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去廣西原來只為了去北海看海, 但是很多人都勸我不要選擇在這個季節去廣西, 說是看不到什麼. 然而我想, 旅行更多是用心來感受, 好景致在我心. 臨走前聽了那首歌, 心裡熱熱的, 更多了幾分期望.上海-桂林因為是旅游熱線, 所以飛機票通常可以那到很好的折扣.. 從機場出來, 很快就可以看見路邊不遠處的一些綠綠的小山, 不過司機告訴我, 這根本算不了什麼, 陽朔的山才秀氣呢.
說到游桂林, 很多人都會提到”兩江四湖”. 桂林市內雖然有很多公園, 但是除了像鼻山我買了門票進去, 拍照留念, 剩下的時間就沿著漓江和桃花江(兩江)在市區散步, 途中會經過四個湖泊, 這就是桂林市區的精華了. (桂林的出租車7元起步, 所以市內打的一般不會太貴; 市區還提供免費的公交旅游線路, 如果有時間又不怕擠, 可以試試). 獨秀峰在廣西師範大學裡, 如果從學校的門口進入, 可以省下門票. 不過如果你想爬獨秀峰, 你還是得買票, 因為山腳有專人負責).
說到吃, 桂林米粉真的不錯. 1.5元一份, 好些的2元. 中心廣場附近有很多吃的, 只要你不去星級酒店, 一般你都會吃的比較滿意. “桂林人” 是個連鎖餐飲的品牌, 有不少分店, 服務和食品都不錯, 價格也讓我好開心 (臨走那天吃撐, 才花了30元)
第二天一早去陽朔. 一到陽朔,才發現昨天司機的話沒錯, 滿眼都是秀麗的山. 西街旅店很多, 我住在可可, 臨街, 下面就是露天酒吧. 因為是淡季, 價格很便宜, 80元/間, 有很不錯的設備. 關於西街, 我相信介紹的人很多, 也有詳細的說明. 我租了一部自行車(5元/天, 據說旺季是10元/天). 因為漓江的水干了, 我騎車沿著有著”小漓江”之稱的遇龍河. 路過”陽朔勝地”的時候, 我下車停留了一會兒. 河對面是幾杆錯落有致的鳳尾竹, 配上青山綠水, 還有水面的竹筏, 的確如同身在畫中. 有幾個老外帶了點心和茶, 坐在那裡慢悠悠地喝午茶, 更增添了幾分冬日的暖意. 又騎了一個多小時, 我想休息一下, 就叫了竹筏在江面蕩漾. 撐竹筏的原來還做過老師, 所以聽他邊劃水邊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 很有意思, 放眼望去除了青山綠水和幾個農閑的人, 一切都是那麼安詳. 我向撐筏人討了支煙, 和他攀談起來. 也許是興趣相投, 他邀我去他家品嘗他自己種的柚子, 並申明是請我吃, 不要錢. 我被他淳樸的真誠感動. 臨分手時, 他還硬塞給我兩個柚子, 說是回到陽朔慢慢吃.
我本想回陽朔再吃晚飯, 可遇龍河的安詳沉靜留住了我, 我就在河邊的簡易餐廳裡品嘗了陽朔最出名的啤酒魚. 和老板告別時, 天上升起了一輪明月. 我踏著月色回到了陽朔. 西街已經逐漸安靜下來. 我叫了兩瓶冰的漓江啤酒, 坐在露天的酒吧, 直到夜深了, 人醉了.
第二天我找到豐子戶外俱樂部的老史, 讓他帶我去攀岩. 老史的瘩檔”老鷹”在中國攀岩界據說屬於前輩, 而其專業是探洞, 那更危險.. 老史很專業也很敬業, 所以盡管我是新手, 他還是決定帶我去同門山攀岩. 他說雖然遠點, 但是那裡的風景好, 等我攀上去後俯瞰四周感覺會很美. 後來才發現, 原來同門山就是昨天”陽朔勝地”的對岸, 我來到了昨天的畫中. 老史根據對我的判斷, 掛了兩條合適的線路. 對我這樣的新人, 能遇見老史真實幸運. 攀岩的過程很美, 只有自己經歷了才能體會.
從陽朔回到桂林, 我坐上了晚上出發去北海的大巴. 北海是座小城, 為了看海, 我選擇住在僑港的天湖酒店, 所有的房間都面海. 晚上我特意開了窗, 連綿的濤聲伴著我進入夢鄉. 下午在僑港的海鮮城吃晚飯. 僑港是聯合國原來安置越南排華難民的地方, 所以當地的華僑為僑港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很巧, 海鮮城的主人和一群華僑朋友吃飯, 見我一個人孤零零的, 他們很熱情地請我和他們一起吃. 知道是一個人從上海來北海看海, 他們覺得很有意思, 大家把蟹, 魚, 蝦什麼的擺在我面前,讓我很不好意思. 臨分手前, 他們說回到上海記得和朋友宣傳北海, 宣傳僑港, 他們一定會把僑港發展的更好.
在那些華僑朋友的強烈建議下, 第二天我去了圍洲島. 正因為去了圍洲島, 我才看到中國最清澈的海, 從海面拍海底的珊蝴和水母, 十分清晰. 中午, 店家為我准備午餐時, 我就坐在海邊, 光著腳踩在細膩晶瑩的沙子裡, 四周除了幾個船家, 就我一個人. 我什麼都不想, 好像時間就此停止. 寂寞的旅行, 真好. 寂寞的旅人, 真好.
從北海回到桂林後, 我去了三江的程陽風雨橋. 三江在山區, 離桂林很遠, 是個侗族自治縣. 彎彎的山路, 讓我感覺自己好像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途中有幾處不錯的景致, 可以一晃就過去了. 程陽風雨橋和想像中的一樣, 典雅, 沉靜, 安詳. 順便去了程陽八寨, 就在侗族人家吃午飯. 通常當地人下午兩三點才吃午飯, 可能是因為時區不同的緣故吧. 經過程陽小學的時候, 進去看了看, 條件和沿海的小學不能比. 我和學校的楊文丹老師交談了片刻, 約定下次有機會籌集課外讀物的時候, 幫她留心小學生讀物, 給她的學生寄些. 雖然只是口頭的約定, 但是楊老師很開心, 一直把我送到門口.
離開桂林前我還去了靈渠, 因為冬天是淡季, 管理部門趁機會正在大修. 下次有機會再去, 貓兒山也在靈渠不遠的地方, 到時候可以一起去.
離開廣西的時候, 天氣很暖和. 我的心裡也裝了滿滿的快樂和記憶.