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徽山皖水間(11)、黃山腳下沉沉夜

作者: yilumuge

導讀人在徽山皖水間(11)、黃山腳下沉沉夜 作者:驛路牧歌 從太平湖歸來,夜宿黃山腳下湯口九龍山莊,賓館距離湯口鎮很遠,晚飯後同事們大都打車去逛湯口鎮了,我卻無所事事地在賓館院內閑逛著,心仍舊還沉浸在太平湖那旖旎的湖光山色之中。從太平湖歸來時那曇花一現的絢麗晚霞預示了今晚這陰沉沉的夜色,去賓館的小賣部購的一張“黃山導游圖”,沉沉的夜空上便 ...

人在徽山皖水間(11)、黃山腳下沉沉夜 作者:驛路牧歌

從太平湖歸來,夜宿黃山腳下湯口九龍山莊,賓館距離湯口鎮很遠,晚飯後同事們大都打車去逛湯口鎮了,我卻無所事事地在賓館院內閑逛著,心仍舊還沉浸在太平湖那旖旎的湖光山色之中。從太平湖歸來時那曇花一現的絢麗晚霞預示了今晚這陰沉沉的夜色,去賓館的小賣部購的一張“黃山導游圖”,沉沉的夜空上便有雨絲飄忽了。這樣的天氣,明天登黃山還能看到雲海嗎?小賣部的售貨員只是說黃山的天氣很難預料,並說今年黃山的氣候很奇特,就在我們來之前的40多天裡,黃山的天氣一直是晴空萬裡的,看來我們此次來是很不逢時了。

拿著黃山的導游圖回到住所,偌大的賓館內不見有更多的游人。房間裡很靜,除了空調發出的“吱吱。。。。。。”的聲音,便聽不到其他的聲響。還是在合肥時,合肥朋友就向我講起過黃山。躺在住所的床上打開電視,很是巧合,電視上正在播放黃山風光專題片。在這沉沉的夜色裡,還未上黃山,到在此讓自己先領略了這黃山的豐韻。

黃山位於風景秀麗的皖南,屬於中國南嶺山脈的一部分,盤桓於歙、黟、太平和休寧四縣之間。古時的黃山稱黟山,它因山上岩石多為青黑之色、遙望蒼黛而得名。還是在太平湖上的時候,小導游講起黃山的這古名,同行中就有人用“黑多山”來戲稱黃山。黃山的由“黑”變“黃”,是因為傳說軒轅黃帝曾率臣子浮丘公和容成子來此修身煉丹並最終得道成仙之緣故。唐時因玄宗信奉道教,因此它非常信奉這個傳說,所以在唐天寶年間他特敕改“黟山”為“黃山”,意寓著這是黃帝的山。由此,黃山的名字便一直沿用至今。

自古以來,歷游黃山者都被黃山那不亞五岳的氣韻所傾倒。中國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歷了中國眾多的名山之後,曾先後兩次登臨黃山,並由此發出千古感嘆:“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更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望岳。”活脫脫把黃山之美之奇之雄之秀冠於了華夏眾名山之首。

因黃山處於皖南的萬山叢中,古時不通大道、不近流水,山上更是荊芥災翳,薪蒸蔽道,更因嶺南是蠻荒之地,人跡罕見,故黃山的出名較之五岳至少晚了千余年,從而未能與五岳想並,也成了這天下第一奇山的一大憾事。但泰山的雄偉、華山的峻峭、衡岳的煙雲、匡廬的飛瀑、雁蕩的巧石、峨嵋的清涼卻讓這黃山把這些名山的獨特之處都集中在了自己的身上,特別是黃山的奇松、怪石、雲海、溫泉之四絕更是吸引著一代代游人的腳步跋涉在這徽山皖水之間來此登臨攬勝。

據說在1990年5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特派官員桑塞爾博士來黃山考察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時,曾如此贊譽黃山說:“我經手報批的山岳風光,這是最特殊的、最絕妙的,再好沒有的了,沒有一個超得過黃山。”我想這恐怕是對黃山勝景的一個最具權威的肯定了。可見黃山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古人徐霞客的感嘆和如今世界權威人士的贊譽如此的相同,又可見黃山的絕美了。更因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黃山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名錄”,黃山便走出了國門,走向了全世界。而黃山也正如有歌曲中所唱“長城長江、黃山黃河”也成了中華民族的像征。

黃山的形成,舊有神話傳說。相傳女媧練石補天之時,剩下一塊紫石丟棄凡界,因此便在此化做了一座奇山。據說在如今黃山上的那塊飛來石就是女媧練石補天時剩下的那塊紫石的原形,它如今仍在黃山的群峰之間,見證著黃山的滄海桑田。實際上,如今黃山的勝景是地質史上幾次的造山運動和第四季冰川的傑作,特別是在兩億年前一次名為“印支運動”的地殼運動中,古揚子海干涸,黃山地區變為陸地,後經數次的造山運動,地殼內的岩石隆起於地表,再經過第四季冰川的洗禮,終於形成了今天黃山氣勢磅礡、奇峰穿雲的絕美風景和種種奇特景觀。悠悠億萬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一天下奇山,又黃山“前山雄渾、後山秀麗”,再加之古人或以形像、位置,或以神話、傳說命名的36大峰、32小峰的勝景,讓每一個到過黃山的人無不為其稱奇道絕。

皖南這一座奇山,早就吸引著自己不羈旅途的腳步。此次我是第一次來黃山,今晚就宿於這黃山腳下,在這幽靜的夜色裡推窗向外,只見沉沉的夜空仍然細雨霏霏,這黃山腳下的夜雨浸濕了自己滿腹的心事。去到湯口鎮的同事們依然未歸,靜靜的房間裡有山風將斜斜的雨絲吹進,我在默默地祈禱,但願明天風停雨歇,能讓自己盡情領略這奇山之美,無憾於這次的徽山皖水之行。但願,但願。。。。。。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