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鳳凰-----三江(程陽)---桂林------陽朔每天都在像機器一樣轉,在下班的路上,余下的只是疲憊的大腦的身體,看著四環路上的烏煙障氣,想的只是逃開和躲避。於是,我從北京寒冷的冬日裡,溜到了寧靜安詳的小鎮鳳凰,並一路南下,讓這悠閑的日子也同樣在程陽與陽朔滑過。
出發前,查閱了一些資料,也感謝ctrip的驢友們寫過的攻略,給了我莫大的幫助,本想最初打算去越南的,但因為時間原因,臨時決定還是近一些罷,便鎖定了廣西,一個下午的網上搜索,便做出了一份行程安排。再加上這一路走下來,將我的選種完整的告知大家,也算拋磚引玉,也算為以後想去這條線路的朋友提供些幫助。
我此次行程安排了九天,是兩個雙休日四天加上五個工作日,確實很緊,但因為假期有限,也沒有辦法。首先聲明,我們這次出游是淡季,所以一路上的無論在任何方我們都是買方市場占絕對優勢,所以省了不少錢,獲得了最好的性價比。但另一方,這個天氣也確實不是最好的去這些地方的季節,很冷,而且水很少,對於漓江的游覽來說,簡直是莫大的遺憾。但總的來說,我個人認為還是不錯的。
D1,中午乘12:58的火車,從北京出發,至湖南吉首。火車是特快,票價365,於第二天下午三點多到了吉首。
D2 ,出了火車站,就有很多到鳳凰的中巴,票價10元,大約一個半小時就到達了湘西古鎮鳳凰。沿途看到好多標語很有趣,諸如:“生孩子需幫忙,請撥打電話****”等等。一路上都是山路或鄉間小道,但鋪天蓋地都是中移動和中聯通的廣告,可見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市場推廣工作做的多麼的深入與到位!
到了鳳凰,一下車就看到一個小姑娘,在展示其家中的家庭旅館。本來出發前我在網上查到了一家,也打電話問了一下,說有房。但我們隨便看了看這小姑娘家的照片,認為很不錯,因為就在沱江邊。就跟著她去看看。因為淡季,幾乎沒什麼游人,所以住的地方任我們挑。我建議,如果是在旺季,還是要先訂好,否則真有打地鋪的可能。
到了這家,覺得還真不錯,一個家庭旅館,就三間客房,全木制,而且很干淨,無空調,但有熱水洗澡,衛生間也干淨。最好的是,有一間臨江的房間,推開木制的窗戶,滿眼是沱江水及對面的吊腳樓。其實我們也可住吊腳樓,但就有些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老板一家四口,苗族人,人很好,在住的這幾天還為我們熬粥,切小菜,都不收錢。由於淡季,我們住宿的價格是20/床。8錯吧
客棧名叫:臨江苗棧,老板名叫田高文,電話是13974356008
稍做整理,我們便去吃了晚飯,田老板帶我們去的,可能也是關系戶吧,但是沒所謂啦,只要自己覺得合適就吃唄,不合適可以不吃,再自己找。我們就在這家吃了,吃的是酸湯魚的鍋仔,一大鍋,三十八元,這個價位在那個地方不算便宜,但比起北京來就好多了,雖說北京也差不多這價兒,但這兒份量大啊。還吃了一種類似北京灌腸的東西,好像是黑色的糯米狀的東西做出來的,然後炸了,鹹的,還加上綠油油的小蔥炒了,很好吃,六元,我忘記名了。湖南菜就是酸辣。
晚上我們想坐船游江,因為白天坐的話就得按價買票,貴,三十元一人。而且晚上也有晚上的情趣,也是田老板幫我們找的,才十元一人,而且還能多走一段。吃完飯,就由田老板帶路到碼頭,碼頭就是當初拍湘西剿匪記,捉鑽山豹的那個地方。我們坐上了船,小船在江上游蕩,悠悠的飄著。靜靜的夜晚,靜靜的古鎮,很好很好,就是就是,冷死我了,而且兩岸的燈也很少,撐船人說,如果是夏天,會很熱鬧,兩岸全是燈,撐船人說普通話不太好,費了半天勁才聽懂,他還為我們介紹沿途的景色,也難為他。船行駛,看到一塔,塔間有燈,在黝黑的夜倒映水中,華光一片,我問是何塔,撐船人說了好幾遍,沒聽懂,只知不是古塔,建於現代。清泠的夜晚,靜謚的江水,只聽木船的依呀聲,江邊隱約而現的吊腳樓,讓我的內心無比寧靜。游罷,上岸,回去就寢。
D3:
第二天清晨,正睡的迷糊,忽聞一陣音樂聲,從外傳來,真的,我倒現在都不知從哪兒來的,好像是外面有個鼓樂隊似的。清晨屋內的空氣仍是冷冰冰的,對於身為北京人的我有些不習慣,沒有空調,因為木制屋中不能安,沒有暖氣,趕緊穿好衣服,推開木窗,天哪,我快醉了。碧綠的江水,緩緩從你家窗前走過,江面上飄浮著白茫茫的霧氣,對岸那古老的吊腳樓安靜的立在水中,也靜靜的接受著你的注目,略一側目,造型精巧的虹橋便也進入了你的眼簾。倚在木窗邊,看著這一切,你還能要求什麼呢,如果能一輩子每天都看到這些,也該滿足了吧。
去小鎮的早點攤兒吃了一些有當地特色的早點,比如說糍耙,還有用油炸的叫面果吧,還有就是米粉了,米粉三五元不等,小點心類,五角,一元不等。我吃剩了,喂了街邊的狗狗,狗狗很好看長的,就是髒點兒。
接下來就是在鳳凰的小街閑逛了,畢竟現在鳳凰在旅游方面也是有點名氣,所以還是有類似同裡那樣的商業小街,賣一些當地特色的東西。但那也是石板鋪路,兩旁的舊時房屋的店鋪林立,拍幾張照片也未嘗不可,我們還幫一個剛開張的人家卸了門板,抱著門板捏了個影兒。
中午去了小商業街一家叫潘長江的餐館吃飯,因為從外面看,那裡連炒帶炸的挺熱鬧,還納悶為何叫這名,忽然看到一個人,是他們老板,簡直就是縮水的潘長江,比潘長江還矮,再一看牆上掛了很多他和潘長江演出的照片,才解其意。吃完後,回到住的地方,泡壺茶,坐在江邊,曬著暖暖的太陽,懶散的靠在木椅上,和客棧老板聊著天,悠閑啊,想想要是在北京,這時候雖然很困,但也是辛勤的工作呢。冬季裡,這裡在上午十後至下午四點是非常暖和的。後來看到老板娘在江邊搗衣服,我也下去弄了兩下。忽然來了照相的興致,便坐在江邊烏篷船上照相,也不知是誰家的船。田老板家有很多苗家服飾可租用照想,而且還有好多銀飾,可都是老板娘的陪嫁,非常非常漂亮。我便對他說我想穿上照相,我選了一套,老板娘給我穿上,然後在脖子上,頭上戴上沉重的銀飾,還給我找了一雙繡花鞋,在要照的時候,還給我帶上了她的一對粗粗的擰花的銀手鐲,這個她是不租的,因為我住她家,就給我帶啦。我這身裝扮,背著竹簍,在江邊捏了一張又一張,可真像一個苗妹。最後老板娘說租衣服不收錢了,我覺得不合適,她就收了四元錢。照完想,餓了,去吃東西,本來上午在走出虹橋的一條小街看到一家買湯圓兒的,是個老奶奶賣,我們看了看,沒買,覺得好像挺對不起那老奶奶的,於是下午就去哪兒去,但明明是買湯圓兒的,卻掛了一個牛肉面招牌。湯圓小份1元5,大份2元,小份就能吃飽了,而且湯裡還加紅糖,撈糟,桂花等,真是不錯啊。
這一天就在鳳凰古鎮閑閑的散掉了,對了,順便可去看看沈從文的故居,但我們並沒進去,覺得裡面也被商業的差不多了,有時間倒還不如在江邊拿本《邊城》讀上一讀。第二天早晨出發准備去三江程陽。
D4
我們於早上八點多在鳳凰縣城內的汽車站坐車,至吉首,票價十元。再坐火車去三江。因為從吉首到三江的火車只有中午11:30這一趟,所以要掌握好時間。還有一點值得提到的是,在第二天到達吉首火車站時,就應該把第四天去三江(吉首至三江)的車票買好,我們認為是淡季,就沒買,沒想到到這一天真沒買上。我們約十點多到了吉首,買票未果,只能買了站台票,准備試試運氣,還真混了上去。上車補的票,25元一張。這趟車多半會晚點,我們這回是12點才出發。於是在晚上6點半抵達三江。
三江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的桂、湘、黔交界處,也是三江彙合之地。三江是廣西唯一的侗族縣,民族風情多姿多彩,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人文景觀獨具一格。
到了三江站,天已經黑了,這哪裡是什麼車站,跳下車就是鐵路了,很荒,我甚至以為下錯車了。走了幾十米,看到一排小平房,也沒有燈,心想,這是到了哪兒了,這時看到一個小型機動車,裡面的司機,一個男的,問我們,去三江縣城嗎,三塊一人。我們問有多遠,他說十幾公裡吧。說實話,當然感覺太不好了,覺得這裡荒僻的不得了,讓人不敢相信任何一個人,可又必須要離開這裡啊。還好同行有男士,我們小心的上了車。建議,如果只有mm,建議不要冬天來了,大黑天的,而且後面那十幾公裡都是山路。況且,只有這一趟火車,只有這個點兒到。半個多小時後,來到三江縣城,馬上去談了一個出租車前往程陽。車價三十五元。因為是晚上貴了點。
因為決定晚上去程陽,所以就沒有細細瀏覽三江縣城的景色,晚上也看不清,只知有一條好寬的江。在去程陽的出租車上,我打電話聯系了事先就訂好的旅館老板,將房間訂也下來。一路車行同是山路,半個小時後,到達程陽。老板出也來接我們。這是一家地處程陽景區內的家庭旅館,所以要先買一下景區的票,好像是一個人十五元,反正這是因家規定,不要向你多要錢的。我們曾想借老板的關系,免掉門票,但好像不可能。之後進入程陽景區,這裡其實就是一座座山和一個個侗家山寨。名為景區,但實際上有著難能可貴的未被商業化的氣息。走進景區,過了一座很美距離也很長的木橋,便到了我們的宿地-----一個新建的四層木樓,非常有特色。上面有著英文名字:DONG VILLAGE HOTEL。程陽----中國人可能知之甚少,但國外媒體多有報道。一個小小廣西北部侗家村寨,吸引了眾多的國個游客,所以這裡每年平均來說,外國人要比中國人多些。這家家庭旅館是自家新建的,所以內設十分干淨,而且也是全木結構。內有客戶幾十間,其中有幾間帶獨衛的,其余的是每層樓一個衛生間,均可洗澡。老板三十多歲,英文不錯,看起來非常樸實,給人印像不錯。旅館地處山間林從處,站在屋外空曠處,一覽周邊美景。最值得的一提的就是距離程陽最大的風雨橋很近,盡入眼底。
旅館名稱:侗家旅館老板名叫楊榮成電話:0772-5882561,13807825705 淡季獨衛房我們談的是25元/床,平時可能要50元吧。
那天居然只有我們一拔客人,我說過,是淡季嘛。我們要了帶獨衛的房間,令人驚喜的帶一個陽台。陽台上有兩把木椅,一張小桌,因是晚上,無暇賞景。讓老板一家為我們做了些簡單的小菜,吃罷就寢。
D5:
第二天清晨七點多起來了,走到陽台,愜意坐在木椅上,無限風光盡收眼底啊!呼吸著城市中不可能呼吸到的山間新鮮空氣,正前方就是一派巍峨氣勢的程陽風雨橋,橋下江水貫穿而過,而四周及遠方有的只青山、及山上的樹木從林。廣西的山在我來看是最別致的山的,只可用峻秀二字形容。後面在桂林的講述中我會重點提到。對了,因為屋是在半山腰,所以山腳下有一條小河,上架一橋,就是我們進入程陽景區時剛走過那個,在橋畔處,一架很大的支支呀呀的水車,在緩緩轉動,伴隨著淅哩的流水聲。清晨的陽光一點一點照過來,陽光下是寧靜的,沒有喧囂,也是熱鬧的,有的是水聲、水車聲、鳥叫及蟲鳴。
早飯吃的老板一家給我們做的雞蛋煎餅,好香啊,和我們這裡的煎餅是不同的,而且是甜的,還有自家泡的小菜,及面條湯,很家常但很好吃。老板的媽媽是一個侗族的老媽媽,聽不太懂漢語,但也很愛和我們交流,簡單的話和手勢,我們便能聊天了。吃罷早飯,我們踏上山鄉小路,向侗家山寨走去。
離程陽不遠處有一座山,叫三省坡,是湘、黔、桂的交界處,彙集四種少數民族,前面提到的苗族,這裡便是侗族了。侗族人是以善於建築的民族的著稱。在程陽,有很多近看似一排邊起來的,像長廊一樣的房子,但遠看又是一座跨越河流的橋。它是供侗族人們休息,聚會、商業交易的地方,這種建築叫做風雨橋。我們住的地方近臨程陽最大的風雨橋,當你走到各村寨還會看到小一些的。風雨橋巍峨佇立,最讓你感嘆的是整個建築不用一根鐵釘,全部用木頭相嵌而成,渾然一體!風雨橋大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
程陽大約有著十個侗家山寨,由於時間的原因我們只走訪了一兩個。在買門票時,會有一個小的地圖,你完全可以按著地圖來走。我想如果都去轉一轉的話,而且很隨意的話,兩天的時間,滯留在程陽是非常合適的。走一個村寨,映入眼簾的是家家戶戶古老的木制房屋。這裡沒有吊腳樓。但房屋的結構及外觀與其很像。一身為分兩層,下面住人,上面就像是一個平台,上面加了個屋頂而已,都是四面通透的,沒有牆,一般當作倉庫用。木制作房前就是各家的小田地和菜地。走在田間小路,兩邊是水稻田,前面一個老婆婆趕著一群小鴨子走過來。那群小鴨子一扭一扭的追著那個老婆婆,真是太可愛了!老婆婆將鴨子趕回向自家木屋,走在田梗上,穿過自家的小田地。這時我忽然如此真切的感受到了什麼叫“田園風光”!就是這樣了!進了村寨就會看到三三兩兩的侗家人,現在不是節氣,如果遇節氣,或是嫁娶之事,那便是你的福氣了!免費觀看最為真切、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了。在村寨的裡面,有一個很顯眼的尖形屋頂的木制建築。我們走過去想看個究竟,裡面出來了兩個老伯伯,用手熱招呼我們進去。我們進去一看,像一個小禮堂,尖尖的屋頂很高。裡面還掛了很多類似吉祥物的紅布東西。正中央最前面應該是一座什麼什麼神像,裡面還有木桌木椅。在最前面的右側牆,寫著此關於建築修建的撰文。這種建築叫鼓樓,是侗族一個村落的人集會的地方,由大家集資而建,共同管理。在其它的每個村寨,都有鼓樓。兩位老大爺還給我們倒了當地的一種茶,挺好喝的,我們也和他們聊了幾句。在正前方,還有一個捐款箱,但並沒有那種讓人很討厭的要錢的感覺,有很多人在邊上的牆上寫下了某某,哪年哪月捐贈多少,而且錢數也都不是很多。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兩位老大爺也是很樸實很淡然的,所以我們也很願意每人捐了五元錢。兩位老大爺立刻一絲不苟的登記在冊,原來,在左牆上還公布著這個村子對了捐款的每一筆開銷及管理。總之,侗家人給我的感覺是不錯,很樸實。
走出村寨,我們來到程陽風雨橋,就是在住的地方就能看到的那個。走上風雨橋,體味侗家人的智慧與風雨橋的精美絕倫。在風雨橋上,有很多賣侗家繡品的婦女。因為當天景區居然就我們這一拔人,所以呼啦一下都圍上了我們,小妹小妹的喊著。我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哪兒都不忍放手。那全部是手工繡制,非常精美漂亮。我由於考慮到經費及路上負重問題,只買了一件手工繡制的兜兜,及外面配穿的外衣。那件兜兜和我們平時看到的不同,脖子下方是很高的領,一直到胸前都繡著精美圖案,太漂亮了!由於是淡季,我狠狠的殺了價,最後覺得自己都不好意思了。當然除了衣服外,還有裙子,鞋,裝飾居室可用的墊子啊什麼的,各種繡品。而且程陽繡品又正宗價格也不貴,喜歡收藏的驢友,這可是一個購買的好地方。但有一點,是後來楊老板告我的,最好不要買這些兜售的銀飾,十有八九是假的。
回到旅館,正值中午,我們決定返回三江了,因為按計劃,我們是要在這一天下午趕往桂林。有一點必面注意,從三江開往桂林的車每天有很多次,在汽車南站好像,反正三江有兩個汽車站,一問就知道了。但每天最後一班開往桂林的車在下午二點半,這點一定要注意。從程陽返回三江,路上需用半個小時,所以,如想當天去桂林,一定要在中午前從程陽出發了。(三江汽車站電話:0772-86122028617785)
在景區門口處,約二十分鐘左右就有一趟到三江的小面包或是中巴之類的車,但可能天黑後就沒有了。到三江的也就需要個二三元錢就夠。 我們從楊老板家出來,那位侗族的老婆婆一直送我們出來,我們過了橋,走了好遠了,她還在和我們招著手,我們不禁感慨,這個老婆婆人真好。
等了一會,約十二點時,來了一輛車,我們返回三江。在三江先在汽車站買好了票,24元/人,是一點多開車,還有時間,就在三江縣城內吃了個午餐。三江是個縣城,不大,也沒什麼好轉的。
下午前往桂林。這個季節在南方也是很冷的,尤其是早晚。但從上午十點到下午四午間,在戶外是非常舒服的。太陽照著你,在廣西這片多水域的地方,總是讓水也變的金光閃閃。從三江至桂林車途需4個多小時,票價為24元。在車上,正是午後時光,不要在車上搖搖的昏昏欲睡,那樣會錯過令人陶醉的峻山秀水。廣西給你的感覺是“綠”,就像愛爾蘭被稱為“emerald”一般,我認為廣西也堪當此稱,只是那種”綠“是不同於異邦的。此時已時冬天,已是一年中最無色的季節,但廣西仍是綠的水----讓你心情蕩漾,不禁想湧出多少華貴之辭贊美它,因為那種水間的綠,真真顯示出的是一片雍容華貴;廣西的山也是綠的,不僅是綠,一座座都能讓你感嘆造物主的神奇,不似北方山脈的氣勢磅礡,但各具奇趣,千姿百態,峻美秀麗。這裡的山像自然給予我們的一件件如此龐大的工藝品,巧奪天工!
車在蜿蜒的公路上前進著,一片片水,一葉葉舟,一座座山會不時映入你的眼簾,午後充足的陽光,在這所有的景致上都加上了一層金色的光圈,在加上江邊的一幢幢木制的民宅,我不禁無比羨幕身在其中的人,那是每天都生活在畫中的人。
下午五點多,我們終於來到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走出汽車站,我們先去火車站訂三天後後北京的票,因為這趟火車的起發站不是桂林,如果晚訂會訂不上的。建議如果是旺季,就該提前5至7天訂。(桂林火車站:0773-5890299)。我們很順利,訂好票,438元吧好像。本來想直接去我事選在ctrip上訂好的酒店。但出來就有一些當地的”野導“問你要不要住酒店,因為這季節旅游業太淡了,這些當地小旅行社也只能出來“拉客”。這倒啟發了我們,桂林市中心地帶幾乎全是酒店,不愧是旅游城市,我們就一家家就前台問價錢,砍價,最後居然找一個二、三星標准的,是廣電大廈,才60元一個標間!其對面的京桂大廈也就70。收拾好,我們去吃飯,去了桂林市美食街一帶,吃了芋頭扣肉,大田螺,炒米飯,都是桂林當地特色,非常好吃。
我們本想第二天自己去游漓,但此時漓江是枯水期,而且走之前打聽聽說現在漓江上面的私人竹筏已經沒有人,因為管理的很嚴,看來只能做公家的大游船。早就聽說漓江最精華的一段是從楊堤到興坪,有很多驢友都曾徒步這一段。因為此時是枯水期,坐船也只能坐這一段,是公家的船,很貴,140一張票。我們本想自己去楊堤,但聽說到那兒自己又買不到船票等等,不知是真是假,但為了保險,我們還是在酒店參加了一個他們哪兒的一日游,160元一人,但不隨他們返回,游完漓江直奔陽朔。
這一天晚上終於享受到空調了,不易啊!
D6
第二天,跟著這個一日團坐車來到楊堤,有一點為今後自己來的驢友說明,楊堤這個地方離真正漓江邊上,還有段距離,我現在還不知道到了楊堤這個地方再坐什麼能到漓江邊。楊堤之所以叫這個名,是因為那裡的山都像倒過來的羊的蹄子,細細看來還真是。
上午游漓江,這天正好是全國降溫,很冷,天也是陰的。漓江果然到了枯水期,最深的地方只到腰部。最淺的地方,游船的底部能碰到江底的石頭。不過,漓江依舊很美。
江邊的山峰簡直美侖美瘓,因為它的千資百態、因為它的栩栩如生!幾乎每一座山都有它的像征,你細細看來,果然如此,不覺讓你贊嘆。我們游船的盡頭是九馬畫山,是在一座側面上應能看到九匹馬。據說,看出九匹的人一定是官運亨通,或財源滾滾,曾經周總理和陳老總游九馬畫山時,陳老總在三分鐘內看出了七匹,就問總理,我怎麼也看不出那兩匹,總理您看出幾匹?總理笑笑說,我看出十八匹。大家知道哪十八匹嗎,山上九匹,水中九匹。所以說周總理是總理,陳老總是副總理。大家到了那裡不妨去看看啊。漓江的水清澈的讓人不敢相信,一望見底,就像我們小時學過的課文一樣。我總以為這麼多來,旅游的過度開發,漓江的清澈也一去不返了。但漓江沒有讓我失望。那天江面的游船多達幾十個,全部是那種機器的大游船,我想光這些船在漓江上天天走,恐怕日久天長漓江便不會清澈,可到了現在,清水依然。我不禁感嘆!江中有捕魚人撐著船在捕魚。看到漁鷹,一伸脖子,然後一個猛子扎到水中,真是可愛!
中午游過漓江,下午去陽朔。在路上,那個導游說陽朔附近有好幾個景點,我們想都一一作罷吧,無非是一些為旅游而弄出的景點來,本來就沒想跟團。但導游說的有一個景點,卻還引起了我們的興趣。這個景點叫世外桃源,據說是國家的一個4a級的景點。我們想去看看吧,50元一張票。
進了園一看,大呼上當,簡直就是一個人工大花園,人為的弄上了一些所謂民族特色的東西。但隨著游船的往前漂流,我們看到了一個小村落,小村前是一條河,行駛一段,便會穿過一個非常美的自然溶同----燕子洞,這個洞是自然形成的,小河穿越溶洞而過,到了春天,這裡便會有很多燕子。這個村子的人有的在河邊洗衣服。這時我明白了,這本是一個小村落,有河,有山,有溶洞,河兩岸有花有樹,很美,確實是一個世外桃源。但旅游部門把這開發成了一個半開放的大公園,前邊是那些人為的東西,只有在公園後部,便與這個村子連接而成。人真是一種破壞性極強的動物啊。這樣,來到這兒看看那些人造東西就要收50元,而真正美的在後面,是自然的。
出來之後,跟游行團的車直奔陽朔。其實桂林有很多到陽朔的車,很方便 ,在汽車站就坐的到,這些車有的在途中也會一招即停。早就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風光甲桂林”,其實此次出行,陽朔一直是我最為期盼的。但當我到了陽朔縣城時,卻有些失望,美景在哪兒呢。我只能安慰自己,可能陽朔有名的就是閑逸的氛圍,就當在這兒休息兩天吧。但第二天,我就知道我錯了,那句話果然是名不虛傳。
在陽朔,同樣是買方市場,住的地方好找的很。陽朔有很多家庭旅館,標准水平相當於二、三星,條件還算不錯。我們找了一家叫壽陽山水賓館,很干淨,而且面向朝陽,砍過價後,一天標間也是60!電話是:0773-8817118。這家離西街也很近,西街是陽朔很著名的一條街,也稱洋人街,聚集著很多悠閑的老外。街兩邊全是酒吧,西餐館,咖啡館,和買東西的小攤兒,簡直就是秀水街和三裡屯的結合。晚上我們去吃飯,打算先吃中餐,轉了一圈,去了我們所住賓館的二樓,叫什麼我忘記了,後來證明,哪兒的菜做的很不錯。我們要了黃燜土雞,還有一種烤的什麼小魚,烤的酥酥的,但裡面很嫩,外面再抹在黃辣椒做的辣醬,一串串的,簡直太好吃了!黃燜土雞建議裡面要放竽頭,你可向老板提出要求。這裡的竽頭就是荔浦竽頭,大家看過宰相劉羅鍋嗎,就是讓皇帝垂延三尺的荔浦竽頭,果然名不虛傳,綿軟清香,香甜可口啊。放在黃燜的土雞鍋中,外焦裡嫩,鹹甜適口,還有一種竽頭香味,真是美味啊,我吃了好多,雞倒沒怎麼吃。還有炒田螺等,我們還要了個湯,忘了是什麼,味道也不錯。
晚上去逛西街,西街上叫賣的杏仁蓮子羹很好吃,兩塊錢一碗,第二天我又吃了一碗。坐在西街,就像坐在三裡屯一樣。
D7:
第二天,我們先去了西街,在網上很多驢友推薦了“紅星特快”吃了早餐。18元一份的套餐,分三款,是紅星早餐,味道不錯,可以說,紅星特快在西餐方面,包括快餐及正餐,做的還是不錯,很難得這種地方有做的不錯的廚子,做的很精致。尤其是果汁,因為當地桔子多,都是現榨的,很棒。
有一個當地的野導從頭一天,就跟著我們,其實就是一個下崗女工樣的人,人也不是那種死七白咧粘的那種人,第二天她還在賓館門口等我們,我們也為其感動,便請她做向導,一天十元。這人還不錯,很有分寸,不是喋諜不休的,只是帶路,適當的時候做個介紹。我們先租了山地車。首先聲明,到了陽朔,如果不騎車游覽,那簡直就是喪失全部樂趣和錯失美妙景致。陽朔真正美的地方在這個縣城的周邊,是山間路田間道,兩邊景色,被稱為“十裡畫廊”。租車,5元一輛租一天。我們看到有人騎情侶車,兩人騎一輛那種,但我並不建議那種車,因為在山路田間,有的路是很窄的,那樣的車長,總歸會不太靈活。
其實沒有導游,可買張地圖,但一定要買那種越詳細越好的,這樣,你就可以上路了,飽覽美麗陽朔!
首先我超級推薦的是遇龍河!提起遇龍河,至念我仍忘不了那份絕世的美景。可以說此次九天行程,遇龍河之游,是最美的!也使陽朔風光甲桂林這句話得以應驗。
沿著山路,一直向前騎,一邊騎,一邊觀賞兩邊秀美的山。自從到了廣西,我深該體會到,廣西---山不可不觀。從山路騎到田間。忽然,眼前豁然開朗一片,一幅美景圖畫呈現眼前!冬天的大自然本已盡失顏色,既便廣西有,也是綠山綠水,但草木已枯。可這裡,我忽然看到一條蜿蜒而流的長河,是碧綠的,兩岸綠色的鳳尾竹郁郁蔥蔥,隨風搖曳,天空的碧藍與河水的碧綠渾然一體,因為藍天也倒映在水中,水十分的平靜。金色的陽光在水面上濺起金光點點,一閃一閃,仿佛散落的碎金。河面上有竹筏在緩緩飄蕩。我正陶醉,想駐步不前,導游說,這就是遇龍河。遇龍河呀,果然如此啊。
我們租了竹筏,將自行車也扔在竹筏上。經過砍價,是60元一條。由於是淡季吧,也要比旺季便宜些。這種竹筏就是那種特原始的,就是用粗粗的竹子捆綁而成的。乘著這種竹伐,飄蕩在遇龍河上,沉醉在這如畫般的景色中,簡直讓你愜意的無法言表。我站在竹筏前,吹著風,看著美麗的景色環繞四周,又一點點閃過,但新的美景又在等著你,你恨不得把這些全部吸入你的腦中,心中,肺中,讓這景色永遠伴著你。
撐船的小伙子才十七八歲,人不錯,我們和他一邊聊著,他一邊撐著,有時我們也搗亂拿竹筏撐兩下。一共漂了一個多小時,按六十元來說,這是很不錯了。可以我真想在這美麗的遇龍河一直漂下去,它是盡頭便連接到了漓江。游罷上岸。正好一個同伴要去WC,我們就等著。這時我看到了在河邊,有一個小的竹草搭的涼棚,裡面有竹桌竹椅,如果坐在那裡,面對的就是潺潺的河流,蔚藍的天,白的雲,金色的陽光,搖曳的鳳尾竹,如能和三五好友,休憩品茗,臨河暢淡,那該是人生一大樂事了,於是我就走過去,坐在那椅子上,看著流逝的河水,真的讓你的身心都不由自主的溶入了這一切。
陽朔自然風光被稱為“十裡畫廊”讓你不經意間,有賞不盡的美景。我們騎著車,一會兒是上坡,一會兒是下坡,雖然很累,但沿途景色也不能再讓你抱怨什麼。這些景色都不能稱為景區,很自然的,山,水,田間,但確實讓你品味不已。我們也看了月亮山,但並沒有上去,它是在山中間的一個通透的洞,會根據你處的角度不同,有不同的變化,就像月亮從初一到十五的變化一樣而得名。大榕樹景區,遠遠看看,也沒進去,只是一棵年代久遠的樹,進去還要收錢,沒甚意思。中午,在月亮山附近,吃了一頓農家飯。下午四點多騎車返回陽朔縣城。
回到縣城,腰酸腿疼,畢竟騎了一天車啊。於是就去做了個足底,還是很舒服的。晚上去逛西街,走了走,還是覺得紅星特快比較好,於是吃了墨西哥肉卷,沙拉等,真飽了肚子。西街上還有很多小吃,都可一嘗。
D8:
今天早上起來,准備回桂林了。從陽朔到桂林有很多中巴,就在陽朔廣場,招手即停,十元一人。早上先去陽朔廣場吃了早飯,是桂林米粉。然後購買了一些柿餅。在陽朔買柿餅盡量不要買掛霜的,因為有的是抹的石灰粉。從陽朔到桂林也就一個多小時。中午我們到了桂林。因為就是當天晚上凌晨1點的火車,所以我們還是決定再找一個賓館休息一下,反正現在也不貴。我們就在火車站附近當場談定了一個賓館,也是二三星吧,標間:50元。唉,我覺得他們連打空調的錢都賺不回來。下午,在桂林市內轉轉,去了像鼻山,這是我在幼兒園時就知道的像鼻山,所以一定要去看。桂林市內有很多旅游巴士,是不要錢的,車站牌上都有注明。我們就看著站牌,找到相應的公交車,去了像鼻山公園。沒進園,因為正值枯水期,像的鼻子都露在外面了,只在公園外照了幾張相就作罷了。
順著桂林市的街心花園走走散散步也不錯。就在像山公園附近,我們發現了一家“名典”咖啡,其實,名典在很多城市都有分店。內有咖啡也有正餐。我們進去後,環境不錯,我們找了一個臨窗的桌子,午後的陽光灑進來,暖融融,懶洋洋的。我個人叫了一份馬來的咖哩雞飯,哇噻,上來一看,真熱鬧,什麼都有,一大盤,裝飾的很漂亮,還配有烤的肉串,蝦片,湯、水果、果汁。我真是都吃不了。而且特宜,還不到二十元。吃完後,曬著太陽,隨意翻看著自己喜歡的雜志,這裡是有很多免費翻閱的時尚雜志的。喝一杯咖啡,在桂林這個花園般的城市享受輕松下午茶的時光。這對我來說在北京是根本不可能的。就這樣,悠悠閑閑呆了整整一個下午。夜幕降臨。桂林的晚上也很漂亮,因為桂林投了幾個億建設它的夜晚景觀工程,主要都是燈,弄的城市沿江沿河的街及花園都很燦爛。為了打發時間,我們去看了場電影《手機》,才十五元。這次來桂林其實有一個遺憾,就是沒能去冠岩,那是一個溶洞,聽說景觀是很不錯的。冠岩離桂林市區有一段距離,是往南的方向,但比到楊堤要近很多了,也是有桂林出發可以過去的車。
晚上踏上回京的列車。
D9:
凌晨五點抵京。
又看到了北京的塞滿了車輛的二環三環四環路,不禁想起了鳳凰的秀美寧靜、程陽的自然清新和陽朔的如詩如畫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