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掠影

作者: 32721555

導讀雪山、羊群、瓜果香------金秋游新疆 今年工作一直很忙,原本以為計劃中的新疆之旅不能成行了,可是9月3日那天早上,老公開車送我上班的路上突然問我:“想不想去新疆。”我說:“想啊”。他說:“那明天買票走吧,到那邊有朋友接待。”我說“好”。於是,第二天,我請了三天假,加上周末兩天,時間雖然不夠,但沒辦法,也只能這樣了。我們訂了西安至烏魯木齊的 ...

雪山、羊群、瓜果香------金秋游新疆

今年工作一直很忙,原本以為計劃中的新疆之旅不能成行了,可是9月3日那天早上,老公開車送我上班的路上突然問我:“想不想去新疆。”我說:“想啊”。他說:“那明天買票走吧,到那邊有朋友接待。”我說“好”。於是,第二天,我請了三天假,加上周末兩天,時間雖然不夠,但沒辦法,也只能這樣了。我們訂了西安至烏魯木齊的往返機票。

2003年9月5日,西安仍在下雨,三點五十分從鹹陽機場起飛的時候,天陰的快要黑了,到了烏魯木齊,北京時間7點多鐘,陽光燦爛,氣溫大約30多度,挺熱。

在烏魯木齊朋友的熱情接待下,我們在新疆的第一頓晚餐竟然是海鮮,頗有些失望,來之前,我就想好了要天天吃新疆的烤肉、馕還有拉條子。不過朋友說:“別急,這兩天會讓你們吃個夠。”我也就只好不急了,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幾天可實在是吃夠了。

第一天:天山、天池、羊肉宴

早上十點,也就相當於北京時間的8點鐘吧,我們驅車直奔天池。出了烏魯木齊市區,滿眼都是戈壁灘,看上去有些荒涼,不像其他城市的市郊都是成片的農田、樹木。車行大約二十分鐘,高速路左邊望過去有一條長長的綠色防護林,朋友介紹說那是阜康市,回程的路上,朋友順路去阜康取東西。一座小小的、干淨的,幾乎不能稱為城市的城市。人很少,離烏魯木齊這麼近,卻那麼安靜。

下了高速在進山的路口,有很多水果攤,擺滿哈密瓜、西瓜之類的當地水果,我們停車挑了兩個西瓜,准備進山裡吃。沿著山路開車進山,路邊不時有牧羊人揮鞭趕著成群的羊兒,羊們都是有著長長卷毛的綿羊,朋友說山羊都能爬高,抬頭望去,果然,陡峭的山頂不時有山羊的身影閃現,它們竟然爬那麼高去吃草,相比之下,長毛的綿羊們就比較笨,也比較乖了。再往山裡走,路邊有河,河水清澈,河邊很多帳篷,一直持續很長一段路。這是當地少數民族經營的家庭式餐廳和客棧,有哈薩克族也有維族。我們的車一直開到天池邊,天池不算大,澄藍的池水、松林、雪山構成的圖畫也實在是很美。天池是游新疆的傳統景點了,有人說沒意思,哪有喀納斯湖美。可我認為,每一處景點都有他獨特的地方,每一個地方去了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哪裡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別處。

坐快艇游天池似乎有些剎風景,不過時間的關系,我們只能做此選擇。否則,就光是為了那個“瑤池相會”的美麗傳說,也該好好體會體會。朋友的朋友是天池景區辦公室主任,他熱情的切西瓜招待我們,坐在他辦公室門外的走廊上,旁邊的綠草坡下就是碧藍的天池。我問這位主任:“每天在這裡工作心情一定不錯吧。”他說時間長了也煩,太靜。

從天池下山來,在山路旁邊選擇一家蒙古包家庭式餐廳用餐。選了一頭肥美的羊,我們六、七個人坐在蒙古包內享用羊肉宴。烤肉串、手抓肉、抓飯還有涼拌洋蔥和西紅柿,喝白酒,還是第一次這樣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很爽。蒙古包就在小河邊,河水是從天山雪山流下來的雪融水,清澈冰涼。

第二天:吐魯蕃葡萄溝、交河故城、坎兒井

從烏魯木齊開車到吐魯番,大約三個小時車程。高速路上有一處景觀不得不提----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場,就在高速路邊,數不清的白色大風車。本想停車拍照,可高速路邊的新疆交警根本就不讓停車,只好作罷。高速公路兩邊延綿不斷的是天山山脈,遠遠望去,像是海市蜃樓的景像,很特別,很不真實。

吐魯番的葡萄溝名不虛傳,我們來的這個時間也比較合適。這裡的維族人經營的是葡萄架下的餐廳,也是家庭式的,我們在葡萄架下看維族小姑娘跳舞,隨手摘下架上成串的無核白葡萄吃,非常有趣,你可以隨便吃,不過不能帶走,要帶的話就只能買了,吃是不要錢的。需要注意的是,要摘葡萄吃,必須成串摘來,如果一串葡萄只摘幾顆,那這串葡萄就會壞在樹上了。

坎兒井沒什麼好看的,到是交河故城應該一去。交河故城,維吾爾語稱雅爾果勒闊拉,位於吐魯番市以西10公裡的雅兒乃孜溝30米的懸崖平台上,南瞰鹽山、北控交河,地勢十分險要。四面環水,故城狀如柳葉、為一河心洲,南北長約1650米,東西最寬處約300 米,曾是車師前部王國的國都。交河城系車師人所建,建築年代早於秦漢,距今約2000-2300年。車師又稱作姑師,是生活在這裡最早的原始居民。

現在的交河故城,是一片廢棄的土城,看看講解說明,方知這裡是官衙,那裡是民居、寺院,還有一片嬰兒墓,埋葬了大約200多個嬰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嬰兒葬於此地,傳說有兩種,一種說法是當年的一次瘟疫,致使大批嬰兒死亡,還有一種說法是一次戰爭,人們逃離這裡的時候,沒法帶走這些嬰兒,即葬於此。兩種說法都讓人毛骨悚然。站在城內高處土台上,想像著當年城內的繁華景像,而此時只剩下一片沉寂和黃土。

第三天:克拉瑪依油田、魔鬼城

克拉瑪依之行原本不在計劃中,我的打算是利用兩天的時間去一趟喀什,可是由於這幾天新疆召開“物貿會”,往返喀什的機票沒有一點折扣,全額機票單程就要一千多,時間又這麼短,坐車更來不及了,我只好放棄。而剛好朋友去克拉瑪依辦事,就跟他的車一起去看看油田和魔鬼城。

非常喜歡克拉瑪依這個名字,維語的意思是“黑油”,克拉瑪依市距烏魯木齊400多公裡,三個多小時車程。第一次看見油田有點激動。公路兩邊的戈壁灘上,成千上萬的抽油機(俗稱磕頭機)同時在工作,估計有十萬台吧,很是壯觀。遠處,地平線望不到盡頭。這片荒蕪的戈壁灘下面,究竟埋藏著多少石油,遠處更廣闊的空間下面,究竟還有多少石油可供人們挖掘、開采和使用,我不得而知。

克拉瑪依這座石油城市美麗而安靜,聽說這裡很多有錢人,可是家庭問題特別多,很多丈夫和妻子同時都在外面有情人,離婚率很高。也許是生活太安逸的緣故,也或許是這裡地理位置太偏僻,有錢究竟該怎麼花?誰又能說得清楚。

魔鬼城在距克拉瑪依市100公裡的地方,又名“風城”,屬雅丹地貌。大約在七千萬年至一億多年前,這裡是一片巨大的淡水湖泊,湖岸生長著茂盛的植物,湖水中棲息繁衍著烏爾禾劍龍、蛇頸龍、恐龍、准噶爾翼龍和其他遠古生物,是一片水族歡聚的“天堂”。後來經過兩次大的地殼升降變遷,湖水消失,湖泊變成了間夾沙岩和泥板岩的陸地瀚海。

魔鬼城內當然沒有鬼,只是這裡每年大小風要刮到300多次,每當大風刮起,黃沙遮天蔽日,風在“城”裡回旋,激蕩“樓閣”,凄厲呼號如同鬼哭狼嚎,仿佛無數魔鬼到此聚會。城內方圓幾十千米均為幾米或幾十米高低不等、參差錯落的小山丘,曲曲折折的溝谷,裸露的石層被狂風雕琢的奇形怪狀,千姿百態,屬於千古傑作神秘壯觀,令人浮想聯翩。風刮雨剝,愈加峭壁聳立,千奇百怪,沒有人群,沒有溪流,沒有生物,使人感到無可言狀的森嚴。

陪同我們游鬼城的講解員是個蒙古族姑娘,她告訴我們,來這裡觀日出和夕陽都是特別的壯觀,別有一番味道。很多攝影愛好者常常住在魔鬼城邊的蒙古包客棧,專等每天太陽最美的時候拍照。

第四天:烏魯木齊市區、大巴扎

烏魯木齊市內的大巴扎,是一組具有濃郁伊斯蘭特色的商業建築群,2003年6月份剛竣工。這裡都是少數民族經營的店鋪,有很多頗具特色的手工藝品,漂亮的羊毛披肩、手工花瓶、樂器等等。一般要價兩百多元的羊毛披肩,80元就能買下來。葡萄干的種類繁多,買的時候一定要還價,要價38元一公斤的葡萄干,以22元的價格成交。賣干貨的維族人非常有意思,一還價他就上來和你握手,拍著你的肩頭用生硬的普通話說:“價錢是價錢,稱是稱。”意思就是說在稱上絕不會少給,這個盡管放心。

大巴扎的民族小吃也特別豐富,露天廣場上的烤肉攤煙霧繚繞,我還擔心這些漂亮的建築物會不會很快就會被煙熏髒了。

第五天:鹽湖、達阪城

在去達阪城的路上,我忍不住老想唱那首《達阪城的姑娘》,因為這首著名的歌曲,使得達阪城名揚四海,下了高速向達阪城走的路正在修,很難走,路邊孤零零的一座平房寫著“王洛賓故居”,不知王洛賓先生是不是真的住在這裡,房子周圍就是荒蕪的戈壁,只有小石頭和駱駝草。車走了一會兒,路就斷了,打聽了一下,如果繞道要走很遠,而且也不好走,我們就直接去了鹽湖。達阪城在我心中仍只是那首歌曲的印像:達阪城的石頭硬又平呀,西瓜大又甜呀,達阪城的姑娘辮子長呀,兩只眼睛真漂亮……

鹽湖地處烏魯木齊72公裡處的達阪城谷地,我們去的那天沒有風,湖面風平浪靜,因為不是周末,整個湖面上只有我們幾個人在漂浮。鹽湖的旁邊是個大鹽場,數個長方形的池子裡滿是白花花的鹽,池邊平整的壘著半人多高的鹽堆。換了泳裝下鹽湖去,不會游泳的人也不用擔心,在這個湖中,人可以平躺在水中,頭部掂著浮枕,其他什麼也不用,就整個浮在水面上了。聽說鹽湖中的泥還可以美容,湖水礦物質含量豐富,對各種皮膚病有較好的療效。這裡正准備進行鹽湖城旅游景區的建設景區規劃面積54.7平方公裡,景區主要有鹽文化博物館、鹽湖浴樂城、鹽湖生態公園、水產養殖園等九大項目。不久後再游鹽湖,又是另一番景像了。

游過鹽湖之後就去吃大盤雞,柴窩堡的大盤雞做的最好,可是我們要趕晚上的飛機,就在鹽湖找了一家餐廳吃大盤雞。在西安還沒吃過這麼好吃的大盤雞還有香脆的烤馕,寫到這裡都快流口水了,不好意思。吃了新疆的大盤雞,西安的大盤雞店也許以後再也不去了。

這次的新疆之行遺憾的是沒有去成喀什和喀納斯。我覺得游新疆如果要盡興的話,至少需要20天以上的時間,下回再來新疆,可能就會專程去這兩個地方了。有一種說法是喀納斯是全世界最後一塊淨土,可能有些誇張,不過,喀納斯的確是很多旅游者神往的地方。


精選遊記: 烏魯木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