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徽山皖水間(23)、丹霞在心 作者:驛路牧歌
黃山的後山不像前山,它給人的是一種浩瀚無垠、蒼蒼茫茫的氣勢宏偉之感。還是在初到光明頂的時候,就已經讓我領略到了,而今從飛來石處下來,那驚悸人心的石和崖還在自己的胸中沒有平息下來之時,卻又讓自己在一路去到丹霞峰的路上被這黃山後山巍峨壯觀的景致所激動著。許是處於後山的原因吧,這裡不像玉屏峰、光明頂處那樣游人如織,顯得是那樣的清幽和怡然。秋日的傍晚走在這彎彎曲曲的登山路上,伴自己的只有這峰這松這雲這風,還有這草綠這天藍。
想起清晨擠在清涼台上看到的那一輪噴薄而出的朝陽,許是也像自己行走了一天的山路一樣,此時此刻被勞頓襲身,飄落在西方天空的一堆堆的雲裡,那漸漸泛起的紅色把天把雲把山把樹由遠及近漫漫地在塗染著,當我們登上丹霞峰的時候,黃山已是晚霞滿天了。
丹霞峰為黃山36大峰之一,因峰壁為赭色,每當霞光落照之時,便會色彩斑斕一片,所以便有了這樣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丹霞峰”。
丹霞峰下便是黃山那有名的西海大峽谷,由於西落的太陽光線被諸峰遮擋,俯首探望已不見谷底,只見有從西海升起的片片浮雲經過峰下的排雲亭被一分為二,變幻著各種的色彩,渙渙地直朝峰上湧來,至峰巔又紛紛散去。人在丹霞峰巔被霞光塗染著,也被這輕曼的浮雲撫弄著,徐徐的晚風時而撩起衣襟,著實讓人有乘風飄然之感。
據說位於丹霞峰上看雲海更是另一番景像,無風時,這裡的雲海像一面巨大光滑的鏡子一樣靜止不動;風大時,各個峰巒峽谷一個個都像吞雲吐霧的飛龍,一團團、一簇簇的雲如波濤翻滾,翻江倒海般地湧來,令人震撼。這無風時虛無縹緲,有風時滾滾滔滔的一靜一動之景,便形成了丹霞峰前那西海大峽谷的夢幻景區。此時的黃山西海,在落日晚霞的映照下,就介於這一靜一動之中,那絢麗的晚霞染遍千峰萬壑,在雲霧回旋飄動之中變幻著各種各樣的姿式和色彩。有靜雲堆疊而出,分明就是一座金色的山峰;有浮雲聚合而成,恰似一匹奮蹄揚鬃的奔馬。絢麗的晚霞把西方天空鋪滿,漂染著這滿峽滿壑的雲一直鋪來眼底,有鮮紅色的、有玫瑰紫色的、有淡紅色的、有橘黃色的,或成線、或成片、或層層疊疊、或蓬蓬松松,變幻著組合著,艷麗多姿也色彩斑斕,如巧手織就的雲錦,披於這群峰之上。那西海大峽谷中的各種巧石此時也都浸潤在這絢麗的晚霞裡,似乎是欲在這天地光華未消失盡之前,爭相演繹著屬於自己的若幻若仙的故事。“仙人曬靴”中的那只靴子盛滿了一靴橘黃色的霞光倒置在那裡,似雲游而晚歸的仙人脫下那沉靴涼曬於台前,只是不知仙人何去,僅留這潮靴於峰巔。“仙女繡花”中的那個妙曼的少女像是倚松而望,我想她定是沉浸在這西海的晚霞之中,因為這絢麗的晚霞就是她的巧手繡出的彩錦。夕陽西下了,隱約有晚風從遠處的松林峰上拂動著千樹萬木掠過西海大峽谷而輕輕裊裊而來,那是“仙女彈琴”中的美麗少女在撥動自己手中的鳳凰琴,是風聲,似琴聲,將這一曲夕陽晚照彈動的是那樣的曼曼妙妙。而遠處那“仙人踩高蹺”隨著那霞光中回旋飄動的雲海則似踏雲漫步而來,像是這滿目霞光中那最後的守望者,在追逐著夕陽的腳步,似乎也在牽動著丹霞峰上游人的心,一同去融入那夕陽裡。
腳踩霞光盡染的丹霞峰,眺望落日西下拼盡最後輝煌的景觀,感受著黃山在這滿山的晚霞中的昂然生機和如夢如幻,心中忽地騰起一股深深的依戀。想著此時自己就要結束這黃山之旅了,看晚霞中那太平索道上的車廂上上下下,不經意間有一股潮潤湧上心頭。自己旅途不羈的腳步走過黃山,於此才忽然感覺竟也是一個匆匆的過客,想留黃山於心間,便只有挽這一片丹霞在心,讓自己的心在這晚霞中的丹霞峰上再暴光一次吧,我想這心靈的底片將永恆地刻於自己的旅途,旅途上我期盼著,黃山,我還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