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游西塘(內附與響堂沈老板合影)

作者: shentanchen

導讀僅以本文紀念我和LP的第一次西塘之行,暨懷念響堂熱茶,熏豆與沈老板。考慮到1月17,18日是公共交通最繁忙的時期,所以我和LP把猴年第一次出游定在1月10-11日,地點:西塘。 出發前一周開始搜集資料,在單位打印裝訂成冊。於1.7預定家庭旅館(環秀客棧,臨河,帶衛及空調),1.8在驚嘆火車售票點前如同90年代上海證交所排隊領取股票准購證的陣勢後,決定改做大巴(1.10 ...

僅以本文紀念我和LP的第一次西塘之行,暨懷念響堂熱茶,熏豆與沈老板。考慮到1月17,18日是公共交通最繁忙的時期,所以我和LP把猴年第一次出游定在1月10-11日,地點:西塘。

出發前一周開始搜集資料,在單位打印裝訂成冊。於1.7預定家庭旅館(環秀客棧,臨河,帶衛及空調),1.8在驚嘆火車售票點前如同90年代上海證交所排隊領取股票准購證的陣勢後,決定改做大巴(1.10-9.50AM,杭州-嘉善)。

**1.10,中雨(杭州)。一個半小時後到達嘉善汽車站(小雨),由於匆忙將資料手冊遺忘於大巴上,只得順著記憶前行。叫上一輛三輪(4元),一起進入千年古鎮--西塘。入口是蘇家弄,只容得一輛三輪經過。之前有聽說車夫的熱情,真是白聞不如一坐。車夫大哥先極力推薦買景區聯票(被我們拒絕),之後便要求帶我們車游西塘(大約2-3小時,因此時我的肚子已坐在了響堂,便直接拒絕又),接下來就是住宿的推薦,他帶我們到了環秀客棧(第3次被拒絕),因為之前預定住宿的時候,店主董小姐溫柔提醒“千萬不要讓三輪車帶你到客棧來,那樣不管是否預定,按西塘的規矩,她必須支付20元介紹費”。我讓車停在了環秀橋下,那是一座單孔石拱橋,高約8米。

**翻過環秀橋,向東沿著煙雨長廊步行20米便是“響堂”飯店。由於天下雨,裡面坐著2對情侶。迎面走來一精干的中年男子,我脫口稱呼“沈老板,久仰久仰”,他以其招牌似的“溫柔的完顏紅烈”的笑容回應。我和LP一口起點了我腦子裡記住的所有菜名(後證實絕對不是明智之舉,應奉行少吃多餐的健康飲食標准)。上菜的速度一般,不過熱茶,熏豆和沈老板的微笑實在值得回憶。我推薦的是白絲魚(又白水魚),禪衣包(豆腐皮包肉和野菜),炒青菜(霜打過的),還有粉蒸肉(是鎮上的“啊六粉蒸肉”提供)。----照片中的黑衣男子就是老沈,旁邊的就是我小沈---

**冬雨中的西塘很冷,伴著濕透的球鞋和牛仔褲,我們來到了環秀客棧。比較了1樓與2樓之後,我們定住在1樓(帶衛及空調,還有最暖和的浴霸),雕花木床,新換的床單,屋中一扇後門--開門就是舊時洗衣淘米或是臨時靠岸的河埠頭。老房子良好的通風性使得打在31攝氏度的空調毫無作用。稍做休整,我們打著傘,開始感受。

**石皮弄的窄讓雨傘無法保持原狀,磕磕絆絆50米,中國第一弄被我們征服了。弄的那頭是靜怡軒,當時空無一人,若大的廳堂讓人感覺有些寂寞,誰叫老天這時候感冒呢。雨越下越大,我們趟著水,好不容易的走了大約1公裡才來到第2座橋--永寧橋,這是早點中豆腐花及小混沌的品嘗地點,對岸就是煙雨長廊。順著長廊我們向東走,路過了森林糕點,路過了姚宅,2個人的腳步在同村雅居前停住了,這是第一戶我們接觸的西塘人家,交了10元參觀費,出現了一個中年男子--老錢,傳說中的西塘3把刀之首--刻紙。15分鐘的講解的確讓我了解了古時的一些約定,俗成。在老錢極力向LP推薦他的刻紙的時候,我被拄上一個舊銅制擺鐘吸引了,所有的齒輪都是外露的,還可以每小時鬧響,一口價RMB60。我思量著才剛開始逛呢,下手實在太早,便約定明日午時前最後決定。

**往回走的路上,經過了醉芙蓉,其實就是在響堂的隔壁,老板娘也是唯一的廚師熱情的招呼我們進去,盡管時間還早,但實在是冷的不行,心中又期盼著那一杯熱茶,我和LP走到了2樓,店了菜,要了黃酒,2個人開始喝茶吃熏豆。5點半,西塘的紅燈籠全部亮了,我想到了鞏利。燈籠有單個的,大一點,小一點的都是4個成串。整個一條河,2邊全是紅燈籠,怪不得有人說西塘的夜會醉人的。吃著椒鹽南瓜,草雞鍋仔,喝著衝了雞蛋的黃酒,我和LP的臉,不知是被燈籠映射還是不勝酒力,漸漸變紅。整個醉芙蓉只有我們這一桌人,略顯清淡。大約6點多,來了3為北方的朋友,其中的姐姐特別開朗,使得之後的1個多小時內,2桌人有說有笑,讓我真正感覺到他鄉遇故知。(可惜這裡的醬肉蒸筍不好吃)

**為了趕7點的游船,我和LP向3位朋友到別,匆匆趕到游船處,遺憾的是直到開船也沒有等到其他的船友。坐在船裡,借著半斤黃酒的後勁一點不覺的冷,我看看前方的燈籠,端詳一下靠在我肩上的LP,在這靜的只聽得到雨聲的夜裡,差點醉了。船老大把船停在了環秀橋的一個河埠頭,上岸後1分鐘就回到了客棧。雨夜,雨聲,我很快就進入了自己的夢鄉。

**1.11一個老早,天氣晴了。我和LP趕著起床去吃早點。我們出門已經快8點了,小鎮上陸陸續續喧鬧起來,小混沌和豆花一下子填飽了我們肚子,小混沌鮮,豆花清口。看了看地圖,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趁著天氣好,我們包了一輛3輪,開始了環塘2小時。我和LP攜手走過五福橋,在聖堂請了鄉拜了財神爺,去了慎得堂(目前在裝修,估計年後可以每一個房間都有獨立衛生間),百壽廳,水陽樓,燒香港....路過明櫸坊,又一村,錢塘人家...從這個弄穿到那條道,幾乎走便了古鎮。中午時分,告別了環秀客棧,我們選擇在又一村吃最後的午餐。臨湖的位置最適合夏天開窗,又一村的菜值得推薦的是老鴉混沌煲,由於是旅游團隊定點的地方,所以感覺不是那麼親切。臨走了,老板娘還是贈送了4個一口棕和一小包大頭菜。吃完,由於對響堂的懷念,我在LP的領導下又來到老沈這裡,他熱情的又是泡茶又是端熏豆,立刻讓LP決定下次來西塘,頓頓要在響堂吃。沈老板還幫我們買了最好的粉蒸肉,我趕緊與其合影,准備讓他的人物形像在網友中更加具體,讓去過的懷念,讓將要去的憧憬。

下午1點,我們走出了葉家弄,也就走出了這千年的古鎮。

再見,老沈。再見,西塘

或許6月的某個周末,我們會在老沈這裡一起喝茶嚼熏豆...


精選遊記: 西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