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徽山皖水間(14)、登臨蓮花峰

作者: yilumuge

導讀人在徽山皖水間(14)、登臨蓮花峰 作者:驛路牧歌 陡然的登山石階路,曲曲彎彎;輕紗飄忽的山霧纏繞著,峰回路轉。離開玉屏峰,沿登攀蓮花峰的石階路而上,彌漫的霧氣已漸漸開始散去。行走之間耐不住這飄渺景致的誘惑而不時的駐足遠眺,周遭的峰峰崖崖時隱時現於輕輕裊裊的雲霧之中,回望身後石階路上的游人蟻行逶迤而來,看眼前被薄霧輕漫又飄忽在峰左崖右 ...

人在徽山皖水間(14)、登臨蓮花峰 作者:驛路牧歌

陡然的登山石階路,曲曲彎彎;輕紗飄忽的山霧纏繞著,峰回路轉。離開玉屏峰,沿登攀蓮花峰的石階路而上,彌漫的霧氣已漸漸開始散去。行走之間耐不住這飄渺景致的誘惑而不時的駐足遠眺,周遭的峰峰崖崖時隱時現於輕輕裊裊的雲霧之中,回望身後石階路上的游人蟻行逶迤而來,看眼前被薄霧輕漫又飄忽在峰左崖右的登山彎路,人在雲霧深處,情融天上人間,此時才感覺是真正融入了這黃山。再仰望那壓在頭頂的蓮花峰,心在雲裡雲外,景現身前身後,此時的黃山才開始紛呈其瑰麗多姿的容顏。這海拔在1864米之上的黃山第一高峰蓮花峰,橫空出世,直插霄漢,峰的雄渾,蓮的清靈,蓮花峰,一個好雄渾也清靈的名字,冠於這千峰萬壑之上,現於那雲霧撩撥之間,難怪清代詩人吳夢印當年來游曾如此呼喚“蓮峰秀拔迥稱尊,幾欲高呼達帝閽”,“舉目江山”,看“翠影嵐光”,直嘆“雖能到”而“未能言”了。

山路彎彎,一路有奇松怪石相伴,雲開舞散,登山梯道如一習斑斕彩帶直達綠雲深處,纏繞在蔥翠蒼綠的峰腰崖畔,退去的薄霧,飄來的輕雲,游走在頭頂,又忽現在眼前。雲來霧去之間,現藍天綠蔭一抹,峰回路轉之中,更見草木松石色彩紛呈燦若圖繡一片。初秋8月的黃山,五彩紛披,林茂色艷,丹楓似火,飄渺也高遠。吐翠的山峰,沁綠的林木,鳥語花香,生機昂然,秋天裡仍在延續著春天。許是這黃山真的有神靈,如酒的美景醉了這天地間。仰望藍天籠罩之下白雲纏繞之中的蓮花峰,著實如一株清蓮吐絳,亭亭玉立無瑕,再看那天際的浮雲,紛紛向峰巔湧去,似乎這黃山的神靈就在那蓮花峰巔。

相傳當年觀音大士奉天帝之命駕雲下凡巡視來到黃山,見此山清水秀,雲蒸霞蔚,鳥語花香,草木生輝,便久久盤桓不願離去,直到天帝派下“烏鴉使者”來催還,觀音仍不願尊旨回返。遷怒的天帝治觀音“忤旨”之罪,並遣天兵天將下凡捉拿。被人間美景陶醉了的觀音大士早已絕了回返的心願,迎戰來者她毫不示弱,一場惡戰就在這黃山的群峰之上戰到昏天暗地,天兵天將大敗而歸,天帝無奈,只的降下御旨,將其逐出天宮,遣其永住那波濤洶險的南海,但觀音偏愛黃山,便索性將自己乘坐的那蓮花寶座點化成黃山一座雄奇秀麗的山峰,這就是黃山36大峰之一的蓮花峰。

一個優美動人的傳說,一座雄奇秀麗的山峰,平添著黃山這無邊的清靈。當年徐霞客曾2次來到這黃山,看蓮花峰“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峰之上”,發出“即天都也俯首亦”的感嘆。好了不起,他僅憑目測便能得出如此正確的結論,我想他肯定是契合了這蓮花峰的清靈。在徐霞客之前,宋人吳龍翰於當年秋冬之際來游黃山,曾為蓮花峰寫下過最早的文字,他用自己獨特的文學視角,於那霜月洗空,一碧萬裡的秋夜裡,立於蓮花峰巔,伴著橫吹的鐵笛,寫下了這樣的游仙招隱之章:“鐵笛一聲天未曉,吹開三十六峰雲。”活脫脫地把這蓮花峰的神韻推向了極至。今天我來黃山上蓮花峰,又跌入明人袁中道那充滿靈性的《游黃山記》裡:“傾雲霧墜,諸山盡出,蓮花峰依稀與天都相似而妖麗過之。”古人們的這些山水華章,伴著黃山盡現眼前的這空靈的神韻,讓自己的心也雲裡霧裡如歌如仙了。

沿著登山的梯道而上,蓮花峰腰有四個石洞相連相疊,這裡的路被稱為蓮花梗,這裡的洞被稱為蓮花孔,好清靈的名字。山路迂回,洞穴陡立,游人疊階而上,如在蓮孔中穿行,沿途峰壑間摩崖石刻隱現不斷,“真好造化”、“非人間也”、“名不虛傳”、“天海奇觀”伴一路奇絕的風光。登臨其頂,著實感覺有如古人所言“如蟻旋花片之上”,更有蓮花峰絕頂那一個直徑約5米的圓台,不知被甚麼人稱之為“石船”,登臨蓮花峰,腳下白霧茫茫,唯露峰巔這一圓台,置身其上真真如船行於浩瀚的汪洋之上。人在峰巔,雲纏繞,霧拂面,又如置身霄漢。雲天一色,扯雲拂霧之間,只感覺雲霧浩瀚,情也浩瀚了。據說在晴朗的日子,置身蓮花峰巔,可東望天目,西瞻匡廬,北窺九華與長江,那千峰竟秀,萬壑生煙的黃山雲海俱在遠眺之中。只是今天立於這峰巔,看到的僅是從四面八方彙聚而來的雲霧遮了全部的視線。

無緣於蓮花峰巔的雲海,但我也確實感受到了這登臨的快感,誰說這雲霧彌漫著的蓮花峰不是黃山的一景,雲裡霧裡,天宇恢廓,蒼穹之大,宇宙之闊,置身這樣的境地,直讓人感覺平日裡那些是非恩怨榮辱升遷都變的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和渺小了。這蓮花峰是不是有著佛的點化,游人披一身紅塵而來,冥冥之中於此被蕩滌胸懷之後,充溢在心頭的是涅磐似的歡愉和豁然。再看這蓮花峰,主峰突兀,小峰簇擁,彌彌漫漫之間儼若那新蓮初綻,仰天怒放,千萬年來堅守著的是這種恆久的風骨,株株蓮花著清靈千萬年不敗。不知不覺間,竟然感覺周遭這雲霧翻滾之中有一股澄清的神韻騰起著,一時間竟讓自己飄然欲仙直想撲入這雲裡霧裡乘風歸去,變成這裡的一座峰、一株松、一棵小草、一習雲煙,融入這黃山,千年萬年。。。。。。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