脊,沿著山脊一直向東北方向走,就可登上天堂頂。

我稍作休息,便開始向東行走,山上風大,霧氣撲面,沿山脊蜿蜒而行,時上時下,不斷翻越岩石,每走一步都很艱難,並不時用指北針來判斷一下方位,約走了兩個多小時,仍然不見頂峰。疲憊加上迫切登頂的心情,我已顯得有些焦躁,這樣走下去,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登上頂峰,且沒有參照物作路標,更不要說看到周圍山峰的本來面目了。我就像在天宮中踏雲踩霧般行走,倒有些超然忘我的感覺。

又走了一段山路,還沒有登上天堂頂。這時我懷疑是否走錯了路。我翻開地圖,發現自已犯了個常識性的錯誤,天堂寨地跨兩省三縣的交界外,我是從湖北羅田縣進入,而此處是天堂寨林場,從地圖上看,林場距安徽省交界看起來很近,實際上很遠,我在登山的時候也是這麼想的,造成了我在心理上總覺得天堂頂很近,這就是我覺得老也走不到天堂頂的原因。事實上,我走的方向是對的,只是林場距天堂頂還很遠。

天堂寨原名多雲山,據《羅田縣志》記栽:“因山執崇隆,雖晴日飛,雲亦連續不斷。”故名多雲山。天堂寨海撥高差大,自然形成“一寨看四季,一山分冬春”的景色。初冬積雪至翌年初春不融,晴日出游,山寨各峰銀妝素裹,似玉龍飛舞;而山下則是新綠深濃,山花粒漫 ,一片春色。

行走中,我隱約看到道旁草叢中開滿了一枝枝金色黃花,走近一看,是忘憂草。沒想到,這平常在農家菜園子裡看到的花草,競開滿了這荒野草叢中,頗有新奇。想這小小黃花,自開自落,沒有人欣賞,不禁使我悟到余純順說過的:“人生在於體驗,而不在於表現。”這句話的真諦。登山,沒有觀眾,沒有掌聲,完全在於自己身體力行,用生命去體驗,且要耐得住孤獨,余純順不僅是就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是終將自己的生命留在天下的沙漠中。想到此,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大約又行走了半個小時,登山的路越來越陡峭,腳踩碎石,奮力向上,心中祈望早些登頂。風越來越大,雲霧在天空中翻滾,這時,風在天空中將雲霧撕開了一個口子,我隱約看到不遠處一山峰呈現在眼前,心中一陣興奮,即將登頂的喜悅灌注全身,一身疲勞也隨雲霧而去。不多久,我腳下的路變得平坦開闊,視線中出現了幾間無人居住的舊房子,據山民說天堂頂駐扎過部隊,早已搬走。我確信已經登頂,便松下肩上的背包,看著眼前的景像,山下亂雲飛渡,一片白茫茫,天空上,烏雲翻滾。登頂的喜悅無以言表,我在山頂來回的走動,一會兒走到山的邊緣向下眺望,一會兒又走到那一邊看看,貪婪地欣賞著眼前的一切,此情此景,在城市裡是無法領略的,現代人長年累月穿梭在鋼筋水泥建造的“森林”中,他們絕大多數人難得接觸到真正的自然、擁有潔淨的天空。我想,人類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才會擁有更加寬廣、純淨的天空。

在返回武漢的途中,我的心中不斷地在呼喚:下座山在哪裡?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